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大河網訊(記者 趙漢青 實習生 張詩奇)7月24日下午6點30分,2019年中原文化研習營分享會在鄭州新華中州國際飯店舉行,分享會的舉行標誌着全國臺聯第十六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中原文化研習活動進入尾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中原文化研習營活動由全國臺聯、河南省臺辦主辦,以“加深友情、感知發展、強化認同”爲主題,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增強海內外臺胞青年對兩岸和平統一的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IIYNp4gmH3uO\"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9\" alt=\"建立友誼 凝聚共識“2019年全國臺聯第十六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中原文化研習營圓滿閉營\"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中原文化研習營分享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天時間裏,臺南大學師生奔赴數個河南文化名地。其中,既有濮陽、安陽、洛陽等河南歷史文化名城,又有新農村——西辛莊、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恒生科技園等改革開放前線成果。會上,他們先後分享了自己在本次研習活動中的所感所聞。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回顧這些天的旅程,國語文學系一年級的洪瑀晴在交流時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在河南的旅程中,我見證了我平日所學的知識,像是甲骨文和殷墟,實際看到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國語文學系的曾湘婷則表示洛陽龍門石窟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十萬多個佛像,歷經四百多年的開鑿,見證了很多朝代的更迭。能看到四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也是不枉此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IIYO9IfRDz6o\"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9\" alt=\"建立友誼 凝聚共識“2019年全國臺聯第十六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中原文化研習營圓滿閉營\"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臺南大學師生參觀龍門石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中華第一龍”到殷墟博物苑,到中華文字博物館,再到龍門石窟、少林寺,非物質文化遺產柳子戲、國際雜技情景劇《水秀》,一路走來,臺南大學的師生們賞古蹟、觀名勝,沉浸在河南深厚的歷史文化環境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歷史文化古蹟,改革開放成果同樣也是此次研習的重點。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的黃品蓁再次來到大陸,對於河南目前發展建設之快又有了全新的觀感。“我在河南濮陽的西辛莊聽到村書記李連成先生提出的‘八個夢想’,”她說,“我很好奇爲什麼一個村落值得我們這麼仔細的去參訪,然後我就明白了,這種艱苦奮鬥和白居易般推己及人的精神是我們的榜樣,西辛莊的模式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黃品蓁說,這次參訪加深了她的文化自信和血脈連接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本次中原文化研習營團長、臺南大學前人文與社會學院長林登順教授說:“文化不是靠嘴巴講,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透過這樣的交流,我想,同學們會有更深的感受。”臺南大學在職碩士班的陳慧娟表示,“臺灣和河南有很多故事可以說,讓我們一起來講好這些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河南省臺聯相關人士談道,“一部河南史,半部中華史,希望同學們在這次活動中能夠有所收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5日,臺南大學的師生登上飛機,順利返回臺灣,全國臺聯第十六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中原文化研習營至此圓滿閉營。\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79950726794496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