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記錄吧!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說和做》 __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重點:記敘文中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記敘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敘述和描寫,但是爲了把人物和事件表現得更鮮明,把思想內容表達得更深刻,也經常運用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如本課寫道:“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羣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這幾句是敘述和描寫,緊接着是議論:“他並沒有先‘說’,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績。”此時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可以直接揭示人物作爲學者“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品格。

難點:理解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對句子、段落在文章中所起作用的理解,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思考:

1.句子、段落寫了什麼內容,用了什麼寫作方法、修辭手法。只有首先明確了句子與段落的形式與內容,才能接着說它有什麼作用。

2.考慮內容上的作用。作者安排一定的句子或段落,或敘述或描寫,或議論或抒情,都是爲了更好地表現文中人與物的特點品質、心理情感,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揭示主題)。

3.考慮結構上的作用。句子、段落的內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上下文或全文的內容存在一定的關聯,這種關聯就是結構上的作用。

(1)與全文的關係:統攝全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作爲線索貫穿全篇,使文章結構緊湊。

(2)與上文的關係:與上文……形成對比,突出……;照應前文……;總結前文……

(3)與下文的關係:與下文……形成對比,突出……;引出下文……;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或思考;交代(暗示了)……,爲下文……埋下伏筆;爲下文……作鋪墊。

例句:

“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課文開頭引用聞一多先生這兩句話有什麼作用?【分析句段作用】

用了對比手法,表現聞一多“做”的特點——“做了再說,做了不一定說”。

表現了聞一多先生嚴謹踏實的治學態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謙虛謹慎的美德

③ 開門見山,直接點題,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我們民族比喻成一個病人,形象地表現了聞一多先生要從研究民族文化來拯救我們的民族,體現出他憂國憂民的崇高品質。

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選文中聞一多先生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

聞一多先生是一個爲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廢寢忘食、潛心學術、不畏艱辛、治學嚴謹,並最終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的卓越學者,是言行一致的愛國者。

課內整理圖表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說和做》 __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 《楚辭校補》 (2) 《古典新義》

(3) 在羣衆大會上演說 (4) 參加遊行示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