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

這裏是悅讀國學。很多人學習了凡四訓後,會產生這樣的困擾:明明有些人做了好多的善事,但是並沒有增加福報,這又是爲什麼呢?今天就來說一下這個問題

凡爲善而人知之,則爲陽善;爲善而人不知,則爲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

凡是做了善事讓別人知道的,就是陽善;做善事別人不知道,就是陰德。積陰德的人,別人不知道他所做的善事,但是上天會知道他的所作所爲,並且會回報他,有陽善的人,大家都稱讚他,維護他,他得到了名譽和聲望。

名譽聲望也是一種福分,但是,天地並不喜歡貪圖虛名的人。世上那些聲望很高,但是德性不夠的人,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災禍發生。

有些人做了好事,總喜歡敲鑼打鼓,四處宣揚,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這樣做的結果是:有名有利了,但是福報沒有了。

這並不是真正的善,是僞善。這樣做“善事”,又怎麼會增加福報呢?想改命命運,真善,纔會有效!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真正的善

不爲自己、不存私心,只要別人能夠得到好處,自己的名利得失根本不在乎,不僅如此,做了好事,事過即忘,三體輪空,這纔是真善。

這裏面提到一個詞:三體輪空。何爲三體輪空?

譬如以財濟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是謂三輪體空,是謂一心清淨。則鬥粟可以種無涯之福

比如說拿錢幫助別人,幫助完了就算了,事過即忘,心裏面沒有絲毫粘滯,即沒有一個“我”在佈施,也沒有一個人接受我的佈施,就連佈施的財物也不存在。這就是三體輪空,也可以說一念清淨

用《金剛經》裏面的話說,就是:無所住行於佈施

如果可以做到這樣佈施,就算是佈施一斗米,也可以種無邊的福報。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

不計得失而利他

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爲真;利己者私,私則爲假。

只要利他就是善,只要謀私就是惡。如果所做的事,可以讓別人受益,即便打罵也是行善,比如:我們的人民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是好事,有些時候,真的是不打不成器,老師只要是爲了學生好,小懲大誡,並無不可之處,如果用世俗眼光看,體罰學生一定算得上惡,但是,其心赤誠,其意殷切,沒有半點個人好惡摻雜在裏面,這個學生通過老師的嚴厲糾正,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將來就可以不走岔道,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這個學生一輩子都會得到益處,老師的這種行爲,就是善。

反過來,你在各種人際交往的場合,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其中就會有一些人,對你無故獻殷勤,幫你一些小忙,噓寒問暖,請你喫飯,但是,實際上這些人都是存了私心,帶着目的對你好,是想讓你利用職務之便,爲他們自己謀求好處而已,這種人的行徑,就是惡。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

據說,呂洞賓跟漢鍾離學習修仙之術,漢鍾離告訴他,若修地仙,需三千件善事的功德,可是三千件善事的功德,實在太難了,於是漢鍾離說,我教你一個點鐵成金的法術,可以把廢鐵變成黃金,你拿了黃金去接濟窮人,三千件善事的功德就很容易積滿。

呂洞賓問,那麼這黃金還會不會變回廢鐵?

漢鍾離說,五百年之後會變回去,不過那個時候你早已成仙

呂洞賓說,那我不是害了五百年之後的人?這樣的事,我不會做

漢鍾離聽了很高興,哈哈大笑,單你這一句話,就抵得上三千件善事,你已經功德圓滿了!

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善,我們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不計得失而利他,就是真善。你真心實意做善事,福報會不請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