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楞嚴經》上有這麼幾句話:“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這幾句話很重要啊!把這幾句話當咒子念,背來了參透進去,你就悟道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楞嚴經講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衆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楞嚴經》卷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佛說的這個心是現象,是本體所起的作用。生命的本心、本能叫菩提,又叫本體,它所發出的現象是分段的,像電波一樣的跳動的。你不要去抓住這種現象,要回轉來認識那個本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識精元明”包括了唯識的識,精是真精神,原來靈明的這一點,就是你那個能夠知覺,能夠感覺靈靈明明的那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什麼呢?“能生諸緣”,這個東西在裏面一動,我們思想念頭一動,心裏一感覺,外面就起作用了。什麼是緣?我講的話是緣,發出聲來你聽得到是緣,我這樣一句接一句講,你聽的觀念跟着走,就是“攀緣”。現在大家坐在這裏,人多了,身體覺得熱,就是裏面的“識精元明”,對外面的熱量起感應,心裏頭就感到很熱很悶,這是與熱的緣發生感覺,“能生諸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緣所遺者”,如禪宗所講“萬緣放下”,外緣都丟開了,所剩下的那一個,就是有個丟不掉的東西。比如大家坐在這裏,感到兩腿、膀子不舒服,這是緣。什麼緣?體緣,身體上的反應作用,同“你”沒有關係。那個知道身體不舒服、腿不舒服,那個既不在腿,也不在膀子,除掉緣以後所剩下來的,“緣所遺者”——就是這四個字,本來那個東西,外緣都丟掉了以後,剩下來的那個東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諸衆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一切都是那個東西變動出來的,所以衆生顛倒,一味的跟着萬緣去跑,而在六道中輪迴、生死中打滾。這是正面的,還不是它的密法,這裏頭反面的還沒有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常提醒大家,當你一上座,兩腿一盤,那一剎那是不是非常好?但坐好以後,就不對勁了,爲什麼?因爲坐好以後,就覺得自己在打坐,覺得氣也不對,身體也不對,而剛盤上腿的那一剎那,倒有點像萬緣放下,什麼都不管的味道。等腿盤好了,什麼都在想,又想成道,又想威儀端正,又想不要打妄想,妄想來了,又要趕掉它,趕掉後,又想……唉!何必趕掉它,趕了以後又是妄想,反正都是坐在那裏搞鬼。其實只要外緣自然的放下,剩下來的那個東西沒有動過的,就是那個“緣所遺者”,佛就那麼直接的指示給我們,因爲把這個搞迷糊了,所以“枉入諸趣”,就只有在六道中輪轉了。\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77048083038260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