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燒製,開始於晚唐,在兩宋走向成熟。曜變是這門手藝的最高境界。

它是指燒製成功的瓷器能在光照之下,於器表薄膜上煥發出黃、藍、綠、紫等顏色融合的彩光,光彩奪目,美不勝收。只不過,隨着建盞技藝一度失傳,能夠達到曜變境界的建盞也成了稀世珍品。

▲宋曜變建盞(現藏於日本)

從晚唐到兩宋,一門技藝的成熟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如今恢復與傳承它,也是如此。

許家有

許家有,男,1956年生,原建陽瓷廠裝燒組員工,1979—1981年參與恢復建窯建盞兔毫研究的燒製工作。許家有善於燒製兔毫,他的作品中,金兔毫作品毫紋清晰,細緻綿長;銀兔毫黑底銀針,絲絲新亮。

▲許家有作品

除了將心思放在建盞的燒製中,如今年過六旬的許家有正在努力培養自己的女兒許傑,他希望女兒能夠成爲優秀的接班人,將自己的這門技藝傳承下去。

吳周福

吳周福,1975年出生於建陽區水吉鎮後井村。年輕時出於對建盞的愛好,他開始蒐集、收藏建盞,並向身邊的老師傅請教建盞燒製知識。從租場地,買設備、原料,到拜師學藝,開辦福佬建盞陶瓷廠,2014年11月,吳周福成功燒製出頂級的藍油滴和銀油滴,在此基礎上,他又發現油滴表面的藍光圈,與宋代曜變盞十分相似。

▲吳周福作品

通過調配瓷土和釉料,在爐火中細心捕捉每一絲變化。吳周福仿製的曜變建盞,已初具宋代曜變建盞的韻味,是建盞工藝傳承的一次重大突破。

林 傑

林傑,1984年7月出生,2009年師從許家有,並於當年在建陽水吉鎮創辦守藝建盞陶瓷工作室。目前的作品有大小茶盞、茶杯、蓋碗、香爐、茶具系列等。

▲林傑作品

林傑的作品全是自己手工拉坯完成。在這些年的燒製過程中,他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胎體較薄,器型勻稱,釉面玻化效果極強,盞內呈幽藍色,口沿溫潤如玉呈金色。

建盞的燒製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每一次小小的改進都伴隨着無數次的失敗,每一個工匠在這個過程中,也因此積累下更豐富的經驗。

建盞被稱爲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這自然和匠人們高超的技藝分不開,同時也與他們長年生活的這片水土無法割裂,無論技藝如何高超,離開了這片土地,建盞,都將成爲空中樓閣。

匠人們相信,燒製建盞無論被稱爲工藝還是藝術,都會在這人間煙火中,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許家有作品

今晚21:50,

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視覺》

將播出建盞系列片下集

《一城一盞·人間煙火》。

敬請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