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9b936d5222c41778899da005b9eb0d7\"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08\" alt=\"外媒盛讚中國軍工強大:軍火收入爲歐洲總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中國企業年產值達到970億美元,幾乎與歐洲所有軍工企業產值大致相同,後者年產值爲1000億美元,但美國《防務新聞》和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認爲,即便中國軍工已經如此強大,但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所佔的份額依然偏低,而且這種情況短期內不會有所改變。\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ddd3a1a4f81498b8226d7c9fdc1477f\"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60\" alt=\"外媒盛讚中國軍工強大:軍火收入爲歐洲總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比如美國《防務新聞》認爲, 美國五角大樓一直擔心軍工企業的整合將導致競爭減少和價格上漲,但中國擁有更加可控的系統,可以消除重複的勞動,集中了更多的資源和技術,卻並沒有出現外國私營軍工企業在整合之後,其軍工產品大幅漲價的現象。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c64b97e872d4d989e20b901ce0f557d\"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6\" alt=\"外媒盛讚中國軍工強大:軍火收入爲歐洲總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衆所周知,一個企業的強大與否,可以直接從其收益上體現出來。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軍工企業的收益一直都是不對外公開的,這讓很多外國防務和戰略研究所不得不被迫“無視”中國的軍工能力,但隨着自信程度的提升,這方面的信息也逐漸被細心的國外研究機構人員所掌握,最終於近日公佈了一份“世界軍工百強名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份由美國《防務新聞》評選的世界軍工企業100強名單,依據的是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多年積累起來的數據所得,其中中國軍工企業有8家上榜,進入前十名的達到了3家,分別是: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249億美元,排名第5);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公司(148億美元,排名第8);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121億美元,排名第10)。\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291b193e54d4a85b8e95cde3899a91e\"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14\" alt=\"外媒盛讚中國軍工強大:軍火收入爲歐洲總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不管國內網友對國企如何褒貶,從這份美媒仔細研究得出的名單以及給出的解讀中我們不難發現,國外對中國的看法和態度正在慢慢發生變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以前外觀媒體說到中國國企,就詬病其制度不如私人企業靈活,但是這次美國媒體和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對軍工國企的看法幾乎來了一個90度大轉彎。\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ddd3a1a4f81498b8226d7c9fdc1477f\"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60\" alt=\"外媒盛讚中國軍工強大:軍火收入爲歐洲總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比如美國《防務新聞》認爲, 美國五角大樓一直擔心軍工企業的整合將導致競爭減少和價格上漲,但中國擁有更加可控的系統,可以消除重複的勞動,集中了更多的資源和技術,卻並沒有出現外國私營軍工企業在整合之後,其軍工產品大幅漲價的現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媒認爲這是中美軍工企業最大的區別,中國是資源越集中效率和創新能力越高,美國則恰恰相反。最明顯的例子就是F-35戰鬥機項目,除了軍方頻繁變更戰技指標要求之外,洛克希德公司對項目進度和製造過程的把握實在稱不上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50cda7be86241e5ae61e4c774972b98\"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14\" alt=\"外媒盛讚中國軍工強大:軍火收入爲歐洲總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美國雖然口口聲聲反對壟斷,但從二戰結束至今,很多在戰爭中做出傑出貢獻的軍工企業都被更大的公司所吞併,現在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幾個大型軍工集團,掌控着美國所有的軍火製造和武器外銷渠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同時,美媒也發現兩國軍工企業的共同點。基於龐大的武裝力量的存在,中美兩國軍工企業即便沒有出口訂單,也能活的很滋潤,但是歐洲地區和俄羅斯的軍工企業則不行,必須不斷的尋求國外訂單才能生存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9b936d5222c41778899da005b9eb0d7\"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08\" alt=\"外媒盛讚中國軍工強大:軍火收入爲歐洲總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中國企業年產值達到970億美元,幾乎與歐洲所有軍工企業產值大致相同,後者年產值爲1000億美元,但美國《防務新聞》和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認爲,即便中國軍工已經如此強大,但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所佔的份額依然偏低,而且這種情況短期內不會有所改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因爲中國軍工主要依靠的還是國內市場,大量出口訂單都集中在附加價值相對偏低的中低端武器領域。截至目前,出口的高端武器裝備恐怕也只有JF-17“雷電”戰鬥機,PLZ-45自行榴彈炮以及常規潛艇和中小型護衛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在軍用航空發動機,艦艇動力,火控管理系統方面都存在短板。筆者預計這至少還需要10到15年時間去追趕,才能將差距縮短到3到5年之內。\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3686277385473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