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友人帐》里说,人和人之间,人和妖怪之间,不断积累着一点一滴的缘分。

但它没有说,前者的牵绊,可能不如后者。

妖怪们为了要回名字,会来找带着友人帐的夏目。

而多数人,在某些瞬间飞走,就像鹰隼,就像苍蝇,就像日子,不再回来。

《夏目友人帐》

《夏目友人帐》这部治愈系的动漫作品相信是很多人心中的一方圣地,

干净单纯没有被生活所玷污。

而作者对于妖怪的想象,更是一种承载了温柔的念想。

要说这部作品,也是相当奇特。

故事里没有英雄,没有反派,也没有纠结的爱恨情仇,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或者是血腥暴力的场面。

唯独一个被叫做夏目的孤独少年和一只贪吃的肥猫。

而孤独少年长大后,也没有我们所谓的青春期烦恼,更没有让人哀叹气愤的叛逆行为,

虽然有很多童年阴影,但是现在围绕身边的人们,给他关爱,给他照顾,还有猫老师坚定不移地守护。

这简直就是动漫界的一股清流。

剧情也不复杂

还是以前夏天的八原,有溪水,有树丛,有阴翳,有蝉鸣,有袅袅的炊烟,还有无名的神灵。

在这部电影里,人与妖是共生同行于世间的,

但只有极少数的人类可以看见妖、甚至驯化妖,

而其他大多数人虽然看不到妖,却也知晓他们的存在,知道在自己可见可感的世界之外,有另一片广阔的、不可知的世界。

夏目的祖母玲子,拥有强大的灵力。

她向遇到的妖怪们逐个发起挑战。

在击败它们后,会让它们在纸上写下名字,作为臣服的证明,这便是友人帐。

友人帐就是契约书,只要呼唤名字,持有者就可以随时支配妖怪们。

夏目和玲子一样,也能看见妖怪,但是天赋异禀总伴随着不幸。

夏目天生就能看见妖怪,也注定了他的经历要比常人坎坷。

双亲早逝,怪异举动不被常人所接受。

亲戚们将他踢来踢去,夏目常常穿着破旧衣服,整个人沉默寡言。

妖怪捉弄他,常人远离他,无论是人类世界还是妖怪群体,他都融入不了。

他憎恨妖怪,像一只受伤的刺猬,敏感而脆弱。

幸而,他遇到了善良温柔的滋叔叔和塔子阿姨,他们给了他温暖的家。

而滋叔叔和塔子阿姨生活的乡下,是从前夏目贵志的外祖母,夏目玲子生活过的地方。

夏目也是在这里完成了和妖怪们的和解。

电影里有一个非常忧郁的妖怪,他背负着严厉的神罚。

他可以轻易走进他人的生活,与别人产生连接,

但只要他离开,所有他存在过的痕迹都会消失、关于他的记忆也都会被抹去,

只要他离开你的生活,他就像从未来过一样,你根本不会记得他的任何一点消息。

椋雄是那样的温厚,作为一个影子的他,陪伴了失子的母亲八年,

妖怪的情分,有时候超过人类。

《夏目友人帐》用情意作为连接,混淆了人类与妖怪之分,这正是全剧中最感人的成分。

日本文化中,万物有灵。

名字,在日本动漫中,常常代表“最初”。

夏目玲子拥有他们的名字,同时也拥有驱使他们的权力;

失去了名字,便无法回到“最初”。

《夏目友人帐》中,许多妖怪失去名字后变得浑浑噩噩。

当夏目玲子死去,她的外孙便接管了这本“友人帐”,

他需要解除妖怪们的封印,还他们自由之身,

而这个仪式,就是把他们的名字还给他们。

夏目归还名字后,他们又恢复到最初的清明与温柔,仿佛瞬间被点化。

妖魔题材的创作里,大多把名字视为最核心的秘密。

名字能够呈现事物真实的本质,所以《夏目友人帐》里的妖怪们,都希望夏目能归还名字。

因为名字是它们的某种自我。

对于其他人类来说,妖就是妖,面目模糊的大妖小怪,

但是在“友人帐”里,他们是有名字的,

他们与夏目彼此记得,彼此的存在也产生着连结。

妖怪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有相聚、相爱,也有别离、欺压。

他们会因聚首而欢欣鼓舞,也会因分离而悲伤落泪。

将妖极度拟人化,是日本志怪文化的特征。

又因人妖殊途,使得人与妖的羁绊格外凄美。

不管大到生死,还是小到告别,人们总有一种日常的力量,去治愈悲伤与缺憾。

人生的某些悲喜、坚定与犹疑,最终成为步履不停的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告别的仪式感,它透露出日本人对待人事的庄重。

分手时,最遗憾的,是没有好好告别。

夏目感受过妖的凄苦,也体会过妖的温馨。

在动漫的第三季结尾,夏目和众妖一起捉迷藏、野餐。

同学来叫他,他犹豫是否前去。

众妖却带着笑意看着他,道:“去吧,夏目大人。”

夏目点头起身,走出几步,回首,身后草坪空空如也。

这本是两个格格不入的世界,夏目却已经能够自如穿梭。

曾经抗拒妖的世界,如今却有剪不断的羁绊。

曾经怎样都无法融入人类世界,如今却已有三五知交好友,和在家里等待他的亲人。

他终于不再孤单一人。

一个人,爱什么,这样东西就会进入到自己的世界里,成为力量。

RECOMM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