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9f265c46b19416389892fee652a0a40\"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40\" alt=\"小米首進500強,中國企業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而小米上榜之所以引起如此關注,部分原因是,小米集團成立於2010年4月,也就是說,小米集團從創立到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僅僅用了8年時間,成爲目前上榜最快的中國互聯網以及科技企業。\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ce05df915f94bed876b84e92961c1f4\" img_width=\"680\" img_height=\"408\" alt=\"小米首進500強,中國企業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從小米身上不難看出,在國內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國企業,在國際上同樣是具有相當競爭力的,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市場在很多方面都是與國際市場相接軌的,而在國內市場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是有實力參與國際競爭的。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 盤和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2日,美國《財富》雜誌發佈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小米集團首次登榜,排名468位,在上榜的全球互聯網企業中排名第7,在上榜的中國企業中排名第112位。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世界財富500強榜單以各企業的年度收入及利潤爲評選準則,而小米集團憑藉2018年1749億元人民幣的全年營收以及85.5億元人民幣的調整後利潤入選榜單。在榜單中,小米被定義爲“互聯網服務和零售”行業企業,是繼京東、阿里巴巴、騰訊之後第4家登榜的中國互聯網企業。\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9f265c46b19416389892fee652a0a40\"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40\" alt=\"小米首進500強,中國企業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而小米上榜之所以引起如此關注,部分原因是,小米集團成立於2010年4月,也就是說,小米集團從創立到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僅僅用了8年時間,成爲目前上榜最快的中國互聯網以及科技企業。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們不禁想問,小米到底憑藉什麼成爲財富500強中最年輕的企業?首先是互聯網思維。這也是小米在成立最初幾年得以實現快速成長的最強大武器。通過由粉絲共同參與的MIUI系統,小米手機贏得了一批基礎用戶。此後,小米又創造性地通過線上渠道來售賣小米手機,開啓了互聯網手機的先河。因爲省去了傳統的線下渠道費用,小米手機的價格可以定到很低,再加上高配置硬件基礎,小米手機的性價比非常高。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此以後,小米手機甚至整個小米系產品都被貼上了高性價比的標籤。隨即,小米並沒有把目光侷限於手機這一個品類,而是全面進軍智能家電領域,並且將高性價比做到極致。目前,小米通過自營和投資,已經進入了平板、PC、電視、電飯煲、洗衣機、空調等數百個品類。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的人會說,這樣的小米像個雜貨鋪,什麼都賣。但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認爲,小米當然不是雜貨鋪,其每個佈局都是有嚴格的邏輯的,與其說小米是雜貨鋪,倒不如說小米是一家國民公司。區別何在? \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7bf36d8a2f94a1e8a8165ab4c756e12\"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40\" alt=\"小米首進500強,中國企業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雜貨鋪只是把各個品類的商品集中到一起任君挑選,雜貨鋪本身並不參與商品的設計和生產。而作爲國民公司的小米則不然,它會從市場信號中洞察用戶的消費需求,雖然做的也是民生產品,但是會把性價比做到最高,即品質很好,同時價格又不貴。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最關鍵的是,這些產品並不是獨立的品類,小米通過互聯網把這些產品全部連接了起來。所以,雖然這一款款產品都是由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公司設計生產製造,但是它們的背後是共同的理念,並且通過物聯網真正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小米生態鏈。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生態鏈的最強大之處,就在於利用大數據重新定義了渠道。以前,每個產品的銷售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渠道,但是當某一款產品的用戶數量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並且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那麼以該產品爲節點,渠道可以向上、向下延伸。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說,小米淨化器通過數據監測,可以知道用戶生活環境的空氣質量,從而延伸到加溼器,進而淨水器等等。也就是說小米在IOT領域的佈局,是面向未來的物聯網時代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作爲世界500強企業。小米自然不會僅僅盯着國內市場。小米的國際化步伐也相當迅速,數據顯示,2018年小米國際市場收入同比增長118.1%至700億元,佔總收入比由2017年的28%提升至2018年的40%。在2018年第三季度,該比例甚至一度達到年度最高點43.9%。除了手機以外,電視等品類的國際化步伐也在加快,先後在印度、俄羅斯等海外市場取得了不錯的市場份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對於小米來說,成爲世界500強只是一個新的起點,雷軍曾在2017年11月給小米定下了另一個目標,即10年內營業額達1萬億元。看起來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但也並非不可能,畢竟小米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打破新紀錄的過程。 \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ce05df915f94bed876b84e92961c1f4\" img_width=\"680\" img_height=\"408\" alt=\"小米首進500強,中國企業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從小米身上不難看出,在國內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國企業,在國際上同樣是具有相當競爭力的,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市場在很多方面都是與國際市場相接軌的,而在國內市場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是有實力參與國際競爭的。 隨着小米的加入,中國互聯網企業在財富500強中的席位首次超過美國,後者僅有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Facebook三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世界500強中,中國企業數量達129家,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 500強榜單上出現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身影,這足以說明,中國企業的實力在不斷增強,並且逐漸具備國際影響力,這也反映出中國經濟的綜合實力在不斷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在不斷增強。(作者系應用經濟學博士後)\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6330906818319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