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5 16:3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鄧國芳

小河直街的創意店鋪。鄧國芳 攝

這本是一片“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區域。

在繁華的杭城中,若不深入其中,我們很難想象,還有這麼一處充滿古早味道的風景,讓人的心情頓時變得安靜、柔軟起來。

這裏,就是拱宸橋以南,運河、餘杭塘河、小河三水交匯處的小河直街。自南宋時期以來,這裏便是重要的貨運碼頭。歷經明末清初時的興盛,在水運逐漸沒落、陸運交通快速崛起的幾十年前,便漸漸陷入了沉寂。

或許地理位置獨特,不容易被發現,在快速的城市化中,它們得以存留下來。這裏的建築風格、居民生活,依然延續着清朝末期、民國初年的景象。2007年,杭州運河綜合保護工程啓動,這片極有可能消失的風景,被真正保留了下來。

安靜古樸的街巷。鄧國芳 攝

10月5日上午,記者和家人來到這裏,但見這裏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原來,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二期已正式開街,第五屆中國大運河廟會也在這裏舉行。

記者瞭解到,小河直街總面積約12.7萬平方米,一期在小河支路以西,長征橋路以東;三期在小河路以西,湖墅北路以北的地方,2012年已開街。這次開街的二期,就在一期和三期之間。

這條並不寬闊的小河支路,已許久沒有這麼熱鬧過。穿過熱鬧的漫步生活市集,可見姚宅、醬園、臨河井、孵坊等文化遺存分佈兩側,還有不少咖啡館、民宿等極具文藝氣息的店面。買杯咖啡,步入醬園,時光彷彿突然回到百年之前。

醬園。鄧國芳 攝

這種歷史與現代交融的情景,得益於這座城市的人文情懷:運河綜合保護工程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保存下這片區域,也讓願意回遷居民的市民,重新回到這裏居住。

重回到小河直街,人們遇見的,已是更好的故鄉:隨着基礎設施的提升,這裏的人們不再需要拎馬桶生活。更令他們驚喜的是,曾經逼仄又被人遺忘的空間,儼然成了創意文化產業萌芽、集聚之地。

許多愛好鑽研手工技藝、追求簡單質樸生活的年輕人紛至而來,租賃下小河直街居民的老屋,開起各種吸人眼球的店鋪。此後,古老的街巷成爲城市的亮麗風景,迎來四面八方的遊客。

大運河廟會市集。鄧國芳 攝

街巷裏,悠然的生活畫卷令人陶醉。喫完早飯,碗筷還未收拾,一位阿姨搬出兩張椅子放在門前,自家養的小狗自在地跳上去坐下來,看着往來的人羣,一點兒也不陌生。行人誇讚小狗乖巧漂亮,阿姨高興地讓小狗用前爪與客人打招呼。

柔軟時光咖啡館就在這條小巷中。2010年,陳小姐初次來到這裏,就決定把夢想安放在這裏——在悠然的老街上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館,如今一晃已八年過去,夢想也早已開花結果。“每年我都會邀請新朋友老朋友們過來玩,大家都很樂意來,因爲這兒承載了太多太多人的回憶。”她說。

小河直街裏的特色店鋪。鄧國芳 攝

初秋的空氣微涼,不時傳來桂花的清香。漫步小河直街,百年前的生活記憶,人們心中追尋的慢生活,都一一沁入心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