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自2018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表示中国政府支持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后,已经过去一年。今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打造首个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不仅是对青岛的重视,也对它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从全球视野、历史视野和战略视野来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路子,同时解决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矛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去年4月前商务部复函支持示范区建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示范区(下称“示范区”)脱胎于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8月,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与青岛签署《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商定共同规划建设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隔年,青岛市还印发《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发起建设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直到去年上半年,在上述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创建示范区的消息被官方确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4月,商务部复函“支持青岛在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创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开始走上“台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更好制定发展规划,同年5月,《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专家研讨会》在青岛胶州召开。初步规划显示,示范区将按照“跨境发展、物流先导、多国双园、贸易引领、产能合作”的功能定位,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布局合作,努力建设成为“面向欧亚、对接日韩、辐射亚太、拓展拉非”的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全球化新平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个月后,6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表示,中国政府支持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们要更多地走出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启动并加速推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月,商务部工作组在青岛调研示范区建设情况;7月,建设有中亚班列、中韩快线、中蒙班列、中欧班列、东盟专线等5条国际班列,以及胶州至乌鲁木齐、西安、郑州等7条省际固定班列和胶黄小运转海铁联运班列的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启动;9月,示范区核心区首批总投资437亿元的26个项目动工,标志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10月,本届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轮值主席、中国上实委主席陈洲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上作工作汇报,指出将积极支持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的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构建地区快捷便利的联通格局,有效提升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共同推动各成员国政府为企业投资兴业打造良好营商环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何是青岛受“青睐”,成为首个示范区的建设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商务部曾指出,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是对外开放。示范区在青岛的建设成为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实际行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仅如此,青岛自身的区位优势等也是重要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商务部还表示,示范区建设将发挥青岛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海上合作支点城市”的双定位优势;依托青岛口岸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和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优势,以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为主体,把青岛口岸打造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日韩和亚太市场的“出海口”,日韩商品面向中亚和欧洲市场的国际海铁联运贸易物流综合枢纽,把青岛打造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对外开放新高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还进一步指出,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国家三大动力源,更多的是面向国际、面向发达国家,通过学习提升自身,更多的是要“引进来”。而此次在青岛构建示范区是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步骤,“意味着我们要更多地‘走出去’,不仅是要与东南亚、非洲国家合作,还要向西看;不仅要对接先发国家,也要关注不够发达的国家。因而,示范区既能从经济层面承担起与上合组织合作的角色,同时也能更加丰富、扩充上海合作组织的内涵,把这一国际合作平台做深做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岛在其中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这也是为了配合推动形成这一整体开放格局的具体举措”,王福强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王福强还介绍道,青岛有很好的经济、物流基础。青岛在要素的流动性开放方面做的非常好,也有一些诸如海尔、青啤、双星、澳柯玛等优秀的企业。虽然客观来说青岛相较于深圳和上海有所没落,但它仍然有很好的基础。作为一个开放性城市,青岛的历史积淀、经济腹地地位、国际物流网络建设和知名度都足以支撑这一示范区的建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是重视,也是挑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场会议上,中央也赋予了青岛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下的新定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会议指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燕生告诉南都记者,长期以来,青岛一直积极打造东北亚的航运综合枢纽。但根据此次中央给出的定位,青岛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更多考虑到“一带一路”、上合组织、海上合作这些新领域合作方面。青岛需要找准发展方向,服务好国家战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论是山东自身还是上合组织,张燕生认为,示范区的建设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要通过建立示范区这个机会更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燕生表示,上合组织的增长动能,过去更多是靠资源、靠能源、靠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也就是说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对于青岛来说,它所处的山东是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考虑到这些因素,青岛今后在示范区建设中,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张燕生指出,这就需要探索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新旧结构转换、新旧模式转换。在与上合的合作中,青岛需要有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这其中,科技创新需要完善创新环境,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需要培育一流的大学和人才、一流的创新链、一流的现代金融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流的龙头企业……“打铁还要自身硬”,青岛和山东要在未来的5-8年解决好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同时再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与上合的地方经贸合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而,对青岛来说,中央给予的这一新定位,既是对青岛的重视,同时也给青岛带来了新的更大挑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中央这次把一些难攻的碉堡交给深圳和青岛,需要它们从全球视野、历史视野和战略视野来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与全方位合作的新路径,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国家使命,也是一种全新压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下改革开放,特别是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以前是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型开放,现在是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王福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在这个阶段,更多是要对标国际上先进的营商环境、先进的经贸规则,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示范区,不仅要进行商品和要素开放,还要做制度性对接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数据来看,示范区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在逐步体现。据青岛海关统计,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青岛市对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进出口总值339.3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俄罗斯、印度列青岛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值排名前2位,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03亿元、10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和43.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采写:南都记者 卜羽勤 发自北京\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6290504891438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