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GB5q2Gw6mQNr\" img_width=\"386\" img_height=\"258\" alt=\"西安打造智慧城市:有兩大優勢一個短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華商商學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們只提供觀點和機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商報》社總經理 聶保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胡建新 西安市國資委副主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繼東 陝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凌霞 西安大數據資產運營公司董事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石立銘 陝建滻河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餘 恬 仲量聯行西安資深董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新華 西安工投集團經濟運行部副部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觀潮背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來我國三百多個城市開展了智慧城市建設試點,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了管理能力,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麼,西安打造數字之都,建設智慧城市有哪些優勢和短板呢。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GB5q2Gw6mQNr\" img_width=\"386\" img_height=\"258\" alt=\"西安打造智慧城市:有兩大優勢一個短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華商商學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們只提供觀點和機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商報》社總經理 聶保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胡建新 西安市國資委副主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繼東 陝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凌霞 西安大數據資產運營公司董事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石立銘 陝建滻河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餘 恬 仲量聯行西安資深董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新華 西安工投集團經濟運行部副部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觀潮背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來我國三百多個城市開展了智慧城市建設試點,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了管理能力,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1月15日,西安市委正式發佈《關於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決定》,明確提出將推進城市的智慧治理,優化城市管理。升級數字城管系統,形成覆蓋市、區縣、鎮街、社區四級城市管理網絡;搭建一體化城市管理平臺,加快智慧環衛、智慧公園、智慧執法等信息管理系統和專業監控中心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30日,中國信息化研究與促進網、國衡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聯合發佈《2017-2018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通報》,對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智慧城市進行了公佈,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武漢均上榜。而西安被評爲2018-2019年度中國最具發展潛力智慧城市之一;西安千年古都,也成爲絲路經濟帶上首個移動支付智慧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究竟應該如何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智造”全新生活方式,西安有哪些優勢和不足?與大咖爲伍,與城市對話。7月24日,華商商學院·2019觀潮全媒體會客廳,第九期圍繞“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智造’全新生活方式”議題,展開激辯,西安市國資委領導以及各企業領頭人、行業專家分享了真知灼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twI9GJ5klD3\" img_width=\"465\" img_height=\"271\" alt=\"西安打造智慧城市:有兩大優勢一個短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打造“數字名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西安有政策優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謂智慧城市,是指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它並不是僅僅基於一種技術,而是包括雲、人工智能等等技術的綜合應用解決方案,旨在幫助城市更好運轉,爲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知名機構代表,仲量聯行西安資深董事餘恬開門見山地表示,其實智慧城市最早是一個科技概念,由IBM提出,旨在解決四個問題:交通、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效率、能源危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悉,2008年11月,在紐約召開的外國關係理事會上,IBM提出了“智慧地球”這一理念,進而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全球超過400個城市競逐最有智慧城市頭銜,最後選出這7個城市:美國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市、芬蘭的奧盧、加拿大的斯特拉特福、中國臺灣的臺中市、愛沙尼亞的塔林、中國臺灣的桃園縣、加拿大的多倫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建設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也逐漸被認爲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戰略部署的重大舉措,更是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撐。1月15日,西安市發佈《關於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決定》,加速西安城市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打造“數字名城·智慧西安”,努力建成引領全國的新型智慧城市樣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就在近期,西安被評爲2018-2019年度中國最具發展潛力智慧城市之一;西安千年古都,也成爲絲路經濟帶上首個移動支付智慧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安市國資委副主任胡建新認爲,打造“數字名城”,西安有政策優勢。如今,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影響已經推動着城市發展深刻變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智慧城市覆蓋產業政務等領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西安有望成爲樣板城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慧城市不僅僅是物聯網+基礎設施這麼簡單,而是整個城市的萬物互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胡建新表示,相信隨着各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之中,西安的智慧城市建設有可能成爲典範。“尤其在目前還沒有樣板城市的情況下,對西安來說也是一個機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悉,目前西安建設智慧城市主要圍繞基礎設施智能化、社會治理精細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數字化,建設新零售之城、智慧管理之城、移動支付之城、移動辦公之城和智慧物流樞紐中心“四城一中心”等領域展開,到2020年,將實現基礎設施智能化、社會治理精細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數字化四大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簡單說,智慧城市將從政務、產業、人文等三大領域,影響着一個城市的發展。”餘恬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西安在政務、產業領域的智慧城市建設,已顯成效。胡建新說,西安通過軟件、硬件等各方面提升服務效率,探索“最多跑一次”等,系統化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在辦公和社區方面,打造15分鐘生活圈……目前各領域都在探索,希望能先行先試,探索出一條屬於西安的智慧城市建設道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悉,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推動營商環境、公共服務、城市治理變革的過程中,推進“一網通辦”、加快數字化轉型、建設新型智慧城市作爲先手棋,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城市公共服務、城市治理、經濟發展、安全環保領域的深度應用,充分運用現代化、科技化的力量,助力西安城市建設。因此智慧泊車、智能製造、智慧旅遊、智慧社保、智能抄表……正在深入市民生活,向我們走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2018年市城管局就在推動建設“西安市建築垃圾監管平臺”,採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更好地監管建築垃圾清運。該平臺運用物聯網技術、移動通訊技術、數據分析技術,以及GPS\u002F北斗車載終端、RFID智能識別設備、智能號牌識別系統、手持智能終端爲載體,將實現建築垃圾從產生、清運到消納的全過程、全方位監管。\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twxW9tRNrZm\" img_width=\"329\" img_height=\"219\" alt=\"西安打造智慧城市:有兩大優勢一個短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誰來主導智慧城市建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科技巨頭也是重要參與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誰來主導智慧城市建設?也成爲會議熱議關注點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餘恬認爲,目前主導智慧城市建設,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政府是主導;但“自下而上”應該是更健康的一個良性循環,比如讓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進來會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陝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毛繼東則以智慧建築舉例,通過樓宇自身的運維,一個階段後,可能樓裏面各種問題就會形成另外一個虛擬空間,會自動提示管理者出現什麼問題。也就是說,建設智慧城市,會通過很多技術手段來打通之前的信息通道,真正實現智慧化、智能化。而智慧產業也會隨着智慧城市發展而應運而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個意義上,智慧城市項目實幹派代表,陝建滻河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石立銘表示,正在探索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項目。“就我們項目而言,在設計之初,就集合了國內頂級專家,在規劃基礎的時候,就把各個傳感器還有以後應用的點位全部佈置進去,對未來的智慧城市整體建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注意的是,作爲衆多社會資本之一,BAT正成爲重要參與者。尤其在2010年之後,智慧城市概念逐漸火爆,各種IT企業、創業公司開始紛紛進駐智慧城市市場。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全國已經立項超過3000個智慧城市相關項目。而在這龐大的市場基數當中,BAT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十分耀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在智慧政務方面,騰訊依靠其強大的社交應用基因,以及海量的互聯網數據處理能力,在微信這個超級平臺中完成了智慧政務的集成。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國內已經有超過5000個政務項目被集中到了微信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對於智慧城市,阿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阿里雲ET城市大腦。早在2017年,科技部公佈首批4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其中就有依託阿里雲建設城市大腦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一個巨頭華爲,則在打造城市神經系統。根據華爲的表述,華爲認爲,智慧城市應當像一個有機生命體,而賦予生命力的是神經系統。神經系統不僅包括城市大腦,還包括從大腦到末梢的神經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未來誰會主導智慧城市建設,現在還很難說。但毋庸置疑的是,BAT等科技巨頭的參與,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智慧城市建設有很廣闊的市場空間。”胡建新認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西安打造智慧城市優勢明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但市場化弱是短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是讓生活更美好,人才是新型智慧城市的主角。胡建新表示,西安如果抓住這次機會,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麼,西安打造數字之都,建設智慧城市有哪些優勢和短板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胡建新看來,西安高校衆多,科研院所集聚,擁有人才和區位優勢。建設智慧城市需要解放思想,加大創新型,形成共識,各界參與,共同努力。“各類科技公司創新往往聚焦於某一方面,但城市生活卻是複雜的,把城市拆成零零散散的碎片,也容易讓智能技術變成噱頭。”比如之前有業內人士舉例,一家醫院,如果智能門禁是一家公司提供的,門診系統來自另一家公司、智能診斷系統來自又一家……凡此種種,醫療人員自己就會先被搞暈,反而不敢動用所謂“智慧醫療”的大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繼東則看好西安的人才和區位優勢。衆所周知,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大量投入,目前市場的力量不足,目前的力度和力量還可再提升,還是要以市場爲主推動,以人爲本、以服務市場爲導向。接下來可持續解放思想,提高活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具體實踐者,石立銘認爲,西安擁有絲路起點、歷史文化等各類資源優勢,還有技術優勢。只是,目前業界並沒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市場認知也還不足。作爲建設智慧城市的實踐者,要聚焦項目,探索學習,補短板,集思廣益,發展智慧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然後服務社會,服務智慧城市研究和民生保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西安大數據資產運營公司董事長,陳凌霞長期鑽研大數據產業。她認爲西安擁有區位優勢、人才、技術等優勢。在通訊、計算機等領域,西安擁有優勢。目前的不足可能是建設智慧城市方面的創意不理想,杭州有阿里,深圳有騰訊,在互聯網時代西安也要佔領一席之地。數聯網時代擁有很多機遇,可以探索智慧城市的邊界,爭取領先。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建設智慧城市要用數據大腦指揮全程,用數據服務滲透全程,用數據教程迅達全程,用數據眼鏡閱讀全程,而西安正好擁有人才和技術優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西安工投集團經濟運行部副部長張新華看來,西安人才富集,營商環境改善,招商引資到位,但目前的劣勢就是沒有把各種優勢要素充分發揮。“科研成果在當地轉化比較少,西安需要鼓勵更多參與者、創業者勇於創新和擔當,爲建設智慧城市作出貢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安無疑擁有技術、科研優勢,但短板也很明顯,就是市場化方面發展不理想,這是西安的短板,而市場化又不可或缺,因此建設智慧城市需要一定的試錯成本,前期需要有一定的包容度,結合國際、國內業界發展和案例,建議導入更多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從政府部門、企業、家庭到個人,改善對智慧城市的理解形成更多共識,共同推動,實現正向循環。”餘恬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有優勢也有短板。業界專家表示,建設智慧城市需要更多創新創業精神,解放思想是關鍵,只要集思廣益找問題、補短板,在市場化方面加強突破,發揮人才、技術等作用,從宏觀到微觀,改善現狀,相信能夠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智造”全新生活方式。 華商報記者 李王豔 黃濤\u002F文 陳團結\u002F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山論劍西鳳酒邀您觀潮,溫馨提示下期主題:一日看盡長安花——唐長安旅遊十二時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特別鳴謝梵登書店場地支持\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7724303848248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