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买车难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通常大家在买车之前,都会先四处打听,问问这车好不好?那车靠不靠谱?然而,由于人多口杂,很容易稀里糊涂的掉进买车的误区,结果往往是费钱又不讨好。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买车时经常出现的几个错误观念!

  误区一:合资车比国产车好

  合资车比国产车好在哪?首先是品牌效应,像日系、德系、美系等这些合资品牌一直比较热销,再者就是技术,合资车的造车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车子的安全性能也相对较高。不过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国产品牌加大了投资力度与技术支持,汽车品质也有了提升,而且国产车比较便宜,拥有更高的性价比。所以,在买车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一下国产车,想想看,花同样的钱买乞丐版的合资车,倒不如买高配版的国产车!

  误区二:动力越强越好

  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会考虑动力,动力强提速快,能带来很好的驾乘体验。但如果你不是专业玩车的,而只是作为一个代步工具,日常行驶中动力够用就行,尤其是在城市里开车,经常遇到堵车,这时候强动力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动力也和价格挂钩,动力强的车型会比较贵,油耗也会相对高,用车成本也就无形的增加了。

  误区三:配置越高越好

  买车时,总会纠结到底买高配还是低配。有些车主会一味地追求配置高档、功能齐全,这样显得逼格就越高。所谓的高配,其实就是增加了真皮座椅、自动泊车、后视镜防炫目等舒适性配置,不过这些配置在平时利用率极低。相反,若选择低配或者标配车型,后期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再加装一些功能配置(注意:像安全气囊等重要配置是一定要有的)!再者如果以后要换车,高配车型的保值率也会比较低,所以没必要花冤枉钱去追求高配车。

  误区四:油耗高于一切

  如今的油价涨多跌少,油耗也成为买车的一大标准。不过单纯的追求低油耗并没有什么意义。一辆车的油耗高低,和驾驶者的驾驶习惯以及路况等都有较大的关系,如果一味地纠结于油耗,那用车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所以在买车的时候,应该结合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再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理性选择,从而挑出适合自己的车型。

  误区五:车身越重越安全

  车身越重,开起来就越安全?其实这和车重没有半毛钱关系。理论上来说,车速一定时,车辆越重,动能就越大,碰撞的能量也就越大,当动能无法完全被车架吸收时,车辆就会产生不正常的位移、甚至是翻车。除此之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车身越重,车的操控性和刹车能力就越来越低。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轻量化已成为主流,在车身减重的同时,汽车各方面性能和安全性也都有所提升。

  看了以上这些误区,想想自己是不是曾经也有过呢?所以买车千万不能马虎,更不能人云亦云,买到适合自己的才是真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