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年間,蒙山前沂陽鎮(今地方鎮)有個姓費的財主,家產頗豐,費財主有一子,名叫費延金。誰料這費延金是個高度近視眼,當時條件所限還沒有配近視鏡。

一天在學堂讀書,私塾先生不在,他跑到先生桌前坐下,裝腔作勢地模仿先生,一回頭,看見牆上黑平乎的一個黑點,疑是一隻大綠豆蠅,硬舉起手來說:“你看這蒼蠅多大。”一巴掌拍去,只聽“哎吆”一聲。那原來是一個鐵釘,他的手被扎破了。

還有一次,課下幾個同學都站在牆邊玩,一隻蠍子回頭往下趴在牆上,誰也沒發現,卻偏偏讓他看見。

他說:“你看,誰寫的這個‘羊’字怎麼回頭往下。

說着就用手去改,結果被蠍子蜇的腫得像小饅頭,喫了好幾付藥才消腫。

從此以後,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叫他“費眼勁。”

那天正逢大集,將要人冬,天氣變冷。“費眼勁”買了幾根油條,用竹籤穿成一串,提着在大街上走着。這時在其身後,也來了一位近視眼,抱着一包棉花,邊走邊打量前邊“費眼勁”手裏拎的到底是什麼:“前邊這位老兄提的該是黃鼠狼皮吧?哎呀!真巧,我的那件新棉長袍,正缺幾張黃鼠狼皮做衣領。”便緊跑兩步追上“費眼勁”,用手拍了下“費眼勁”的肩頭,問道:“這位掌櫃的,您這黃鼠狼皮賣多少錢一張?”

“費眼勁”被這麼一一拍,弄了個愣怔,回過頭來,打量打量那位,心想:這傢伙真冒失。然後提起油條在那人眼前晃了兩晃,反問道:

“這是黃鼠狼皮?”接着又無不譏諷地說道:“好眼,賣你的鵝去吧!”

他把那人抱的棉花又看成白鵝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