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19年是過去十年最好的一年,未來十年最壞的一年。這種說法雖然不一定準確,但2019年註定是中國經濟的分水嶺。

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上一組數據城市

從上表可以看到,上半年中國十大城市經濟表現兩極分化:

1、工業城市增速下滑

上海、深圳、天津、重慶、蘇州增速下滑,名義增速降至改革開放以來最低水平。這五城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強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均在2萬億元以上,是中國最重要的五個製造業中心,受內外部環境影響,經濟放緩超出預期。不僅是這五座城市,無錫、寧波、佛山、南通、常州、徐州、唐山等工業重鎮,增速都降低了2個百分點以上。

2、均衡型城市增速穩健

北京、廣州、成都、武漢、杭州則保持了快速增長,並未受今年內外部環境影響。這五座城市都是均衡發展城市,對出口和製造業的依賴度相對較低。

由此可見,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到了改變的時候了,過去那種只要搞好出口、基建、房地產、工業化就能帶來城市高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了,嚴峻的國際形勢迫使我們必須改變!服務和消費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

未來哪些城市將能保持高速增長?個人認爲主要取決於四個方面:

1、區位

區位是決定一個城市發展潛力最重要的先天條件,而且是不可改變的!大西北河槽裏的蘭州肯定沒法和東海之濱的上海比。一座城市區位好壞可以從以下幾點考察:是否沿海沿江;是否氣候溼潤;水資源是否豐富;地勢是否平坦;周邊地形是否能形成城市羣等。有發展潛力的城市必然是先天條件優越的城市。

2、人口

服務、消費和基建的主角是人。有了人口,纔會有爲其服務的服務業,滿足其需求的消費市場,以及生活、工作和發展所需的基建投資。對於一座城市來說,人口越多越好,人是現代經濟的核心。

3、交通

要想富先修路,中國人對交通的認知非常透徹!一條鐵路可以決定一座城市的興衰,有多少城市因爲鐵路而興,比如鄭州、哈爾濱、石家莊、株洲、鷹潭……;又有多少城市因錯過一條鐵路而走向衰落,比如開封、保定……。

4、產業結構

勞動密集型、中低端出口型產業將快速衰落,快速消費品、高端製造業、創新型科技產業將迅速崛起。隨着中國人收入的提高,消費升級型“中國造”將取代低端劣質產品。

根據以上四個條件,我把城市分爲上升型城市、停滯型和衰退型三類城市。這裏的衰退型城市並非經濟負增長,而是經濟地位下降、重要性降低。

上升型城市:北京、深圳、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鄭州、濟南、西安、泉州、合肥、徐州、福州、瀋陽、南昌、昆明、嘉興、洛陽、廈門、襄陽、惠州、南寧、保定、太原、貴陽、蕪湖、菏澤、衡陽、遵義、湛江、烏魯木齊、南陽、珠海、贛州、汕頭。

停滯型城市:天津、無錫、寧波、佛山、南通、東莞、大連、常州、石家莊、溫州、蘭州、濟寧、紹興、臨沂、威海、中山、宜昌、德州、連雲港、茂名、台州、江門、湖州、株洲、許昌、九江、新鄉、綿陽、廊坊、滄州、邯鄲、漳州、柳州、周口。

下降型城市:天津、煙臺、長春、唐山、哈爾濱、濰坊、鹽城、揚州、泰州、淄博、鎮江、東營、金華、泰安、淮安、榆林、聊城、鄂爾多斯、岳陽、常德、呼和浩特、包頭、濱州、宿遷、大慶、棗莊。

10個未來最有潛力的一二線城市:武漢、成都、南京、鄭州、西安、合肥、徐州、瀋陽、南寧、烏魯木齊

10個未來最有潛力的三線城市:洛陽、嘉興、臨沂、襄陽、惠州、保定、南陽、贛州、衡陽、汕頭

誰會是下一座一線城市?

第五個一線城市將在武漢、成都、南京中產生,這三座城市都是沒有短板的城市,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教育、科研,均具有全國性影響力,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中心城市,90%企業第二總部選擇落戶這三座城市。

誰會成爲下一座新一線城市?

合肥、濟南有望在未來五年內躋身新一線城市之列。合肥除了GDP稍遜外,其它指標基本達到一線城市標準。濟南合併萊蕪後實力大增,現在山東傾力支持濟南發展,未來五年濟南將會迎來最好的時光。

誰會是下一座二線城市?

洛陽、襄陽、保定。洛陽綜合實力在三線城市中基本是頂尖的了,知名度三線城市第一,隨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洛陽的魅力將被更多人發現。

襄陽是三線城市最大的高鐵樞紐,工業實力雄厚,發展後勁比較足。保定的區位非常優越,隨着雄安新區推進,保定雄安一體化是未來必然趨勢,不出意外,未來保定-雄安將是京津冀第三大城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