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老虎證券

  7月25日凌晨,特斯拉(TSLA)披露了第二季度業績,盈利大幅不及預期,市值蒸發56億美元。老虎證券(美股TIGR)投研團隊認爲,主要問題是,在銷量大增的同時,特斯拉毛利率出現下滑,長期盈利能力和增長性受到質疑。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認爲,眼下看來,特斯拉可能把破局的希望放在了中國。

  毛利率下滑、用戶存款減少、CTO辭職,特斯拉屢遭質疑

  特斯拉通常在每個季度結束的三天內公佈季度交付報告,換句話說,在財報之前大家就已經知道銷量。

  故此一般來說它的財報不容易有意外,但本季度是個例外:多次調價和海外市場的擴大,讓投資者們拿不準它的毛利率,進而也對盈利能力投放了比往常更多的關注。

  不僅如此,就交付報告來看,Q2特斯拉銷量環比大增,產量也終於穩定在了5k輛/周以上。

  考慮到公司從17年末開始就在多個場合強調過“5k是盈虧平衡點”,市場自然會在此時將更多注意力轉移到盈利上。

  然而這次財報顯然令股東們感到失望,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認爲,主要的問題有四個:

  1.汽車毛利率下滑

  儘管Q2交付表現出色,但由於平均售價的下降,特斯拉的汽車毛利率還是出現了下跌。

  從業務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特斯拉在銷量大漲、達成5k產能目標的同時,毛利率反而下滑,那麼規模效益實現的時間點可能比之前預計的要遠,公司會繼續掙扎在財務風險裏。

  衆所周知,特斯拉的降價應當是爲了快速回籠資金和應對競爭,現在很難說哪個因素爲主,但如果競爭壓力比想象中要大的話,市場可能進一步調低對特斯拉的預期和估值。

  此外,毛利更高的Model S和X的總銷量佔比逐季下滑也對毛利率造成了拖累。

  考慮到兩款這型分別在12、15年推出,至今沒有經歷過任何重大升級,而汽車新車型的“生命週期”又通常是5年的話,恐怕它們的銷量佔比還將繼續走低。

  2.下調資本開支指引

  得益於資本支出的大幅減少,本季度自由現金流幾乎超預期兩倍。

  不僅如此,管理層還表示:“我們的2019年資本支出預計爲15-20億美元,下調5億美元”。

  儘管對絕大部分公司(包括以往的特斯拉)來說,降低支出是個好事,但這次恐怕例外——在市場質疑特斯拉長期盈利的時候,投資者希望看到Musk“像哆啦A夢一樣”拿出辦法。

  而大家都知道,Musk的辦法往往跟“燒錢”有關,換言之,這次下調反而加重了股東對特斯拉“增長乏力”的擔憂。

  進一步來說,投資者們擔心的是:特斯拉正在從成長型公司轉變成成熟型公司,但它又沒有展現出優秀的成熟公司該有的高盈利能力。

  3.用戶存款下降到Model 3量產以來最低水平

如圖,特斯拉積壓的訂單已經減少到最低水平。

  當然,隨着特斯拉產能擴大,積壓訂單必然將減少,但本季度減少的幅度高於預期,再一次帶來需求擔憂:

  Q2的銷量反彈是否並不意味着需求恢復,而是因爲“提前購買”?

  畢竟由於相關政策,美國用戶購買特斯拉的補貼將在Q3再次減少。

  4.CTO辭職

  在電話會議上,特斯拉宣佈了CTO辭職的消息,毫無疑問再次引起了對“管理團隊穩定性”的質疑。

  維持產能指引,希望放在中國?

  本次財報唯一的好消息大概是特斯拉維持了產能指引:全年產量36-40萬。

  從管理層近期屢屢對上海工廠的強調來看,特斯拉可能把解決問題的希望放在了中國。

  首先從產量來說,管理層再次強調上海工廠會在Q4投產,這顯然有助於特斯拉達成產能目標。

  如圖,以如今美國工廠的效率來看,要在下半年達成平均每季度產量超10萬有不小難度。

  其次,銷售上中國區的重要性也在不斷上升,Q1銷量佔比上升12個百分點,達到到了17%(特斯拉未出10-Q文件,暫時不清楚Q2情況)。

  在上海工廠未投產的情況下就能出現這樣的增長,可見中國市場對特斯拉的認可度很高。

  再加上政策扶持等因素,如果美國區需求不及預期,中國市場可能是特斯拉最大的希望。

  小結

  總的來說,特斯拉本季度暴露的問題是:

  美國區的需求可能沒有預想中高,而海外市場則面臨“是否能成功複製美國區銷售模式”的挑戰,以至於盈利能力承壓。

  能否破局的關鍵,可能越來越放在了中國市場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