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七十年來,我國的科技事業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努力下,終於從一片空白走向了百花齊放。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源泉,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動力。回顧七十年來科技事業的發展歷程,以史爲鑑,面向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1949年—1966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提出“向科學進軍”的口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949年以前,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十分落後。1928年至1949年間,總共才培養出18萬名大學畢業生,相關科研院所以及科研人員更是寥寥無幾。新中國剛一成立,黨和政府就認識到科學技術對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在1949年11月1日成立了中國科學院,並相繼成立了各省、市及自治區的科研機構。與此同時,黨和政府還對高等院校進行了大規模的院系調整,使其有助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並擴大了招生名額。至50年代中期,我國的科研機構已從30餘個發展到840個以上,科技人員也增加至40萬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澤東非常關心和重視科技事業,並於1956年代表黨中央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在周恩來的親自主持下,國務院成立了科學規劃委員會,調集有關專家學者共同起草制定了《1956—1967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該規劃確定了“重點發展,迎頭趕上”的方針,提出了57項重大科技任務和616箇中心問題,並對數學、力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地理學8個基礎學科做出了系統的規劃。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科技發展規劃,標誌着我國開始有意識地去系統引導科學技術爲國家建設服務。1962年,該規劃的主要任務提前實現,我國初步建立起半導體、計算機、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原子能技術和噴氣技術等新興技術領域和產業部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1年,經黨中央批准,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學院共同制定了《關於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當前工作的十四條意見》。此外,1962年,國家科委又制定了新中國的第二個科技發展規劃,即《1962—1972年科技發展十年規劃》。上述意見和規劃的制定和貫徹落實,使得我國的科技事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1964年,全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就達3000項之多。截至1965年,我國已擁有科技人員245.8萬人。各領域均人才輩出,成果豐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覈科技以及導彈、火箭研究領域,最大的成果當屬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黨和政府基於二戰後的國際局勢及朝鮮戰爭的教訓,爲保證我國的國防安全,決定於1955年開啓核科技事業。1958年,毛澤東說:“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1960年,我國正式開始研製原子彈。1962年,鄧稼先完成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30分,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年,我國自行研製了第一枚中近程導彈併發射成功。1966年,我國又自行研製的地地導彈攜帶核彈頭飛行爆炸成功,揭開了我國導彈和火箭領域的新紀元。\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d11f5f5c20247b48ce6245df5a9c0fb\" img_width=\"490\" img_height=\"350\" alt=\"一路風雨一路歌——新中國成立70年來科技事業的發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毛澤東接見錢學森\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在石油工業領域,我國在1959年首次發現了大慶油田,實現了我國石油工業發展歷史上的重大突破,並轟動世界。大慶油田從1960年3月正式投入開發建設,已累計生產原油15.16億噸。在大慶油田開發建設過程中,我國的地質學家在成油理論、成油構造、地層、沉積、生油環境及生產技術方面也開展了大量科研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機械製造領域,我國第一臺萬噸鍛造水壓機於1962年在上海重型機器廠製成。該水壓機在1958年開始製造,由沈鴻負責組織、上海江南造船廠和上海重型機器廠等幾十個工廠聯合研製。這臺水壓機重220噸,由6個工作缸、3根大橫樑、4根大立柱以及13個特大件組成,採用350個大氣壓,壓力爲12000噸。萬噸鍛造水壓機的研製完成,結束了我國不能製造大型鍛件的歷史。由此,我國的重型機械製造業進入到一個新階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數學領域,1953年,數學家吳文俊開始從事“示性類及示嵌類的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的創新成果。由於在數學領域的重大貢獻,1956年他榮獲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另一位數學家華羅庚於1954年完成了《多復變數函數論中的典型域的調和分析》一書,並因此同樣獲得了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65年,中科院計算中心的馮康發表了《基於變分原理的差分格式》一文,在解決大型水壩計算問題的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創立了一整套求解偏微分方程問題的系統化、現代化的計算方法,建立了標準的算法形態,並編制了通用的計算機程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醫學領域,北京醫學院泌尿研究室的吳階平在1954年發表了論文《腎結核中對側積水問題》。該文首次在理論上將雙腎結核與腎結構對側腎結核相區別,並提出相應的診斷和治療方法;1963年,上海第六醫院的陳中偉和錢允慶曆經4個小時,成功完成了斷手再植手術。這是國際上第一例正式報道斷手再植成功的病例。此後,二人先後撰寫了《斷肢再植》和《創傷骨科與斷肢再植》等專著,並將顯微外科技術廣泛應用於再植和移植手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生物學領域,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朱洗在1961年成功利用人工單性繁殖的辦法培育出世界上第一隻“無父”和“無外祖父”的母蟾蜍;1965年,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所、北京大學等單位組成的協作組成功實現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一成果尚屬世界首次,一經公佈立即引起了國際科學界的高度關注。\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1966年—1976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 湧現出大批尖端成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文革”時期,新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但即便如此,我國大量的科學家和科研人員依舊不畏艱難,刻苦攻關,堅持了必要的科技工作。由此,我國這一時期湧現出一大批重要乃至於尖端的科技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繼原子彈研製並爆炸成功後,我國迅速啓動了關於氫彈的理論研究。1966年5月9日,我國進行了一次含有熱核材料的原子彈爆炸試驗,爲氫彈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同年12月,我國又進行了氫彈原理實驗。終於在1967年,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枚氫彈爆炸成功,這標誌着我國的國防建設和核武器研究進入到一個新階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的研製始於1964年,由國防科委首先倡議提出。1966年開始正式研製,至1970年發射成功,僅用時5年。東方紅1號重達173公斤,是一枚直徑爲1米的球形多面體,裝有4根3米長的鞭狀天線。該衛星升空後,繞地運行週期爲114分鐘,並用20.002兆赫頻率播放樂曲《東方紅》,同時傳送遙測參數和科學探測數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全線建成通車。成昆鐵路是我國的鐵路主幹線之一,全長1100公里,途經區域包括大渡河、金沙江等地勢複雜的大斷裂帶河谷,以及烈度達8—9度的地震區,曾被國外專家學者稱爲鐵路的“禁區”。1971年1月1日,成昆鐵路正式交付使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3年,我國數學家陳景潤髮表了詳細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全文,並改進了1966年由他自己宣佈的數值結果,該項證明在世界同類問題的研究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被國際數學界稱爲“陳氏定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一時期,農學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1964年,袁隆平率先發現了水稻天然不育株,並開始開展相關研究。1967年,雜交水稻研究被列入湖南省重點科研課題,1972年又被列爲全國重點科研項目。1973年,袁隆平帶領研究組實現了雜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配套。這是世界上首次育成的強優勢雜交水稻,具有根系發達、穗大粒多、產量高等優點。1974年再次突破技術難關,研究成一套秈型雜交水稻技術,並於1976年正式向全國推廣。\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 改革開放以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5bbf33e22384670bce8a6524b23fbea\" img_width=\"350\" img_height=\"236\" alt=\"一路風雨一路歌——新中國成立70年來科技事業的發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1988年9月5日,鄧小平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說:“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5年,鄧小平主持國務院和中央日常工作。根據他的指示,中科院完成了《中國科學院工作彙報提綱》,爲科學技術界的整頓和復興開啓了序幕。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大會審議通過了《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8個重點發展領域和108個重點研究項目。由此,科學的春天終於來臨,知識分子政策逐步得以落實,國家科委和地方科委相繼恢復,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也開始得到了保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針對科技事業的獎勵政策也相繼出臺。1978年12月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獎勵條例》,恢復了國家發明獎。1979年11月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設立了國家自然科學獎。1982年設立了自然科學基金,這在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方面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1985年起,黨和政府開始改革科技體制,充分引入市場和競爭機制,促進科技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中共中央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的若干決定》《國務院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等文件的出臺,分別從不同角度改革科技體制,確立了科研活動的市場導向、經濟導向。198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上,鄧小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再次強調了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繫。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系列扶持科技事業發展的政策得以實施,如1985年的“星火計劃”、1986年的“863計劃”、1988年的“火炬計劃”、1991年的“攀登計劃”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1993年起,黨和政府開始對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相應學科基礎的高等院校、重要科研機構以及高新企業進行政策性扶持。1993年實施“211工程”,1999年又正式啓動了“985工程”。此外,1996年實施了“技術創新計劃”,扶持高新企業。1998年,開始在中科院試點“知識創新工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5年,黨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對科技體制改革和科技政策進行了頂層設計,這標誌着我國對科技、科研的發展和扶持上升爲國家戰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改革開放到新世紀初,伴隨着國家對科技事業的調整、改革和扶持,我國的科技事業也取得了重大成果。1983年11月,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完成了對“銀河—1號”的研製,它是我國第一臺每秒鐘運算一億次以上的巨型計算機。1984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開始興建。1985年,秦山核電站正式動工,一期工程於1991年建成並投入運行,這是我國自行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由此,中國成爲繼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加拿大、瑞典之後世界上第七個能夠自行設計並建造核電站的國家。1994年,三峽水電站正式動工,2003年開始蓄水發電,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此外,在生命科學領域,我國還於1999年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並承擔了其中1%的任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進入21世紀,黨和政府對科技事業更加關注,也更加重視,並相繼出臺政策,對具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和科研人員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2000年,我國開始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評選一次,每次授予不超過兩名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個人,並由國家主席親自頒發榮譽證書和500萬元獎金。截至2019年1月,累計有31位傑出科學工作者獲得該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重要的是,國家開始把自主創新擺在顯著位置。2006年,我國頒佈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明確了“自主創新”的指導方針,強調科技發展中的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並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科技發展要實現的八大目標。在自主創新的背景下,國家把製造業領域的創新放在優先位置。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的宏大計劃。同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了《中國製造2025》,“大國重器”成爲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新目標,新動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世紀以來,我國的航空航天及天文學領域逐步發展,已經躋身世界前列。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我國成爲繼美國和俄羅斯後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任務的國家;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工程之後,中國航天活動將探月工程列爲第三個里程碑。2007年10月,中國自主研製的首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並圓滿完成繞月探測相關科研任務,使中國躍爲當今世界少數的具備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2011年,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發射成功。同年,“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完成中國首次空間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任務。次年,“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飛船成功進行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此舉爲中國未來建立空間站計劃打下堅實基礎。2016年,“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同年由南仁東提出並研發完成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落成啓用,被譽爲“中國天眼”。2017年,我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發射成功;我國自行研製、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被譽爲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在科研、國防、國際合作、民生領域發揮着舉足輕重作用。至2018年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基本完成系統建設,全球組網邁出堅定一步。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着陸月球背面,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首張月背影像圖,揭開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中國人在航空航天領域不斷銳意進取,突破並掌握一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確立了中國航天大國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走向太空,走向深海也成了人類的夢想和追求。在深海研究領域,2012年由我國自行設計並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完成了在馬裏亞納海溝下潛7062米的紀錄,創下了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的最大下潛紀錄。2017年,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二臺深海潛水器“深海勇士號”順利完成了在中國南海的海上試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信息技術既是新興科學,又是前沿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新世紀,我國在信息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13年,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正式發佈,它由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研製成功後多次蟬聯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的冠軍。2017年,中科院研製成功了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國在生物科技領域後來居上。2000年,我國首例克隆羊“元元”誕生,不久又順利克隆出“魯星”和“魯嶽”兩隻小白兔。2002年,第一頭克隆牛成功誕生。2007年,克隆的比格犬“龍龍”出世,同年誕生的還有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此舉意味着人類攻克代謝性疾病、腫瘤、免疫缺陷等疾病邁出了關鍵的一步。2018年1月,同濟大學醫學家率先利用成年人體肺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臨牀上成功實現了人類肺臟再生。2015年,我國藥學家屠呦呦經過反覆試驗和論證,發現了青蒿素在治療瘧疾等疾病上的特效,並由此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在交通運輸和商業航路領域也是碩果累累。2008年,京津城際高速鐵路正式通車,2017年“復興號”動車組研製成功,這標誌着我國鐵路成套技術裝備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同樣是在2017年,我國首架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製、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幹線民用噴氣式飛機C919完成了正式首飛。2018年10月,我國自主研製的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在順利完成水上首飛。2019年1月,中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純電動無人駕駛拖拉機“超級拖拉機Ⅰ號”首次下地完成試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我們回顧過去,深切地明白,科技弱則國弱,科技強則國強。中國要想更加富強,人民要想更加安康,必須要有強大的科技作爲後盾。70年來,我國的科技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多個領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在科技研究的“高、精、尖”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上述科技成果的取得與黨和政府在科研領域長期持續性地投入密切相關。展望未來,我們也必將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科技強國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範子謙)\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94994522866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