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芪可單獨使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芪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神農本草經》列之爲上品。

"\u003Cp\u003E黃芪是一味大衆熟知的中藥材,不僅如此,黃芪還是保健滋補的食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藥食同源的黃芪到底有哪些功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芪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神農本草經》列之爲上品。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它富含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可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調節血糖含量。中醫對它的運用更是廣泛,它可以補氣、生血、治療氣血虛弱;可以益氣昇陽舉陷緩解胃下垂、改善體質;其它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慢性鼻炎、氣虛導致的反覆感冒等疾病的治療,以及對於大病初癒後身體的調養和促進手術後傷口的癒合,也都會用到黃芪。平時作爲日常益氣補虛,扶助正氣之品,黃芪適用於體質虛弱、言語低弱、倦怠無力、脈細無力等氣虛不足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芪可單獨使用。如有些缺氧或者中毒以及患化療引起的心衰且病情較重者,可以用黃芪50克泡水代茶飲,2周後改爲30克,長期飲用者可以每日使用15克左右。對大多數人來說,黃芪沒有什麼毒副作用,不必過於擔心其安全問題,但氣滯溼阻、有食積、毒瘡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者,以及陰虛陽亢者,不宜使用黃芪,否則會加重病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消費者購買時也要注意真假。廣東省中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郭麗娜提醒消費者,黃芪的切片是類似圓形的厚片或類似長圓形的斜切片,表面爲淡棕黃色或棕褐色。皮部是黃白色,斷面呈纖維狀,顯粉性,木質部黃色且有放射狀紋理。味微甜,嚼有豆腥味。常見的黃芪假品有錦雞兒、紫花苜蓿、白香草樨、蘭花棘豆、蜀葵、歐蜀葵、圓葉錦葵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色近似棕或深棕色;縱紋及皮孔多不全或缺少皮孔,有的根部有分叉;質或堅或韌或脆;斷面多呈纖維性或刺狀;味或淡而甜有豆腥味,或微甜無豆腥味,或苦伴豆腥味很濃,或有刺激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本文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門診部副主任醫師宋歌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擅長領域有中醫內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亞健康狀態調理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責編:高祥(實習生)、李慧博)\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77272797908224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