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与糖尿病在医学界并称为“不死癌症”。有数据表明,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每年正以9.7%的增长率迅速增加。痛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关节,肾脏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损害。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遗传变异的特征,他们发现一个名为PDZK1的基因对于痛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PDZK1编码产生的蛋白质有助于通过肾脏和肠道排泄尿酸盐。从而控制血清尿酸盐的量。否则的话,尿酸盐的含量升高会形成引起痛风的晶体。

“我们发现遗传变异不会影响PDZK1本身,但会导致PDZK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作者解释道。 “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痛风确定了一种新的分子途径,使人们能够全面了解为什么这种特殊遗传变异患者存在痛风风险。”

相关结果发表在《Human Molecular Genetics》杂志上。

历经5年的研发攻关,中国吉林大学的刘小波团队从盐碱地种植的向日葵花盘提取出生物碱、黄酮、蛋白小分子肽等活性成分,可有效用于对抗痛风。这一成果已在《医药卫生》等国内专业医学刊物发表,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刘小波教授认为解决痛风需要突破三个难题:快速安全降尿酸,溶解痛风石,不伤肝不伤肾。

而提取的向日葵成分中,生物碱有治疗痛风作用,可以快速降低尿酸;小分子肽能有效控制尿酸生成,增加尿酸排泄量,溶解痛风石;黄酮对于急性发作的痛风关节炎具有独特的抗炎消肿止痛效用。

目前,该研究团队正对药物运用方向开展研究,相信不久后中国又将诞生新的抗痛风药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