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三天,由故宫博物院和山东博物馆等联合举行的“中正仁和-走进养心殿”大展即将落下帷幕。10月5日,长假已过半,市民游客忙赶场啊,逛完了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真怀疑大家都涌来了省博…最后三天,观众的热情超乎想象,很多人就冲故宫养心殿而来,刚开馆半小时队伍都排到了经十路了!

  “中正仁和——走进养心殿展”是山东博物馆2018年暑期的重磅大展,展览是山东博物馆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继2010年“乾隆大帝展”、2013年“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2015年“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展”、2017年“御窑·皇家——明代官窑瓷器展”后推出的又一皇家帝王主题展览。

  说起故宫,除了“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最著名、最受观众欢迎、电视剧中出镜率最高的,非养心殿莫属。

  从7月份,紫禁城皇帝的“办公室”——养心殿,“搬进”山东博物馆。这一名为“中正仁和——走进养心殿”的展览不仅展出众多文物,感受皇帝的生活点滴,还“复原”养心殿的样貌,让你穿越到明清,到皇帝的“办公室”去做客。

  “中正仁和——走进养心殿”大展,将在现代化的展厅中以场景复原再现的展陈方式,将养心殿展现在公众面前。观众与养心殿不再隔窗相望,有机会近距离观赏文物,捕捉生活在历史另一端的封建帝王们在养心殿生活的点点滴滴。

  二百余件文物感受帝王生活点滴

  本次展览共展出故宫养心殿相关文物242件组套,涵盖玉器、珐琅、陶瓷、家具、法书、绘画、碑帖、文房、织锈、玻璃、雕刻、漆器、生活、宗教、玺印、古建筑等多个门类,向观众全面展示了故宫养心殿的精彩故事。

  白玉碧玉围棋子、白玉碧玉象棋、碧玉香熏、碧玉云龙纽“同治尊亲之宝”、红白玛瑙刻诗桃桩式花插、康熙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足盖炉、掐丝珐琅笔架、乾隆款嵌玉冠架、乾隆题诗黄玉牛、乾隆御笔“一心奚所讬”纸屏、乾隆御题瑞石古洞青玉山子、青玉交龙纽“慈禧皇太后之宝”、青玉十二辰-鼠、窑变釉水丞、印版平定西域战图册、硬木炕桌、雍正款蓝色玻璃光素直口瓶、紫檀木边座碧玉云龙纹插屏、紫檀木刻乾隆书字纹围屏、紫檀木嵌玉宝座……展览上,皇帝用过的这些难得一见的文物都一一现身,近距离观察它们,想象着皇帝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参展文物除复原陈列外,还在展览中设置了皇家造办处、中央集权、明窗开笔、十全老人、乐在三希堂、养心佛堂、垂帘听政7个展示单元,介绍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系统的讲述了清朝最高权力所在地——养心殿的历史,通过浓缩的紫禁城一观清王朝的兴衰。

  相关

  养心殿,名副其实的龙栖之地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间。

  “养心”二字,出自于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所谓“养心”,即修养本心,克制内心的欲望。以“养心”为殿名,既寄托了帝王培养本心的愿望,又包含了对于耽溺于欲望的劝解。

  清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帝移居养心殿,自此,这里成为皇帝的寝宫。

  直至清末,清朝共有八位皇帝居住于此。养心殿一直是清朝的政务决策地,是全国政治中心之所在,几乎所有关乎军国大事的决策都是在此产生并昭告天下的。

  养心殿历经明清两代兴衰沉浮,凝固了历代帝王的痕迹。明代嘉靖帝在此烹炼丹药,万历帝在此埋银。清代顺治帝曾两次入住养心殿,康熙帝在这里学习西学,雍正帝在此写下了“为君难”,乾隆帝在这里设三希堂、增建仙楼、品评书画、修行秘法……养心殿是名副其实的龙栖之地。

  养心殿正殿明间的正中悬挂“中正仁和”匾额。“中正”取义《周易》中的屡卦:“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中正仁和”匾额由雍正帝御笔亲书,以入目警心,昭示来兹,表明了雍正皇帝承袭大统,吸收汉族文化,坚守儒家思想,“仁和”治国的为政理念。在这样的警示和期望下,养心殿内迎来了一件件关乎国运的重大事件。明窗开笔、垂帘听政、清帝逊位等这些发生在养心殿的著名事件见证了清代从极盛走向衰乱,直至灭亡,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在养心殿中画上了休止符。历史的记忆尘封在养心殿的一沙一砾、一栋一檩之中,那些关于养心殿的千言万语,即将娓娓道来。

  记者杨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