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EXuxcBvloTz7\"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3\" alt=\"「暖新闻·江西2019」“父”爱如山 他抚养3个侄子侄女20余载(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陈水东夫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恩情似海,今生欠你们一声“爸爸妈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侄子侄女渐渐懂事以后,感激于叔婶的养育之情,他们姐弟三人商量好,不想再叫“叔叔婶婶”了,想改口称陈水东夫妇俩为“爸爸妈妈”,却遭到了陈水东的“一口否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在熟人的介绍下,陈水东的妻子得以在水厂上班,因离家近能够照顾到孩子们,她便安心地做了下来。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EXuxDI9R3Siw\" img_width=\"380\" img_height=\"506\" alt=\"「暖新闻·江西2019」“父”爱如山 他抚养3个侄子侄女20余载(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欢聚一堂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江西网\u002F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u003Cstrong\u003E刘艳红、\u003C\u002Fstrong\u003E记者\u003Cstrong\u003E邓敏\u003C\u002Fstrong\u003E报道:他学问不高,但人格高尚;他身型瘦小,但心胸宽广;他默默无闻,但美誉流传……他用平凡而朴实的善行,感染并造福着身边的每个人。他是萍乡市芦溪县新泉乡市上村支部委员陈水东,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在哥哥嫂嫂相继离世后,他毅然选择撑起侄子侄女的一片天,成为3个侄子、侄女的“父亲”,不离不弃、始终如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患难突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3\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个懵懂孤儿何处为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0年底,陈水东正值壮年的哥哥身患重病,耗尽家财仍无济于事,次年正月,嫂嫂又因病患撒手人寰,撇下了3个可怜的孩子,大女儿才5岁多,二女儿还不满4岁,小儿子年仅2岁。接踵而来的丧父、丧母之痛,对年幼的3个孩子打击很大,在他们悲伤茫然的时候,叔叔陈水东向他们敞开了温暖的怀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亲兄弟离世那种切肤之痛让陈水东感到内心悲痛,“孩子才这么小,爸妈就都不在了,我不管谁会管?”陈水东把家里唯一的一间房收拾好,再加了一张床,翻出放在橱子里的新被褥铺好,将3个孩子接到了自己家里,一家六口住到了一起。“孩子们,从今天开始,这里就是我们共同的家。”陈水东拥着侄子、侄女,加上自家尚在襁褓中5个月大的孩子,抚养4个孩子的重担就全部压在了这个即将奔三的男人身上。在他看来,照顾3个孩子是自己的本分和责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陈水东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妻子在家务农没有一点收入,全靠陈水东在村里任职的一点微薄收入,还有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儿子要照顾。再加上3个侄子、侄女,生活的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肩上。可就是这么一个承诺,陈水东夫妻俩当起了3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原本不易的三口之家不仅多了3份碗筷,更是多了三份责任、三份担当、三份辛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邻村的亲戚也有人想收养这3个孩子,但是陈水东不同意,他说自己再困难,也会有他们姐弟的一口饭吃。陈水东的妻子也很支持他的决定,“不用商量也得我们来养活,大不了别人吃好我们吃孬。”看着哥嫂的3个孩子渐渐走出父母逝去的阴影,活蹦乱跳地围绕膝下,他们夫妻俩果断取消了再生二胎的计划,决心要把侄子侄女们视如己出、抚养长大。\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EXuxQBigvA1k\"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3\" alt=\"「暖新闻·江西2019」“父”爱如山 他抚养3个侄子侄女20余载(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陈水东正在工作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含辛茹苦,抚育侄儿侄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20\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余\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们都说一碗水端不平,在陈水东家里更是如此。陈水东不只是把侄儿、侄女视如己出,每当自家孩子和侄儿、侄女发生吵闹,陈水东责备的都是自己家孩子。“有好几次训过了,我儿子觉得心里委屈,就一个人锁在自己屋里哭,我都记得。”平时侄子、侄女缺什么了,陈水东都会毫不犹豫的买上,哪怕自家孩子没买,也不能忘了侄子、侄女。侄子小时候体弱多病,半夜起床抱去医院看诊是常事,家里养的鸡鸭生了蛋,陈水东的老婆都会攒起来,单独煮给侄子吃。每逢过年,家里再难,陈水东都会给孩子们买好新衣服,这样一晃就是几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3年,4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渐渐长大,当时陈水东在村里担任村支部书记一职,事情繁琐耗时不说,还经常要下村挨家挨户收缴公粮,每月工资也只有20元。眼看2个侄女相继入小学了,家里没有一点闲钱,养活家里大大小小的8张口都成了难事,妻子不得不跟随熟人外出到广州做保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妻子出去后,陈水东又当爹又当妈的,可是在村里的工作缠身,孩子又小,陈水东每日忙得恨不能有分身之术,却也时常照顾不了孩子们。“我快天黑了才能收工回家,骑着自行车还在院子外头,就远远看见4个孩子可怜巴巴地站成一排,在门口等着我回来做饭吃。”谈起妻子外出打工的那些天,这个如今年过六旬的男人眼眶再度湿润了。因不忍孩子们跟着自己吃不饱穿不暖,他连忙写信告诉妻子:“你还是快回来吧,你不在孩子们跟着我过得不好……”一个月后,妻子收拾行李回来了,从此再没动过外出打工的念头。夫妻俩一致决定,哪怕在家苦点累点,多找点活干,也不能忽略了对几个孩子的照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在熟人的介绍下,陈水东的妻子得以在水厂上班,因离家近能够照顾到孩子们,她便安心地做了下来。洗衣做饭、收拾家务、下地做活,她从早忙到晚,从未说过一句苦,喊过一句累。每天,她起早贪黑,把早饭做好、等孩子上学后就要急忙赶到厂里忙碌;收工回来还要去忙地里的活,忙完才能急匆匆赶回家里,顾不上坐下来喘口气、喝口水,就要给孩子们做饭。有时候实在太忙了,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的活儿只能在晚上挤时间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多年多来,陈水东夫妇勤俭持家,精心照顾几个孩子,使孩子们在这个大家庭里没有受过一点儿委屈。\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EXuxcBvloTz7\"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3\" alt=\"「暖新闻·江西2019」“父”爱如山 他抚养3个侄子侄女20余载(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陈水东夫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恩情似海,今生欠你们一声“爸爸妈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侄子侄女渐渐懂事以后,感激于叔婶的养育之情,他们姐弟三人商量好,不想再叫“叔叔婶婶”了,想改口称陈水东夫妇俩为“爸爸妈妈”,却遭到了陈水东的“一口否决”。“你们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我永远是你们的叔叔,照顾你们也是应当的。”陈水东听到3个孩子真情流露的告白,尽管心中感动不已,他却不忍让早逝的哥哥名下无儿无女,竭力不赞成把侄子们的户口拔到自己户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阳光总在风雨后,昨日的苦,已成为一段幸福的记忆。现今,4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就像平常的儿女一样孝敬着他们夫妇。2个侄女相继出嫁,陈水东夫妇卖了家里养的几头猪,尽己所能为姐妹俩准备了体面的嫁妆;为了侄子能够早点成家,陈水东拿出了所有积蓄,甚至还欠下不少外债,帮着侄子盖好了4层高的新房子;去年儿子结婚,2个侄女带着各自的丈夫和孩子回来帮忙、庆贺,一家10余人其乐融融,在合影中留下了幸福的瞬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陈水东作为一名党员,甘于平凡,40多年来扎根于基层,从1967年至今一直在市上村村委会工作,如今年过六旬,依然在为发展党员、强健基层党组织等工作而努力发挥自己的余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用“小我”书写“大爱”,成为市上村村民乃至全乡人民共同学习的好榜样。生命如梦,他勾勒出人生最精彩的轨迹;岁月如歌,他奏响生命最动人的音符,走出了将亲情进行到底的长征。\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55953077695335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