原标题:出生就被烧伤毁容遭到遗弃的他,如今换了一张脸,人生也彻底改变

奇闻灵异事

想看更多奇闻异事,点击关注→

最近武汉也有一个成功换脸的小伙。

9月11日,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小心翼翼地为赵雪成拆掉头上的白纱,摘下棉纱,清除缝合线……对着镜子,24岁的赵雪成轻轻地触碰着自己的“新脸”。

一年半以前,医生们就为赵雪成制定了详细的“换脸计划”,历经小口开大、鼻再造、皮肤扩张等手术,这一天的拆线也宣告“换脸”成功。自幼脸部严重烧伤的他,今后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这个世界。

“妈妈,我有张脸了!”赵雪成平生第一次看到自己有了五官分明的脸庞。他兴奋地立刻给远在老家襄阳忙秋收的妈妈李先玉打电话。

//脸不幸烧变形,好心养母雪天捡回他//

1994年春节前夕,天空飘着小雪。来自湖北襄阳的农村妇女李先玉走在路上,隐约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她顺着声音找去,在附近的一个桥洞底下,看到一个竹篮,里面躺着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男婴。

这个婴孩不知为何脸上被烧得皮开肉绽,眼睛烂成“一条缝”,嘴也合拢不上了,整个五官几近模糊。

“这么冷的天,孩子总不能活活冻死吧!”李先玉是个好心人,她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回了家。

回到家后,丈夫赵立牛看到妻子怀中的婴儿吓了一跳,他看这孩子凶多吉少,可能养不活了。李先玉说,快过年了,孩子怪可怜的,让他留下来过年吧。赵立牛同意了妻子的请求。

李先玉原本是嫁在四川,但由于前夫有家暴倾向,她才改嫁到了湖北襄阳。

离开前夫虽然让她重获幸福,但没能亲自养育自己的子女长大成为了她内心深处的痛。“我对自己的孩子一直很愧疚,有时候觉得自己很自私”,正是这份亏欠,她愿意无怨无悔地收养饱受磨难的婴儿。

李先玉与赵立牛没有孩子,他们靠种大棚蔬菜为生,生活比较拮据。

过完年,夫妻俩拿出微薄的积蓄,冒着风雪带着孩子来到当地医院,但医生说治疗孩子的脸至少得好几万,可他们手头的钱仅有1000元左右。万般无奈,夫妻俩只能去药店继续买药来擦拭孩子烫伤的脸。

三个多月后,赵雪成的伤处奇迹般愈合,但面部留下了畸形。

“因为他的眼睛、鼻子、嘴唇都被烧伤了,为他做点什么都要很小心。擦药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有时候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才能抹完整张脸。因为嘴唇烧伤,孩子不能像其他正常的婴儿一样吮吸奶瓶,每次泡好奶粉,就高举着奶瓶,一滴一滴地滴进他的嘴巴里。举到一岁多,他终于可以吃小口米饭了。”

夫妻俩给他取名为赵雪成——雪,即大雪天遇见的;成,是希望他平安长大成人。满满的寓意,真诚而温馨。

//因相貌可怕早早辍学 他帮父母捡破烂//

2001年,赵雪成七岁了,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因为烧伤后的瘢痕挛缩,令人恐怖的外观使得孩子终日不敢出门。他的五官挤成一团,很多学校怕吓坏其他小孩,不敢收他。辗转多地,才找到一家愿意接受他的学校。当时,李先玉和丈夫已经转行捡废品,收入少得可怜。

“还是交吧!娃儿不能没有文化。”

但是尽管进了学校,赵雪成并没有学习知识的机会。

“鬼脸!好恶心!好吓人啊!”

雪成因为相貌原因在班上经常被嘲笑,有时候甚至会被同学围着殴打,他不肯再去学校,李先玉气得不行,第一次打了他。

但那次打完之后既心疼又后悔。后来赵雪成辍学了。

只有小学文化的李先玉决定自己当老师,她从废品堆里翻到一本小学语文课本,从此每天晚上给儿子上课,花了两年多才教完这本书。

赵雪成长大后,慢慢地就知道自己与其他孩子不同。因为脸部畸形,他没有朋友,性格也越来越孤僻,有时候一整天都不说话。但是,懂事的他,知道家里蔬菜不好卖,经常默默地帮养父母一起捡废品。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赵雪成23岁了,李先玉也因操劳过度,头发被岁月全部染白。

面部畸形让赵雪成非常自卑,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敢出门。而且他畸形的左眼快睁不开了,视力急速下降。儿子的情况让李先玉格外揪心。

“万一我哪天走了,怎么办,要想办法让儿子走上社会,自食其力!先要给他一张脸。”

//换脸手术//

面部移植(Facial transplantation),早在10年前便已应用于临床。尽管面临着重重障碍,但仍在改进之中的面部移植,可能会为面部严重毁损患者带来希望之光。

我们经常能够见到关于面部严重毁损患者的报道,他们由于各种意外事故(如车祸、灾害、动物伤害等)或严重疾病(如面部肿瘤)导致面部组织严重毁损,这不仅仅会让患者陷入毁容之后的严重心理障碍之中,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

而面部移植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患者存在的严重生理和心理障碍,从而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之前发过的一篇换脸手术成功的案例→→→慎点!一个毁容女孩的“换脸”全过程!

//换脸之旅//

2017年1月,李先玉带着仅有的5万元积蓄来到重庆某大医院。赵雪成接受了人生中第一次手术,医生对他的口周和眼睑做了修复。但是因为后续治疗难度大、经费严重不足,手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月,夫妻俩又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求医。面对空前难度的严重畸形和一贫如洗的患者家庭,医护团队为赵雪成制定了详细的“换脸”手术方案。

3月9日,考虑到患者的家庭困境,烧伤科通过华中烧伤妇儿基金为他争取了20万元的捐款。此外,医院还发动医护人员为他捐款了4万多元,并在手术费用上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减免。这个不幸的孩子终于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13日早上,赵雪成迎来了在武汉的第一次手术——嘴巴小口开大术。由于口周烧伤后,周围的瘢痕挛缩引起了口唇的畸形,不仅影响了美观,而且影响语言和正常进食。这是“换脸”修复的第一步。术后,雪成只能吃流食或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直到伤口痊愈。

5月17日,雪成的左右脸和额头分别打了扩张器,打入皮肤内的扩张器定期往里面注水,把皮肤慢慢扩张开。这一步为期一年多,目的是将好的皮肤扩张开,到最后替换掉脸上坏死的皮肤。

2018年3月29日,在扩张器扩张皮肤的过程中,医院还给赵雪成做了鼻再造手术。利用他鼻子上原有的疤痕组织和额头上的皮,以及一个鼻假体,为他做了一个全新的鼻子。

8月30日,打入扩张器的皮肤已经扩张好,赵雪成迎来了“换脸计划”的最后一步——用前期扩张的好皮肤替换掉坏死的皮肤。

术后,雪成脸上90%的疤痕基本上都消失了,只留下一些手术切口。

换脸宣告成功。

手术后,赵雪成明显开朗了许多。有时候会主动与查房的医生护士说话,这对于有时候三天不讲一句话的他来说着实罕见。这一次的换脸,不仅换掉了他的“鬼脸”,更换掉了他郁郁寡欢的性格。

2018年9月11日上午,因为父母在忙着农活,赵雪成一个人来到三医院拆线。

手术切口留下的疤痕以后只需要定期来做激光治疗,慢慢地就会变淡。

赵雪成说,拆完线后很开心,但医生说做完手术要保持心情平静,才有利于伤口的恢复。一年半以来自己放下了很多,心态变了很多。每次手术之后,都会放松很多。

他说等以后脸恢复得更好些,会出去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和父母。今年他24岁,是他的本命年。

从以前自卑到现在的开朗,从觉得自己被嘲笑到感到自己被呵护,从隔着窗户看世界到主动与人沟通……换一张脸,改变了赵雪成的人生。只愿他今后平安喜乐,活出自己美好的未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