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際會,聲勢撼人!

閒言碎語不多講,咱們接着上書說下章。上回書說到金大俠仙去,單先生西遊,大家飄零,江湖落寞,難免令人思之慨嘆。不過,因篇幅所限,總有幾分意猶未盡。

今天,不妨接着上回的話頭再聊幾句,然後再言歸正題不遲。

話說六十餘年前,港島兩大武術門派白鶴門和太極派積怨已久,漸成水火不容之勢。於是乎,兩家的槓把子索性簽下生死狀,設擂一較高低。消息一經傳出,便成爲轟動性的大新聞,一時街談巷議,羣情鼎沸。

這場沸沸揚揚的江湖約架,也讓年輕的觀戰記者查良鏞和陳文統興奮莫名。雖然擂臺較量只持續了短短几分鐘,難言精彩,甚至是令人失望,卻由此催生了兩位名滿天下的武俠宗師——金庸和梁羽生,也開啓了風靡一時的新武俠小說時代。

我想,金梁二位天馬行空、奇詭恣肆的武俠奇幻世界,可能也有幾分源自對現實武林的失望,這應該算是一種心理上的補償效應吧。

好在,藝術江湖迥異於武林,雖也有云詭波譎,甚至是暗流洶湧,但任它風雲如何變幻,那些歷經時光淬鍊的名家巨匠,依然巍巍屹立於峯巒之上,高山仰止,卻又薪傳火續,歷久彌新。

此次秋拍,華藝國際苦心經營了十八個專場,幾乎將藝術江湖中的大小門派網羅殆盡,堪稱是天下英豪嘯聚,風雲際會,聲勢撼人!

且看,百代標程飛俠影,八方劍雨會天南!

今天,帽哥着重介紹《中國古代書畫》、《吾吳守正——從愙齋到梅景書屋》、《大千世界——張大千作品集珍》另外三個重頭書畫專場。登場的“英雄譜”,包括祝允明、文彭、董其昌、王鐸、吳昌碩、張大千,以及吳湖帆家族一門等等,皆爲不同世代的頂尖傳奇高手。

華藝國際2018秋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2018年11月14日-15日

預展地點:廣州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L2

拍賣時間:2018年11月16日-17日

拍賣地點:廣州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L2

中國古代書畫專場

《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封面

華藝國際2018秋拍,着力打造並推出了《中國古代書畫》專場,總共裒集了63件歷代大師丹青翰墨,其中亦不乏珍稀大作。

此專場拍品數量相比於近現代書畫板塊而言,雖不顯龐大,卻是煊煊陣容。作者涵蓋祝允明、董其昌、王鐸、文徵明、趙孟頫、文彭、伊秉綬、王時敏、法若真、陳洪綬、錢選、惲壽平、蘇漢臣、蒲華、黃慎、黃易、鄒一桂、汪承霈、方大猷等歷朝赫赫名家。

相信《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定會吸引不少鍾情於古書畫的藏家特別關注,其中亦自有遺珠散寶可撿,那就看您的眼光與造化了。

帽哥囿於對古代書畫板塊涉獵未深,詳細內容在此就不詳敘了,僅依己所好列介以下幾件佳跡,與諸位交流。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左下角“閱讀原文”鏈接細研。還望買家下手之前做足功課,詳盡考證。真心祝願各位慧眼識珠,最終抱得心儀佳作滿意而歸。

0136 祝允明 草書《前赤壁賦》 手卷

尺寸:書法30×296.5cm;引首30×137cm

估價:RMB 15,000,000-25,000,000

釋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爲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甲申中秋夜,與二三友泛舟於石湖。時將二鼓,過汜平精舍,山僧具衣出迎,遂攜酒共酌,招二妓侍側,甚類坡老參禪之風。僧亦解意,出帛索書《赤壁賦》。予深德之,醉中爛漫書此,若醒眼觀之,未必不爲一咲也。枝山居士允明。

鈐印:希哲、祝允明印

藏印:憨齋鑑藏、共栽桃李壽山河

引首:翰墨奇觀,戊辰嘉平月中旬,同友人楊東園坐冰牀遊河上,天風曬甚,遂返其廬。日已暮矣,秉燭夜觀名筆甚多,尚以此卷爲第一。醉後攜至家,反覆觀之,樂極極極。至於筆勢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則又不必即矣。南甫沈謹。

楊一昆跋:枝山先生書若唐之懷素、五代之楊少師,縱橫奔放,天趣橫生,市中不少僞託,則野惡不堪入目矣,是卷誠可寶貴者,與僞託者殊時。嘉慶庚申八月十日天津無怪楊一昆觀。(注:楊一昆,字二愚,號無怪,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舉人,創建鳳樓書社。)

劉九庵跋:右枝山居士祝允明草書東坡《前赤壁賦》,乃其晚年所書真跡也。祝氏書法妙兼各體,形態多變,而草書尤爲歷來書家所推崇。如同時黃勉之曾作《草書歌》雲:枝山草書天下無妙灑,豈獨雄三吳之評贊。王世貞亦評述其晚年草書雲:晚節變化出入,不可倪端,風骨爛漫,天真縱逸,真足上配吳興,他所不論也。縱觀祝氏草書遺墨多出於晚年,六十以後,中、早期所書乃大小真行和行草。此賦自識書於甲申、爲嘉靖三年、時年六十五歲、亦即致仕歸裏後,第二年其草書正參合山谷筆法之時也。其用筆縱橫使轉,無往而不利,奇正疏密隨勢而天成。亦如夏雲多變,千態萬狀。此亦醉中興酣運筆迅書,大有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出新意於法度之中,真可謂一時之書,一時之妙也。甲戌之冬,劉九庵獲觀敬題。(注:劉九庵(1915-1999),河北省冀縣人,1956年入北京故宮博物院,專門從事古書畫的徵集、鑑定和研究工作,著有《劉九庵鑑定文集》。)

出版:一、《中國曆代書法碑林碑帖選》p31,2003年廣東人民出版社。

二、《憨齋珍藏書法集》p02,2006年嶺南美術出版社。

三、《憨齋珍藏書法集》P06-09,2007年編。

四、《海雲軒書畫藏珍初編》p14-15,2010年嶺南美術出版社。

展覽:一、“憨齋珍藏書法展”,廣東美術館,2006年2月26日-4月2日。

二、“憨齋珍藏書法展”,汕頭市博物館,2007年3月1日-15日。

說明:舊藏者吳南生(1922-2018),室名憨齋,廣東省汕頭市人。曾任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政協主席。工書法,富書畫收藏。

0137 董其昌 行書《連環歌》 手卷

尺寸:31×358.5cm

估價:RMB 3,500,000-4,500,000

釋文:連環歌。崑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雙環連,月蝕中央鏡心穿。故人贈妾初相結,恩在環中尋不絕。人情厚薄苦須臾,昔日爲環今似玦。上客勿遽喧,聽妾行路難。旁人見環環可憐。不知中有長恨端。吾得古雙環,正與韋應物歌有合,因書此歌而顏餘樓曰,瑞環紺玉,潤澤表作精古,天下奇寶也,若李伯時見之,必入洗玉池矣。董其昌。

鈐印:太史氏、董氏玄宰、玄賞齋

藏印:憨齋鑑藏、共載桃李壽山河、仁山過眼

出版:1.《憨齋珍藏書法集》P29,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

2.《憨齋珍藏書法集》P12-13,2007編。

3.《海雲軒書畫藏珍初編》p28-29,2010年嶺南美術出版社。

展覽:1.“憨齋珍藏書法展”廣東美術館,2006年2月26日-4月2日。

2.“憨齋珍藏書法展”汕頭市博物館,2007年3月1日-3月15日。

說明:舊藏者吳南生(1922-2018),室名憨齋,廣東省汕頭市人。曾任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政協主席。工書法,富書畫收藏。

0138 文彭《和雲林先生江南春詞三篇》 手卷

尺寸:33.5×736cm

估價:RMB 4,800,000-6,800,000

釋文:節敘相催將迸筍,青春向盡簾櫳靜。迥塘鵠鷺浴相喧,照水鴛鴦嬌弄影。蕩子未歸春服冷,佳人自吸山前井。誰家青鳥銜紅巾,銀鞍玉勒隨香塵。春色好,春光急,朝煙未散山猶溼。山行應接不暇及,山下湖光淨凝碧。三月遊船盡傾邑,向人語燕檣頭立。遊絲煙花落池萍,流年一去誰能營。江南地暖春生筍,澤國雪消洲渚靜。虎丘不見紫珪魂,石湖曾照西施影。古人行處蒼苔冷,蒼苔塌盡鴛鴦井。不須興廢苦沾中,夫差范蠡皆成塵。土風嘉,人世急,風雨悽悽行路急。歲遊春不及,天涯草色傷心碧。不須萬戶封爵邑。五湖且辦如錐立,綠蔭未盛芳華靜。燕子春深忽自歸,飛鴻雪盡無留影。穀雨乍過天尚冷,當階紅藥翻金井。典衣行樂倒綸巾,歸來屐齒留香塵。杜鵑聲,何太急,腥紅點點啼痕溼。留春不住嗟何及,紅花遠映千山碧。誰家少女態傾邑,手搓梅子中門立。魚吹細浪翻綠萍,牆頭蜂蝶猶營營。

鈐印:三橋居士、文壽承氏

題識:右追和雲林先生江春詞三篇,乙卯秋日漫書,文彭。

藏印:留生審定、程鄉梁氏收藏書畫

題簽:明文彭書和雲林江南春詞草書卷。子玉題。

鈐印:吳灝

引首:三橋墨妙。子玉書。

後跋:一、文彭字壽丞,號三橋,爲明朝大書畫家文徵明之長子。彭幼承家學,善各體書法,尤以草書爲工,成就出其父之上。精鑑賞,善治印,曾助大收藏家項元汴鑑定古今書畫名跡,項之收藏印章,亦爲其手刻。文彭草書先學孫過庭《書譜》,後見憎懷素《自序》真跡,心摹手追,深得醉素之筆法,神韻遠於祝枝山、陳道復外,別樹一幟,爲世所稱。此和倪雲林江南春詞三首,學懷素能入法出法,用筆騰躍飛動,縱橫馳騁,駸速相滿,變化萬千,而出乎自然,誠三橋傳世草書第一妙品也。令人百看不厭,歎賞不矣。壬辰秋黃君實拜觀敬題。

二、倪雲林江南春詞載《清祕閣集》卷四,七言古詩。汀洲夜雨生蘆筍,日出曈朧簾幕靜。驚禽蹴破杏花煙,陌上東風吹鬢影。遠江遙曙劍光寒,轆轤水咽青苔井。落紅飛燕觸衣巾,沉香火微縈紛塵。春風顛,春風急,清淚泓泓江水溼。落花亂枝悔何及,絲桐哀鳴亂朱碧。嗟胡爲客去鄉色,相如家徒四壁立。柳花入水化綠萍,江波搖盪心怔營。此詞真跡,明時爲許國用所藏,國用求文徵作江南春圖,一時勝流如沈周、祝枝山、徐禎卿、文徵明、唐伯虎、蔡羽、王寵等皆有和作卷,清末歸顧文彬過雲樓,今在上海博物館,餘曾一寓目。又文嘉曾畫江南春副卷,有袁袠、袁袞、彭年、王榖祥、文伯江、陸師道、黃姬水、周天球、張鳳翼、陸治、錢穀、文彭等和詩,卷中文彭和詩僅得第一首,今此卷不知何在,見吳榮光《辛丑銷夏記》卷五。後十日君實又記。

鈐印:黃君實印、山濤、翰墨遊戲

注:梁留生舊藏,梁氏擅丹青,精鑑賞,師胡佩衡、爲近世嶺南著名之鑑藏家。

0167 王鐸《行書五言詩》 立軸

尺寸:210.5×53cm

估價:RMB 4,800,000-6,800,000

釋文:策馬東南路,荒郊見雪稀。樓高林影薄,河凍水聲微。遠客無時暇,孤雲何處歸。誰堪殘破地,兵氣繞丹暉。環洲老翁親家正,自夏邑入永城作,王鐸。

鈐印:王鐸之印、覺斯

藏印:宛亭成環州聚寫堂珍藏書畫

出版:一、《書道全集》第21卷P3,平凡社株式會社,1961年。

二、《書道藝術》第9卷P20,中央公論社,1976年。

吾吳守正——從愙齋到梅景書屋專場

《吾吳守正——從愙齋到梅景書屋》專場封面

此《吾吳守正——從愙齋到梅景書屋》專場,共計49件拍品,匯聚吳大澂、吳湖帆,以及他們的“朋友圈”、“師生圈”一衆畫壇名流。我們通過這批遺蹟,應可管窺江南吳氏一脈其人其藝,以及晚清至民國這一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社會、藝術思潮的傳承與嬗變。

自古以來,江南便是文脈鼎盛之地,一門風雅、一脈相承的家族不勝枚舉,元代有趙孟頫家學傳承,明代有文徵明藝脈世傳。到有清一代,江南更是收藏世家匯聚之地。

吳氏一族即爲晚清至民國蘇州最著名的收藏世家之一。 吳大澂生於官宦世家,亦是清代重臣,致力於金石鑑藏,因其所藏“愙鼎”而將書齋命名爲“愙齋”,其中收藏吉金、古玉、書畫、碑帖、古印、文房甚爲豐盈,是彼時江南一帶的文藝領袖。

其嗣孫吳湖帆有書齋“梅景書屋”,得名於宋刻《梅花喜神譜》,匯聚祖父吳大澂“愙齋”、外祖父沈樹鏞“寶董室”、岳丈潘氏“攀古樓”收藏,加上自身四方庋集,積得古物近半壁江山,鑑別精闢獨到,被世人稱爲鑑定“一隻眼”,倩除精於繪事之外,亦是中國金石書畫鑑藏的巨擘。

吳家幾代人皆與當時叱吒政壇、藝壇的人物交集深厚,彼時的書畫交遊、唱和往還,凝結成段段書香,成爲一個時代的縮影,可謂反映了清末以降之文化思潮和社會形態的流變。

因篇幅所限,此次列薦只能以己所好,擷選其中的部分佳作。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鏈接盡覽。

0208 吳大澂《拓注金石各器四屏》 立軸

尺寸:177×44.5cm×4

估價:RMB 2,800,000-3,800,000

款識:一、1.玉尊。即《大戴記·明堂位》所謂:“璧,散也”,製作與古金文同。

鈐印:寶圭堂

2.古玉鈢。古官鈢大者極少,玉鈢尤不易得。■當系國名;■即“將”;從水從巨,疑“渠”之省文;■與龍節字相近,當亦“曹”之羨文;■即鈢,此週末文字,不合六書之法也。

鈐印:愙齋所作時年五十有八

3.(一)組琮。《周禮·典瑞》《考工記》皆作駔。後鄭雲:“駔讀爲組,以組擊之因名焉”。(二)《說文》:“琮,瑞玉,八寸,似車釭”。嘉定錢氏《說文斠詮》雲:“今俗猶稱黃琮玉爲釭頭是也”。《周禮·典瑞》組琮注,鄭司農雲:“駔外有捷盧也”。賈疏雲:“捷盧若鋸牙”,然是琮棱棱如鋸齒,與賈疏合。

鈐印:寶六瑞齋藏玉 愙齋

4.(一)飛廉宮瓦。是瓦與“益延壽”三字瓦同時出土,製作相類,故知爲飛廉也。

(二)考《漢書·郊祀志》:“公孫卿曰:‘仙人好樓居,於是上令長安作飛廉桂館,甘泉作益延壽館,使卿持節設具天侯、仙人’”。師古曰:“飛廉及桂館,二名也。益壽、延壽二館名”,今得益延壽瓦,可證顏說之誤。鈐印: 吳大澂印

5.龍文璧。玉質溫潤,製作古樸而工雅,疑亦禱旱所用。愙齋得之大梁。鈐印:八虎符齋

二、1.(一)周服。■即葡,古服字,盛矢之器。(二)■人名;■,土官名;■■,器名。“北征”乃紀當時用武之地。古文簡質,其爲周初製作無疑。愙齋所藏。鈐印:愙齋 吳大澂印

2.古璋。六瑞中璋最難得,玉質亦古色斑斕,可寶也,已刻入古玉圖考。鈐印:寶圭堂

3.廬氏幣石笵。幣笵最少,山左近有僞造者,然亦易於辨別,廬氏鏟幣餘藏有數品,可相引證。大澂。鈐印:愙齋

4.榖璧。榖璧外有龍文,殆週末文勝,踵事增華之一證歟。愙齋得之都門。鈐印:吳大澂印

三、1、無■敦蓋。古鄦字,或省作無,大澂釋作鄦㠱。是敦關中所出,器失蓋存。鈐印:愙齋金石文字

2.古玉戚。餘所藏古玉戚二,製作不同,“朱干玉鏚”見《明堂位·祭統》;“大樂正舞干鏚”見《文王世子》;“干鏚羽旄謂之樂,干鏚旄狄以舞之”見《樂記》;干鏚並稱,皆言舞器也,非軍中所用。鈐印:兩壺盦

3.秦權泉石笵。楊幼雲藏有秦泉二。一曰:第一,重四兩;一曰:第九,重四兩。劉燕庭方伯以爲權泉也,大小與此正同。鈐印:吳氏金石

4.漢武帝益延壽館瓦。福山王廉生太史懿榮由蜀還京,道出秦中,購得是瓦,以爲至寶,不知餘已先得其二瓦矣,文字略同。鈐印:吳大澂印

四、1、玉蟬。《說文》:觶,饗飲酒,角也。《禮·明堂位》:爵用玉盞仍雕,以璧散、壁角,賈疏以爲瑤玉爲璧,形飾角,口非也。璧角以玉爲觶,漢儒所未見。鈐印:愙齋

2.瓏。《說文》瓏,禱旱玉龍文,是玉質白滿身,土斑望而知爲三代之器。鈐印:吳大澂印

3.蒲棘小化銅笵。 舊釋蒲棘,地名。《漢書·王子侯表》有蒲棘侯鏟幣四字者罕見,銅笵則絕無僅有。此笵系山左出土,餘得之都門。大澂記。鈐印:愙齋集古

4.古琮。刻文至精,真三代寶器也。鈐印:寶六瑞齋藏玉

5.組琮之組,周禮《典瑞》、《考工記》皆作組,許書別出珇字,雲:琮玉之瑑是琮刻文在中間,與他琮異,所謂瑑珪璋璧琮是也,此關中出土器。鈐印:吳大澂印

6.天保八年佛光鏡。此佛首圓光鏡中有長方小孔鉤於佛背者,從來金石家所未見,惜艁像已失去,僅存此鏡。鈐印:吳氏吉金

7.宿直將軍銅牌。嘉興張叔未解元藏有此牌,乃元明時值宿禁中所用。鈐印:吳大澂印

題簽:吳大澂拓注金石各器屏。

鑑藏印:荊門王氏珍藏、蒙泉書屋書畫審定印、文心審定

出版:《吳大澂金石書畫展作品集》第10頁,北京師範大學書法系編。

展覽:“吳大澂金石書畫展”,國家圖書館古籍館,2015年11月1日-3日。

說明:王文心舊藏。王文心(1888-1974),字保授,齋室名蒙泉書屋,祖籍浙江杭州。曾任上海屈臣氏汽水公司董事長。其祖父王養度(蒙泉)是道光間荊門大藏家,文心繼承祖業,精鑑賞,富收藏。交友頗廣,與康有爲、葉恭綽、吳湖帆、張大千等過從甚密。

0209 吳昌碩 吳湖帆 等《題秦權拓本》 鏡框

尺寸:64×36.5cm

估價:RMB2,800,000-3,800,000

題跋:一、秦權。此權曾在吳愙齋尚書處,爲諸權之冠,今歸端午橋節帥,恢在尚書家時朝夕摩挲,宛如故友。今雖無恙,易主遠行,對此拓本能無動感舊之思。今字下脫物字,恢記。

鈐印:廉夫

二、此數月之間得嚴鐵橋藏泰山?(殘)石拓本及孫淵如藏琅邪臺拓本,知兩石或毀或佚,則秦跡之存於世者,其惟此權,真小篆之初祖,足爲希世之珍,自歸匋齋後而主人遽謝世,此權其無恙乎,願吾國人其保存之。丁巳冬,張熙。

鈐印:弁羣

三、福山王文敏公贈先尚書公楹語云:秦斤百廿始皇權,蓋即指此也,餘生也晚,未獲摩挲,對此拓本能無惘然,是權之歸,乃光緒初年得於河朔,其佚也約在光緒季年。端忠敏之撫吾吳,餘尚不滿十齡耳。當時與此具佚者,尚有大騩、旬邑、詔版量度等。乙亥冬日,之光先生出示,屬題漫識其實,吳湖帆。

鈐印:吳遹駿

四、秦金文字精好者希若星鳳,生平所見,碻然可信者,惟清儀閣舊藏(今在兩壘軒)殘量十二字及此權耳,昔藏愙齋,恨不從主人乞得之。西津。

鈐印:鶴逸

五、此權在寶華盦中爲十寶之一,餘曾手拓數十本,匋齋據史記,斯手刻權量一,語謂是權乃斯翁手刻篆書,推重極矣。然合盙齋、愙齋、匋齋所藏諸權,當以此爲冠。弁翁推爲秦金第一,不虛也。丁巳冬十二月,彝。

鈐印:褚禮堂

六、丙子三月獲觀,王同愈時年八十二。

鈐印:王同愈印

七、陶翁嗜古有奇癖,神物歸之亦奇絕。秦時而下錯鑄成,東周舊制無人識。盡銷鋒鏑權輕重,列郡頒行此其一,刻縷小瑑何精工。千百年來土花蝕,至今生氣猶欝蟠。當日曾煩李斯筆。楚漢紛爭列炬頻,獨幸此斤未磨滅。我有一言爲君頌,鐘鼎銘勳壽金石。光緒戊申六月,吳俊卿。

鈐印:老缶

藏印:匋齋珍藏金石刻辭記

著錄:《吳湖帆的手與眼》P27,上海博物館編,2015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說明:此秦權器物經吳大徵、端方遞藏;拓本爲端方舊藏。

0215 吳昌碩 《中有云氣隨飛龍》

尺寸:143×39cm

估價:RMB 1,000,000-1,500,000

題識:中有云氣隨飛龍。畫成錄少陵句補空,即蔪明眼人鑑之。甲寅七月吳昌碩。

鈐印:苦鐵近況、一狐之白

出版:《名家翰墨·吳昌碩山水人物畫特集》P44,1993年翰墨軒出版社。

0221 吳昌碩《花卉書法二挖》

尺寸:直徑21.5cm×2

估價:RMB 450,000-550,000

題識:一、孫劉事業嘆興亡,滿眼滄波出大荒。身訝如仙騎赤鯉,弩愁無力射天狼。羣山鬱勃朝元氣,大壑蒼寒抱夜光。贏得老夫拚不寐,一痕微白見東方。舟行入鄂境。請君休醉眠,笳吹月娟娟,即景奇無匹。遊心老來捐,黃塵掀大地,秋井抱員天,滴略尋花去,長安好化錢。北京和貞壯。米貴錢荒一飯難,王孫漂母古奇觀。梅花合共天心老,世界原虛佛面看。生有自來愁漭蕩,地無平處足蹣跚。頻翻獵碣堪娛老,羨煞田車頌孔安。蒼皮溜雨根如石,矯首風雲更幾層。古有將軍名大樹,何年許我見中興。讓三孝廉舊兩兩正之,辛亥首夏,吳俊卿錄句。

二、昌碩。

鈐印:缶、安吉吳俊昌石

藏印:煉霞珍藏

0227 吳湖帆 《羣玉齋校碑圖》 手卷

尺寸:28×126.5cm

估價:RMB 5,800,000-8,800,000

題識:羣玉齋校碑圖。庚子冬日戲用六如筆致,爲啓嚴先生作圖。吳湖帆。

引首:羣玉書房。啓嚴先生,吳倩。

拖尾:(吳湖帆致李啓嚴先生信札三) 一、啓嚴先生臺鑒,奉書敬悉。弟一年餘既忙且病,尊屬校碑圖遲未動筆,殊深歉仄,一俟精力時間兩可時報命,又不能草率從事也。辱詢化度當時所印碑式,後經修正,至翁氏所寫全碑,弟曾得兩幀,盡據宋翻定之,不甚可靠。弟對此道已數年不親,一時無從詳覆,統希亮察。不祕,待檢出時再復。即頌文祺。弟倩頓首。一九五八、十二、三日。今冬□病大發,氣喘大嗆,夜寐不安,至若,乞允宥爲荷。病榻手復。

二、啓嚴先生大鑒,前日奉到所寄黃伯爾尼、宋仲溫兩卷照片,不勝欣快。黃書尤爲罕見,令困病在家者,頓覚目清神馳,感謝不盡。草此肅請臺安。弟倩頓首。十二月廿五日。

三、謹所覆。弟入冬以前舊病又發。承寄示黃伯爾尼章草及宋仲溫臨趙跋兩照片,敬拜賜伸謝,無以答盛意,至愧至愧。專此奉覆。啓嚴道兄,並侯文祺。弟倩頓首。一月八日。黃君實題跋:右吳湖帆先生爲李啓嚴先生所作羣玉齋校碑圖,筆墨秀逸絕塵,吳公晚歲之佳構也。啓巖先生吾粵新會人,嗜法書及碑帖拓本,鑑別之精,收藏之富,海內蓋無出其右者。法書著者若唐陸柬之蘭亭詩卷、宋黃山谷雜抄冊、白玉蟾尺牘卷、元宋克蘭亭十三跋卷;拓本若宋羣玉堂刻懷素草書千文、南宋拓石鼓文、黃庭堅等,皆歷代藏家所珍之劇跡,而懷素千文爲傳世孤本,故先生遂顏其齋曰“羣玉”。先生謙厚長者,喜提攜後進,而海內外書畫鑑賞名家亦樂與之交。觀湖帆先生尺牘,即可知一班矣。餘識先生甚久,然以棲居國外,無緣多請益,其所庋藏則經餘而散落諸方,是不可謂無緣耳。總之,世事聚散無常,皆作煙雲過眼觀。歲次乙亥四月黃君實謹題。

鈐印:吳倩湖帆之印、梅景書屋、吳倩畫印、好林泉都付與閒人

題簽:吳湖帆先生羣玉齋校碑圖。乙亥春黃君實敬署。

藏印:角茶軒收藏書畫之印

出版:1.《古萃今承——近現代名家精選》(解說篇)P100,2009年12月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2.《古萃今承——近現代名家精選》(圖版篇)P130,2009年12月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3.《畫壇聖手吳湖帆》P130,2012年5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4.《海派百年代表畫家系列作品集·吳湖帆》P152,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編,上海書畫出版社。

5.《嘉德二十年精品錄——近當代書畫卷·二》P718-P719,故宮出版社。

6.《吳湖帆·山水》P118-119,2014年5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7.《梅景書屋師生畫集》P96,2014年9月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注:李啓嚴(1911-1984),廣東新會人,上世紀五十年代在香港從商,其收藏之精絕,黃君實先生跋中詳述,上海博物館近年所購宋拓《淳化閣帖》數冊,其中第四冊即爲李啓嚴先生之舊藏。

0230 吳湖帆《溪山秋曉圖》

尺寸:23.5×98cm

估價:RMB 15,000,000-25,000,000

題識:溪山秋曉。伯清徐同志清賞,戊戌二月吳湖帆作。

鈐印:吳倩畫印、湖山如畫。

出版:1.《朵雲·中國畫藝術叢集》第十集P74-77,1986年上海書畫出版社。

2.《吳湖帆畫集》圖版七十七,1987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3.《吳湖帆書畫集》P126-127,2001年5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4.《中國名畫家全集·吳湖帆》P150-151,2002年河北教育出版社。

5.《吳湖帆畫集》下P288-289,2006年1月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6.《吳湖帆畫集》P122-123,2009年4月榮寶齋出版社。

7.《筆墨人生—書法家徐伯清傳》P30-31,2010年復旦大學出版社。

8.《畫壇聖手吳湖帆》P128-129,2012年5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9.《海派百年代表畫家系列作品集·吳湖帆》P140-141,2013年7月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編,上海書畫出版社。

10.《吳湖帆·山水》P108-109,2014年5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11.《梅影書屋師生畫展》P90-91,2014年9月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12.《吳湖帆山水》P60-61,2018年7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展覽:1.吳湖帆書畫大展,上海展覽中心,1981年。

2.梅影書屋師生畫展,上海龍美術館,2014年。

注:上款人徐伯清(1926-2010),浙江溫州人,生前爲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華藝術家協會會長,上海師範大學書法專業客座教授,浙江舟山書畫院名譽院長。

0233 吳湖帆《湛靜齋》 鏡框

尺寸:24.5×74.5cm

估價:RMB 480,000-680,000

鈐印:吳湖帆印

題識:湛靜齋。子谷仁弟,吳倩。

注:上款人李廣釗,名嘉,號子谷,室名憶棠庵,安徽合肥人,民國時爲滙豐銀行上海分行經理,建國後曾任上海金融商行同業公會會務委員會委員。富收藏,行楷學蘇字,甚工。子忠衡。

0234 吳湖帆《手抄文稿(三冊)》 冊頁

尺寸:24.5×15.5cm

估價:RMB 1,000,000-1,500,000

陳佩秋題簽:吳湖帆手抄文稿。截玉軒建碧籤。

鈐印:建碧、佩秋

出版:《吳湖帆文獻·附 吳湖帆手抄文稿》,上海油畫雕塑院編,2018年4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展覽:“吳湖帆文獻展”,2017年8月25日-9月25日,上海油畫雕塑院、中國近現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

說明:第一冊抄寫蘇廬筆記二十三開,粵西名士感時詩八開。第二冊抄寫防堵始末十三開,防堵瑣記八開,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四開,近事述略十八開,鬱泰峯兩開。第三冊避難雜詠四開,松江府被難記(節錄)二十開,官員殉難四開,劫中記事草序三開,避氛後集(節錄)目錄兩開,避氛後集自序一開,避氛後集(節錄)十開,祝三公避氛後集一卷兩開,蠡湖異鄉序六開,馮令被掠鄭令四開,周逆據城始末六開。

0242 潘靜淑《蔬果圖》冊頁

尺寸:21.5×30.8cm×10

鈐印:靜淑畫記(10次)、吳、梅景書屋、雙修閣、吳湖帆

題簽:乙亥正月第一冊,摹雪居果實。靜淑畫,湖帆題。

鈐印:雙修閣

題跋:靜淑於二十年前學畫,數月旋即輟作,八年前後學畫竹,又即輟迄。去歲暮獲孫漢陽蔬果小卷,乃踊躍重理,一月而成此冊,即付潢池,以驗精進之券雲。乙亥六月七日,湖帆記。

出版:《梅景書屋畫事》P36-59,2017年8月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注:吳湖帆題簽並跋

0246 周煉霞 《國色穠華》

尺寸:88×51cm

估價:RMB 800,000-1,200,000

題識:翠葉扶持搖步障,別禪宮、露凝仙掌。紫玉初胎,黃金精煉,鑄就多嬌模樣。一笑傾城人盡仰。襲天香、衣裳雲想。管領春風,翩翻麗日,好共百花齊放。雨中花令。仲弘先生兩政,丙申七月煉霞畫並題。

鈐印:螺川詩屋、周苣私印、湖帆、阿誰倩天女散濃香

題跋:十里中央鋪錦障,醉芙蓉翠屏金掌。魏紫酣霞姚黃染月,雙帶同,心一樣,國色穠華歡共仰。沈香,殢人瑤想。禁苑風披梵宮日,換花與春旗爭放。吳倩繼聲。

大千世界——張大千作品集珍專場

《大千世界——張大千作品集珍》專場封面

此《大千世界——張大千作品集珍》專場,彙集了大千居士繪畫11件,包括《天女散花》、《無量得福》、《東山獨步》、《寶積寺》、《洗桐圖》、《無量壽佛》、《江上春山遠》等,涵蓋了大千不同時期的風格面貌。豐富精絕,殊爲難得!

五百年來一大千。一筆一畫,無不意在筆先,神與古會。在近現代中國繪畫藝術領域,張大千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傳奇人物。山水、花鳥、人物各科兼擅,工筆、寫意、水墨、設色無所不精。

此外,張大千摹古涉獵範圍之闊、仿古本領之高,鮮有能及。其畢生追求繪畫之精微絕美,其作品創作題材之豐富、繪畫技藝之精湛、留存畫作之精美,廣爲世人樂道和矚目。

因篇幅所限,以下列薦只能以己所好,擷選其中的部分佳作。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鏈接盡覽。

0301 張大千《東山獨步》

尺寸:120×52cm

估價:RMB 800,000-1,200,000

題識:不辭幽徑遠,獨步入東山,問路隔秋水,穿雲渡竹關,大橋當野岸,高柳折溪彎,遙見一峯起,多應住此間,大滌子獨訪東山之作,大千居士擬之。

鈐印:張爰印、大千、苦中作樂

出版:1.《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張大千》P46,1996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張大千畫集》上,P179,2003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3.《藏畫》張大千、蕭謙中卷,圖7,2004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4.《藏畫—近現代國畫精品鑑賞與收藏—張大千》圖7,2008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5.《藝海集珍》第八輯P26,2009年西泠印社出版社。

注:天津美術出版社舊藏。

0302 張大千 《洗桐圖》

尺寸:114×32cm

估價:RMB 1,000,000-1,500,000

題識:戊寅十一月朔八日,將還青城山中,君璧社師來賁園送予行。晨光曦微,尚未起牀。谷聲大兄因出紙索君璧師揮灑,以爲笑樂。盥潄既畢,硯有餘瀋,遂就案圖此,師以爲略得大風胎息,屬題記留之。乃識數語,即乞教正。弟爰。

鈐印:張爰、三千大千

藏印:白雲堂

出版:《張大千書畫集》第五集,圖14,(臺北)歷史博物館,1983年。

注:上款人黃君璧(1898-1991),廣州人。現代著名國畫家。與張大千、溥儒並稱“渡海三家”

0303 張大千《寶積寺》

尺寸:133×60cm

估價:RMB 1,500,000-2,500,000

題識:寶積寺前朝日紅,杖藜來看老人峯。流連不阮知吾意,兩坐泉聲樹色中。羅浮寶積寺,與三侄明兩過其處,追憶舊遊寫此。甲戌夏五大千居士爰。

鈐印:張爰私印、蜀客

藏印:沽上趙蘭亭藏

出版:1.《張大千作品選》圖四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年。

2.《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張大千》,P4,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

3.《張大千畫集》下,P86,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4.《藏畫—張大千、蕭謙中》,P2,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

5.《張大千畫集》上卷,P112,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5年。

6.《藏畫—近現代國畫精品鑑賞與收藏—張大千》,P2,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

注:天津美術出版社舊藏。

0304 張大千 《擬吳偉仕女》

尺寸:130×57.5cm

估價:RMB 1,500,000-2,500,000

題識:甲戌新秋,仲堅詞雄雨中來過聽鸝出舊楮屬畫,爲儗吳小仙筆求正,大千弟爰。

鈐印:張季、大千、摩登戒體、大千豪發、人間乞食、大風堂、峨眉雪巫陝雲洞庭月

0305 張大千《芙蓉》

尺寸:70×29cm

估價:RMB 350,000-450,000

題識:江上秋風花及時,抱霜浥露見新枝。東家桃李無言語,卻悔先榮不逮遲。企何弟索畫,戊子十一月大千居士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注:上款人周企何(1911-1988),原名園園,著名川劇演員,四川成都人。1935年後主演《梅花簪》、《做文章》、《迎賢店》等劇,建國後擔任四川省川劇院副院長,對川劇傳統表演藝術有所發展。

0307 張大千 《無量壽佛》

尺寸:134.5×66cm

估價:RMB 1,500,000-2,500,000

題識:一、菩薩泉上銀色雲,風吹不動樹有聲歲。 二、乙亥六月十八日,西川弟子張爰大千敬造無量壽佛一軀。所願見世不見刀,兵除一切苦厄,同生斯世,一切衆生鹹期同福。

鈐印:張爰、大千詩畫、蜀郡張爰、三千大千

注:此作用紙爲乾隆二十七年宮廷所制。

0308 張大千 《天女散花圖》

尺寸:130×53cm

估價:RMB 28,000,000-38,000,000

題識:說法青蓮九品臺,天花病榻亦低徊。偶逢一笑禪心定,那有阿難着體來。丙子十二月,用唐人壁畫筆法,張爰。

鈐印:張爰私印、蜀客、大風堂、大千豪發、蜀客

出版:1.《張大千精品集·上卷》P63,2011年人民美術出版社。

2.《百代風範——中國現代繪畫藝術典藏大展作品集》P138-139,2012年西泠印社出版社。

3.《收藏與投資》P51,2015年2月《收藏與投資》雜誌社。

展覽:“百代風範——中國現代繪畫藝術典藏大展”,2012年10月17-28日,浙江美術館。

0310 張大千《無量得福》

尺寸:64×37cm

估價:RMB 4,500,000-6,500,000

題識:癸未三月漠高窟寫,爲器之仁兄、秀珍夫人供養,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

出版:1.《長流藝聞》封面,NO:237,2010年臺灣長流美術館

2.《渡海三家》P50,2010年臺灣長流美術館

展覽:“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名家精品展”2010年保利藝術博物館

0311 張大千《江上春山遠》

尺寸:繪畫67.5×44.5cm;詩堂32.5×44.5cm

估價:RMB 4,000,000-6,000,000

詩堂:潑墨始於王洽傳至米顛,厥後人知有米氏雲山,不復知有潑墨之王洽矣。予乃效其法,參以吾家僧繇沒骨,青綠燦然,或有詫爲剏新者,予何敢當之也?大千居士爰。

題識:六十五年秋日爰翁。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丙辰、張爰、大千居士、丙辰

出版:《張大千精品集二》下卷P425,2015年人民美術出版社。

備註:1.張大千自題詩堂。

2.春風石樓楊崑峯舊藏。

3.附張大千與楊崑峯合影照片。

華藝國際2018秋季拍賣會,還包含以下各門類專場,諸位不妨掠影浮光,簡要領略其中精彩。更多相關內容,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電子圖錄。

《物外——文人書房》專場封面

拍賣時間:2018-11-16 上午9:30

《談笑鴻儒——名人上款書畫》專場封面

《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封面

《現當代藝術》專場封面

拍賣時間:2018-11-16 上午10:30

《美好年代——巴比松和19世紀歐洲古典選粹》專場封面

《餘香集——宮廷及重要藝術珍品》專場封面

拍賣時間:2018-11-16 下午13:30

《靜觀——歷代造像及宗教藝術品》專場封面

拍賣時間:2018-11-16 時間順延

《懷珍——掌玩藝術精粹》專場封面

《爍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童永全金佛集珍》專場封面

《稀世真藏——極品名釀·陳香茶韻》專場封面

拍賣時間:2018-11-17 上午10:30

《廣東美術百年作品——國畫篇》專場封面

拍賣時間:2018-11-17 下午13:30

《經典永恆——精品翡翠及瑰麗珠寶》專場封面

拍賣時間:2018-11-17 上午10:30

《時光技藝——珍貴名錶》專場封面

拍賣時間:2018-11-17 時間順延

《古董珍玩——瓷器·玉器·工藝品》專場封面

拍賣時間:2018-11-17 下午13: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