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新一輪轉型發展之中,包括逸暻化纖在內的一大批蕭山領軍企業先試先行,積極引入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雲計算等最新數字技術,領跑蕭山民企數字化轉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上半年,蕭山區組織實施市級數字化改造推廣項目88個,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接近60%,被列入2019年全省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成效明顯的縣(市、區)之一。

"\u003Cp\u003E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對全區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上半年,蕭山區組織實施市級數字化改造推廣項目88個,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接近60%,被列入2019年全省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成效明顯的縣(市、區)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產業數字化融合跑出“加速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軌機器人穿梭,紡絲卷繞、落筒、清板、包裝幾乎全流程實現自動化。依託“機器換人”和“工業大腦”,逸暻化纖走出數字化轉型關鍵一步。通過立足於AI技術,實現了圖像檢測算法、工業視覺和自動化控制系統相互配合,自動化工業視覺檢測、產品外觀質量缺陷檢測率達到99.9%以上,生產效率大幅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新一輪轉型發展之中,包括逸暻化纖在內的一大批蕭山領軍企業先試先行,積極引入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雲計算等最新數字技術,領跑蕭山民企數字化轉型。其中,傳化智能供應鏈服務平臺、萬向工業互聯網平臺、恆逸化纖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培育成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行業創建名單,入選數量全杭州第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基礎上,蕭山區還湧現了萬向錢潮、大勝達包裝、兆豐機電、德意電器一批智能製造示範工廠,通過典型示範引領,各傳統企業認清形勢、激發動力,積極加快“機器人+”“互聯網+”“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着力推動企業數字化改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自區經信局的統計顯示,截至6月底,蕭山區入選市級數字化改造攻關項目24個,組織實施市級第一批數字化改造推廣項目88個,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近60%,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雲經濟”成驅動發展新引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雲計算,作爲互聯網時代的新型服務模式,成爲衆多蕭企的選擇。一批先試先行的企業通過上雲實現提質增效,感受到了雲計算、大數據帶來的巨大紅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恆逸石化與阿里雲達成戰略合作,建設恆逸工業大腦,在不更新設備、不改變原料和生產流程的基礎上,燃煤發電效率提升2.6%,單在節煤方面就節省了數千萬元的成本。傳化智聯打造的物流“智慧大腦”, 鏈接了物流企業、司機車輛、倉庫、供應商等各個環節,通過技術驅動服務,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服務,降低綜合物流成本達4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企業上雲,不僅加快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步伐,也培育壯大了蕭山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促進了蕭山“雲上”生態圈逐步形成。數據顯示,1-6月,蕭山區新增上雲企業達到4594家,全區累計實現企業上雲17020家,“兩化融合”進程加快,“兩化融合”指數達到99.58,全省第三,繼續保持省、市領先水平。\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77813806920551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