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 中國製造2025、千人計劃還搞不搞?

  一度被高調宣傳的“中國製造2025”以及重金招攬海外人才爲中國政府服務的“千人計劃”等項目引起美國等西方國家警惕。中國總理李克強(專題)上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未提“中國製造2025”計劃,稍後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前財政部長樓繼偉稱該計劃是浪費納稅人的錢,引起外界不少猜測。美國之音記者在北京兩會現場隨機採訪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面對美國之音提問,曾經參加過相關論壇的中國人大代表疑似在謊稱對“中國製造2025”沒有研究。

  孫憲忠(人大代表):現在我們基本上是按“十三五”規劃來推進,2025到底怎麼一個規劃,是個大綱領。

  記者:爲什麼現在不提了呢?

  孫憲忠(人大代表):大家不願意提了唄,社會大家不關注。提這個好不好,反正這是一種民心吧,大家不願意提就不提了唄。

  唐農(人大代表):中國政府對外界的反應採取一種更加理性的態度,就是儘量減少那些不必要的阻力,和不必要的反應和議論,輕裝上陣,更加務實的前進。我覺得這個政黨從這一點上也反應它的成熟。

  (問:怎樣看待中國的“千人計劃”?)

  唐農(人大代表):人才太寶貴了,我覺得這無可厚非,大家都在引進,美國也可以引進中國的人才嘛,中國也可以引進美國的人才,但是雙方還是要採取一定的……有個底線,有個共識,就比較光明正大的,拿得出說法的來引進。

  (問:怎樣看待美中之間的人才交流?)

  陳來(人大代表):大量的學生在美國學習,一方面回國後是對中國的服務,另一方面,整個中國教育界最好的成果對美國的發展提

  供了智力支持。我們最好的學生都在美國,美國在整個交流中是獲利方。把技術上的保護主義推廣到文化交流和正常的人員交流,我覺得這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違背這幾十年中美交流的大勢,甚至違背美國立國以來這種開放自由、促進交流的態度。

  姜希猛(人大代表):製造2025依然是我們國家制造業發展的一個方向,這個國家會堅定不移的一直重視、發展下去。製造行業我覺得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我覺得也不用短期非常集中熱點關注它。

  胡爲義(人大代表):這個方面的政策我們也知道一些,希望我們2025的製造計劃有個新的臺階,有一個新的起色。

  記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到“中國製造2025”。

  胡爲義(人大代表):雖然沒有提,但是具體實施的規劃和實施的細則,後面要出臺。

  記者:那麼你們討論過將來實施的規劃沒有呢?

  胡爲義(人大代表):我們討論代表建議提了這方面的規劃,我想國務院一定要制定出更好更美的規劃。

  崔貴海(人大代表):不管提不提,我們還是把中國的事做好,這是最主要的,多做比多說要好一些。

  記者:對於“中國製造2025”的規劃有什麼看法呢?

  範秉衡(人大代表):我現在還沒有……

  記者:關不關心這方面的話題呢?

  範秉衡(人大代表):我現在還沒有研究過這事兒,好吧?謝謝你。

  記者:您不關心嗎?

  範秉衡(人大代表):不……不關心,我很關心,謝謝你啊。

  據中國九三學會浙江省委員會網站2015年8月3日報道,中國人大代表羅衛紅作爲該會副主席出席了九三學社“中國製造2025”論壇。

  羅衛紅(人大代表):您是哪個臺?

  記者:我們是美國之音的記者。

  羅衛紅(人大代表):哦,這個……他們在等我,不好意思。

  記者:簡單的談談,行使您的權利。

  羅衛紅(人大代表):他們在等我,來不及了,抱歉。

  記者:關於“中國製造2025”的規劃,您對這方面的規劃有沒有一些瞭解?

  羅衛紅(人大代表):這個我沒研究,抱歉抱歉。

  九三學社浙江省委員會官網顯示,早在2015年,羅衛紅副主委曾出席九三學社“中國製造2025”論壇,並發表總結講話。

  (問答部分根據採訪視頻整理,受訪者觀點不代表美國之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