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慈善寺后山上的桑树竟然救过燕昭王的命?

在北京石景山区西北的天泰山上,有一座慈善寺,初建于清朝初期。据史料记载,这里的香火特别旺盛。

在慈善寺后面的山坡上,种植着很多桑树。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桑葚就像熟透的紫色葡萄挂满枝头,这里的桑葚不仅个大,也更甜,看起来非常诱人,所以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果实虽然漂亮,但是树身却很粗糙,上面长着一些跟伤疤一样的东西,特别难看。不仅如此,还会经常流出一些粘稠的红色液体。有人说,这是桑树被人气的心里流血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关于这片桑树还流传着一个传说。

据说春秋战国的时候,燕国的宰相篡夺了王位,在齐国的帮助下,燕国国君平定了丞相夺权的内乱。可谁知后来,齐国攻占了燕国的蓟城,燕军抗战了一天一夜,都没有夺回。 士兵们个个困苦不堪,又累又饿。时任太子的

燕昭王迫于无奈,便带领军队连夜撤退。跑到一个幽深的树林里时,再也跑不动了,加上这里比较隐蔽,追兵不容易发现,大家心情稍微放松了一点,却纷纷倒在了地上。

就在燕昭王迷迷糊糊要昏迷过去的时候,突然从树上掉进嘴里一个东西,他嚼了一下,甜美无比。他又张开嘴,又掉进嘴里一个,一连吃了好几个后,他突然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他一下站了起来,仔细观察,原来树上挂满了像葡萄一样的紫色小果实。

他看着满地昏迷不醒的士兵,突然眼前一亮,抱着大树开始摇晃起来,树上的果实便开始往下掉,有的掉进了士兵的嘴里。慢慢地,醒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有的摇树,有的捡拾果实,有的给那些仍没有醒过来的同伴喂食。

很快,士兵们都苏醒过来了,个个精神抖擞,在燕昭王的带领下杀了回去。在这次战斗中,燕国的士兵表现得无比神勇,给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齐国士兵来了个措手不及,最终战胜了齐军,夺回了蓟城。

后来,燕昭王登上了王位,非常感念那些桑树的救命之恩,便做了一个金匾,想亲自给那棵树挂上。可是当他回到那片树林时,因为不是长桑葚的季节,他认不出来了,只清楚地记得那天夜里的树都好高好大。无奈之下,他就把金匾挂在了一棵最高大的树上,在树下摆上贡品,对着这棵树行礼膜拜。

原来,那棵树不是桑树,而是椿树。这下可把旁边的桑树气坏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打那以后,每到椿树开花的季节,山上便一片金黄,人们说那是燕昭王挂的金匾。

然而,近几十年慈善寺却开始衰败,几近荒废,2000年再次被修缮一新,游客又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6月,这里简直就是个旅游胜地。

那个流传在民间的传说故事虽然不可信,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这片桑树而来。

(责编:李兆年)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BeijingCom原创稿件,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