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速遞)李卓彬委員: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華僑華人可發揮三大優勢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邢利宇)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副主席、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11日在北京指出,作爲聯通中外的天然橋樑和紐帶,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着獨特優勢,理應發揮更大的作用。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當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李卓彬在代表僑聯界作大會發言時回顧,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僑胞與中國的發展變革更加緊密相聯。據統計,改革開放至今中國引進外資60%以上是僑資,外資企業中70%以上是僑資企業,海外僑胞捐助國內公益事業佔中國民間慈善捐款半數以上。

“作爲改革開放的參與者、開拓者和受益者,廣大僑胞從自身發展經歷深切感受到,強大的中國永遠是他們的堅強後盾,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發展的必然方向。”李卓彬說。

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承載着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與願望,承載着構建互聯互通網絡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想與追求,極大激發了廣大僑胞的參與熱情,已成爲他們同圓共享中國夢的新的歷史舞臺。

他提到,要充分發揮好海外僑胞遍佈全球,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僑胞人口規模和商業網絡優勢,主動參與“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合作項目建設,整合僑商資源、建立行業聯盟、制定服務標準,促進信息、資本、技術等要素資源跨國配置,減少潛在貿易投資壁壘的負面影響,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延伸拓展。用好僑社僑校僑報等渠道,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國良好形象,增進外國民衆、企業和社會對中國的瞭解和理解。

他說,充分利用僑胞的民間友好交往優勢,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中既要發揮好國有骨幹企業的關鍵作用,又要重視以僑資僑智爲代表的僑務資源的獨特作用,做好市場運作和信息溝通,助推中國企業“走出去”,配合各方力量抓住機遇,助力形成利益共同體、維護中國海外利益。

李卓彬指出,要充分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發揮僑界創新資源優勢,積極參與對接國際創新資源,積極參與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探索,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用創新驅動推進有關產業合作項目,用創新引領助推“一帶一路”提質升級,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