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年年都会发生,刚刚过去的2018年,有些谣言在朋友圈广为流传,你是否也误信了?

“非洲猪瘟蔓延,猪肉还能吃吗?”“益生菌成了‘无益菌’?” ……近日,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权威发布,专家以科学的建议肃清食品安全谣言。

辟(pi)谣!去年的5个食品安全谣言,别带到2019年

热点一:非洲猪瘟蔓延,猪肉还能吃吗?

2018年8月以来,全国爆发非洲猪瘟疫情,涉及21个省。面对疫情,老百姓唯一想知道的就是,猪肉还能不能吃了?

统一回答大家最关心的这个问题:吃猪肉不会染病!香肠腊肉可以做!回锅肉、水煮肉片……一切来自猪身上的好吃的菜都可以吃!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这种病毒在高温下是很难存活的,当温度达到55℃持续30分钟或者60℃持续10分钟,都是可以杀灭病毒的。所以大家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都可以放心食用的。

辟(pi)谣!去年的5个食品安全谣言,别带到2019年

热点二:食用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堪比毒药?

网络上一则《盐里面加进了亚铁氰化钾》的帖子在网络上和微信朋友圈流传,称食用这种添加了亚铁氰化钾的食盐,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造成危害,甚至可以毒死一个人。

这一谣言早就曾流传过,均已辟谣,如今又被发表出来炒作。

亚铁氰化钾是我国允许使用的一种抗结剂,在常规烹饪条件下不会产生有毒物质氰化钾,可以在食用盐中合理添加,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人体造成负面效应?成年人至少每天要摄入1.5毫克亚铁氰化钾,相当于每天要吃3两左右的食盐,而我们正常人一天吃的食盐能到20克的话,就已经非常非常咸了。

热点三:益生菌成了“无益菌”?

2018年9月,有两个顶级期刊刊发有关益生菌与健康的相关文章,一些媒体在援引这两篇研究文章时指出:“益生菌不仅无益,还有害健康”。相信此消息一出,家里有宝宝的人、爱吃酸奶、泡菜、发酵肉制品等的人都会引起恐慌吧。

对于益生菌,不同体质人群的适应能力不同,但它给人体、肠道等所带来的益处不能被根本否定。

凡事都讲究过犹不及,益生菌制品再好,也不能天天吃,多多吃,也没必要天天吃,多多吃。对于身体健康,饮食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来讲,少吃或不吃益生菌制品也完全可以。

辟(pi)谣!去年的5个食品安全谣言,别带到2019年

热点四:7岁女孩吃“毒木耳”中毒,器官衰竭

7月29日,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因食用木耳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直接进了重症病房。随即关于“毒木耳”的猜测四起,造成谣言的传播。有说是因为“毒木耳”流入市场,有说是因为黑心商贩制作“假木耳”,那么真相如何呢?

其实木耳本身无毒,但如果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代谢产生的米酵菌酸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这种毒素就存在于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中。

咱们在食用木耳时,要将木耳表面清洗干净,一次不宜泡发过多,及时食用;如需过夜,应放在冰箱冷藏室;泡发后如果发现耳片发黏、软、无韧性或有异味,一定要丢弃。

热点五:身体呈现酸性,是大部分疾病甚至癌症的原因?

2018年末,大家都在围观一位“神医”:“酸碱体质论”创始人罗伯特•欧•扬,他声称身体呈现酸性是大部分疾病甚至癌症的原因,而食用碱性食物便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随之,关于“酸碱体质论”的谣言被疯传!

之后,无数专家出来辟谣,指出只有“酸碱平衡”的说法,没有“酸碱体质”的概念;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内体液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酸碱失衡并不容易发生;成酸性或成碱性食物并不能造成酸性或碱性体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平衡膳食均衡营养,才能促进健康。

辟(pi)谣!去年的5个食品安全谣言,别带到2019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