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認爲沒有那麼好的命能夠“庸庸得福”,因此只能聽朱光潛先生之語,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去走,這樣才能“人之所以爲人”。當一個人,沒有向上的動力時,無法想象和理解更優秀的人,他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

開頭語

爭議、質疑,其實都是因爲彼此的視角區別、理解不同。

但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自己所無法做到的,是否就該質疑呢?

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遭質疑?其實是思維模式在作祟

事件

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莊方東在2019屆畢業典禮上,作爲優秀畢業生髮言,他回憶自己參加攀登高峯的訓練營,艱苦訓練中,並不知道原來微信的每天步數限制是98800步,自己和隊員們很多都達到了步數的極限,並表示98800步只是自己半天的步數。

這個發言放到網上一下子就炸鍋了,原因無非三點:

第一,步數98800一般人達不到,讓每天還在以10000步爲目標的人非常羨慕嫉妒恨;

第二,槓精們立刻去測算他們眼裏的“半天”,然後數據化力證北大博士有撒謊的嫌疑,他們覺得按照智商來講,應該是自己讀北大博士;

第三,很多人認爲,如果能批倒以爲北大優秀博士畢業生,該是多麼刺激的事情?

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遭質疑?其實是思維模式在作祟

結果,莊博士的回應讓很多人啞口無言,甚至北大官方都做了回應。

>>> 人家沒覺得你眼中神話般的98800步是個事兒!

很多人眼裏的博士生手無縛雞之力,但莊方東卻是國家一級運動員,國家運動健將。9年前剛到北大時還是個運動“小白”,400米的跑步比賽都能累得吐很久,經過刻苦鍛鍊,去年5月15日,隨北京大學珠峯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峯。

北大還揭祕了一些數字,例如:珠峯登山隊爲登頂訓練期間,莊方東運動手錶中記錄消耗的熱量爲26萬千卡,這相當於約450斤米飯或者1200瓶可樂的熱量;隊員們曾負重上上下下連爬三遍香山;半夜出發,負重20公斤,徒步60公里;常規爬樓訓練是從北大王克楨樓的地下二層到第二十層,且負重20公斤往返42趟,三年累計爬樓高度相當於十座珠穆朗瑪峯。

98800在很多人眼裏是不可思議,是假的,但在人家眼裏算個事兒嗎?

>>> 半天,是凌晨到中午12點。

在遭受網友們質疑後,莊方東說,由於登山團隊是半夜出發,所以對半天這個概念的理解,是從凌晨到第二天中午12點,12個小時走10萬步,在這個圈子裏是非常常見的。

所以,你以爲半天是六個小時,然後用諸多數據來推算其錯誤,其實歸根結底是認知不同,因此不要總拿自己的認知來推導別人的錯誤。

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遭質疑?其實是思維模式在作祟

內在根源

彷彿我們這個世界裏,包容越來越少,爭執越來越多。

這一切,都根源於“自我的樊籠”,也就是思維模式的侷限。

可以質疑,也可以挑戰,但關鍵在於你基於什麼發起質疑和挑戰!

絕大多數人,就像被踩中了尾巴一樣地跳起來,恰恰說明別人造就的事實,突破了他的標準,打碎了他的自我世界界限,無法接受還有“更好”的事實。

因爲,他們習慣了用自己的標準來發起質疑和挑戰,渾然不顧事實和真相。

談三點

1. 思維模式的侷限,造就階層固化

不可否認,階層固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但往往身處其中的人卻缺乏感知。

大數據和AI技術的時代裏,我們享受了太多的技術服務:

☞ 信息推送,喜歡看什麼,推送的就是什麼,沉浸其中;

☞ 高度競爭的職場環境下,“奶頭樂”效應的元素可以輕易通過各種電子渠道出現在我們的眼、耳範圍之內。

人最舒適的環境就是自己最熟悉的環境。潛意識裏,會將目前的一切當作最合理的世界構成,無法跳出自己這個框框來看看發展方向和要求。

正是覺得當下自己的一切合理,所以缺乏主動探索、主動要求的能力,在信息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你卻很難知道比自己優秀的人,都在怎樣地活着!

不成功的人,總是吐槽自己有多麼的不順和辛苦;

成功的人,卻總是把自己的汗水藏在了背後。

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遭質疑?其實是思維模式在作祟

思維模式的差異及與之一致的行爲,是難以突破階層的重要原因。

午休時,有的人看看書或搜索資訊,有的人卻在奶茶店排隊和刷抖音;

地鐵上,有的人在聽讀書欄目或學習語言,有的人在看昨晚下載的綜藝;

提交工作成果,有的人反覆檢查,交付的一定是自己的盡力結果,有的人卻是匆匆提交,大不了上級要求再改,如果沒要求就偷着樂;

有的人,收入低時,也會省出幾百塊來看書或者充電,而有的人全都用在了聚會,一樣的月光族,卻有本質區別;

… …

當一個人,沒有向上的動力時,無法想象和理解更優秀的人,他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似乎成功的人,總是在和自己作對。

把自己的標準當作衡量世界的尺子,是思維模式侷限最大的表現之一。

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遭質疑?其實是思維模式在作祟

2. 目標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老胡認識一位年輕人,聰慧而充滿朝氣,但凡第一次見面的人,都會對其產生好感。這位年輕人有一個口頭禪,叫作:“我要掙三個億”!要知道,這可是有位著名首富“小目標”的三倍。

目標看似有了,數字也很激勵人心,可是他這個口號從22歲喊到30歲,連三個億的零頭都沒有摸到。

其實錢多錢少不重要,關鍵是能力,也許有一天一遇風雲即化龍呢?

但最悲哀的卻恰恰是在能力的塑造上,他有三個億的夢想,卻缺乏掙年薪十萬的能力!

他這九年從事了4個行業,每當初進入時,因爲機靈、活潑、會說話,總是能得到領導的喜歡,但幾個月後就發現他的工作難以深入,因爲小夥子從來不肯花時間在對行業、企業和產品的研究學習上,總是想用自己的那點“聰明”來面對一切。

公司安排老人帶他,安排系統培訓,他都漫不經心,因爲心裏認爲這些事都無法實現那三個億的目標。

喊着高大上的目標,卻沒有與之一致的努力行爲,總有很多工作,不是靠機靈就能解決的。

終於,發現自己不再有機會時,就再次跳槽,可一轉眼到了30歲,卻發現自己只剩下夢想,捷徑一直沒找到,可以努力的時間卻流逝了。

最爲遺憾的是,這個小夥子所看不起的基礎學習和工作,卻成了別人逐漸超越他一開始“聰明”優勢的最佳方法。

看着一些老同事走上了更高的管理崗位,領到了自己數倍的薪酬,卻仍然嗤之以鼻:“他們也就這點出息,永遠打工的命,也就這樣了,我如果有三個億… … ”

於是,永遠地“如果”下去。

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遭質疑?其實是思維模式在作祟

3. 警惕思維之“懶”

人要發展, “懶”是最大的敵人,尤其是思維的懶,最爲致命。

關於職業人士的思維修煉,老胡最喜歡的莫過於朱光潛先生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這篇文章,之前很多次寫作中都有提及先生的這篇文章,在此摘抄部分分享給讀者。

先生原作:

有一段時間,我學過作詩填詞。往往一時興到,我信筆直書,心裏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成了自己讀讀看,覺得很高興,自以爲寫得還不壞,後來我把這些習作拿給一位精於詩詞的朋友看,請他批評,他仔細看了一遍後,很坦白地告訴我說:“你的詩詞未嘗不能作,只是你現在所作的還要不得。”我就問他:“毛病在哪裏呢?”他說:“你的詩詞來得太容易,你沒有下過力,你喜歡取巧,顯小聰明。”聽了這話,我捏了一把冷汗,起初還有些不服,後來對於前人作品多費了一點心思,才恍然大悟,那位朋友批評我的話真是一語破的。我的毛病確實是在沒有下過力。我過於相信自然流露,不知道第一次浮上心頭的意思往往不是最好的意思,第一次浮上心頭的詞句往往不是最好的詞句。意境要經過洗練,表現意境的詞句也要經過推敲,才能脫去渣滓,達到精妙境界。洗練推敲要喫苦費力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先生的經歷分享,的確是在我們絕大多數職場人身上出現過或者正在出現的、將要出現的。

我們總是對“得心應手”的事務感到愉悅,樂在其中,卻忽略了自己是否再“下過力”?缺乏“洗練推敲”,不僅僅在文學上,在做人做事中,就是“懶”的表現,除非你不要去追求“精妙境界”。

我覺得不單在文藝方面,就是在立身處世的任何方面,貪懶取巧都不會有大的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人之所以爲人,就在能不爲抵抗力所屈服。我們如果要測量一個人有多少人性,最好的標準就是他對於抵抗力所拿出的抵抗力。我說“可以”不說“必定”,因爲世間大多數人仍是惰性大於意志力,歡喜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徑走,抵抗力稍大,他就要繳械投降。

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遭質疑?其實是思維模式在作祟

這種人在事實上失去最高生命的特徵,墮落到無生命的物質的水平線上,和死屍一樣東推東倒,西推西倒。他們在道德學問事功各方面都決不會有成就,萬一以庸庸得福,也是叨天之幸。

最初讀到這兩段時,對於老胡猶如醍醐灌頂。自認爲沒有那麼好的命能夠“庸庸得福”,因此只能聽朱光潛先生之語,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去走,這樣才能“人之所以爲人”。

自從看了這篇文章後,老胡每天都會選擇至少做一件應該做而不想做的事,例如夜深人靜了,困了,想睡覺了,明天要發表文章,想想面對抵抗力最大的路徑,那就繼續思考繼續寫吧。

長此以往,這成了老胡自己變得更加職業化和工作效果提升最好的方法。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去走,避免思維和行動之“懶”。

以老胡十多年對衆多企業職業人士進行的研究來講,“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控制不住的“選擇性認知”

有個概念叫做“選擇性認知”,什麼意思呢?大致就是說,人總會潛意識裏選擇對自己來說最有利、最簡單、最舒服的方式去選擇行動。

其實這個對自己“最有利、最簡單、最舒服”,恰恰就是長久形成的一種“範式”,讓人難以跳離出來的框框。

一旦在這個框框裏,你所有的思考和行動,都是個性化和隨性的,都是在試圖用過去的經驗來解決一切問題。

這無論在企業管理中還是在生活中都很常見。

老胡認識一家企業,幾個合夥人一路打拼到今天好不容易業務上億,但往上怎麼也突破不了。從董事長到總經理、副總,幾乎所有的高層幹部解決問題的核心方式就是喝酒,無論是客戶問題,還是團隊問題,在他們眼裏,敢喝酒喝到斷片的纔是關係好,纔是好員工。

人力好不容易招募到的人才,一入公司必須喝到見底才罷休,結果喝走了不少人,幾個高管還自說自話認爲這叫做不能融入文化。

一旦將過去的經驗或者曾經獲得成功的方法,進行無限放大,其實就是在偷懶,永遠都在靠很久以前的經驗,陷入選擇性認知的框框中。

這也會造成思維定勢,自然不會有創新。

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遭質疑?其實是思維模式在作祟

第二:喪失好奇心

把一件工作看得很白,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正如:

一位前臺,僅僅把工作看成登記信息、收發文件,那可能一直會是前臺;

一位銷售,僅僅把工作當作拜訪、談判和回款,那也一定不會成爲top sales;

一位經理,僅僅把管理當作下達目標和審覈結果,那也一定不會有領導力;

… …

當下職場中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很多人對工作不再有好奇心,也就是對自己的工作缺乏興趣,缺乏真正的責任感、缺乏熱情。

沒有好奇心,自然不會去深度瞭解,自然不會去尋找更好的標準,自然不會去琢磨更好的方法,正如《刻意練習》所講的那樣,最多就是達到“熟練”的水平。

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出現過眼不過心的現象,總是戳一下,動一下?

例如一個很經典的例子:

老闆:給你這個樣品,去樓下市場看看有沒有一樣的布料賣?

員工:好的,我馬上去。

……過了一會,員工回來了。

員工:老闆,有賣的。

老闆:價格是多少啊?

員工說:不知道,沒問,那我再去看看。

… … 過了一會,員工回來了。

員工:老闆,報價60元一米。

老闆:量大了有沒有優惠價?供貨週期多久?有沒有賬期?…

員工:這些我都沒問,我再去問問… …

這種現象其實很常見,案例中的員工眼裏只有一個個的“點”,卻從來不主動將其連成“線”,去做了事,卻沒有執行力,就是如此。

本質上,還是思維模式的問題。

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遭質疑?其實是思維模式在作祟

第三:不懂得向自己提問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培訓,都是如何回答問題,卻極少想過如何提出好的問題。

向自己提問,尤其是那些經常要去做,卻似乎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得更好的事務。

例如工作目標,每年、每季、每月都有,似乎總在用同一種模式在面對,那就是自己已有的認知和經驗,完成了皆大歡喜,未達成也不覺得有問題。

換個模式,從提問開始,就是對自己固有思維模式的挑戰,是將想法變得可執行的有效方法。

例如最常見的銷售目標分解,我們很多管理者進行目標的計劃設定時,是在按部就班地羅列自己的專業知識點和經驗,那份計劃如果換個日期,把目標數字改一改,也許就能用很多次!

如果我們向自己提問呢?情況就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最終客戶可能的抗拒點是什麼?競爭對手將如何反應?經銷商是否有動力?怎樣才能讓他們把我們的產品銷售權重放大?我們的銷售隊伍對新產品是否真的瞭解?我們採取哪些行動才能對市場有明顯的影響?別的部門能緊密地配合我們的推廣嗎?… …

一旦開始圍繞目標對自己提問,就會避免按部就班的無效行動設計。好的問題,能幫助我們更加敏銳地發現過去執行中的深層次問題,幫助我們變得條理清晰。

對自己進行提問,是有效解決“懶”的好辦法。

北大博士的98800步,並非要你也在體能上進行PK,而是要點醒自己,也許你引以爲傲的標準,早就被人踩在腳下;也許你覺得不可思議的結果,卻在別人眼裏是再也正常不過的。

避免思維之懶,多進行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索,掌握優勢思維模式,方纔能瞭解到更高的層次要求。知道什麼叫做更好,並實施行動不斷靠近,纔是解鎖職場發展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