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不久後國家有關部門來柳市對這26家骨幹企業進行全面質量管理驗收,包括電器總廠入駐企業在內的23家一次性通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電器總廠裏大部分企業已經拿到生產許可證,都已上臺階,所以質檢分所對他們抽檢不多,但一旦抽檢則相當嚴格,對抽檢產品有基數要求。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e1c8389353c4f8396bd77d5053fcd47\"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3\" alt=\"柳市電器總廠:最早的孵化園\"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86年,剛建成不久的電器總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初爲樂清低壓電器從混沌競爭走向規範發展的關鍵時期,當時的柳市電器總廠實際上發揮了孵化器式的作用,培育出了正泰、德力西等一批龍頭企業,示範了樂清低壓電器產業的發展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電器總廠的創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84年,《人民日報》刊登了題爲《手段低劣,柳市鎮質次電器銷售各地》的報道後,國家、省、溫州都有工作組派駐柳市。溫州、樂清兩級政府反覆向上面做工作、提建議:如果將柳市低壓電器全部打死的話,損失太大,也不利於社會就業,應該給出路,扶持一批骨幹企業上正軌。\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4f0ad39f38e48f4b6889017302644f1\"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柳市電器總廠:最早的孵化園\"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電器總廠鼎盛時期,夜幕中的廠房燈光通明,一片繁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柳市電器總廠應運而生。1986年,溫州、樂清兩級政府指導組進駐柳市,提出建一個電器總廠。當年,樂清縣工業委員會同柳市鎮黨委、政府選址上園村104國道柳市車站西側,經協商,上園村同意徵用土地6.5畝用於建廠。頭一件事就是建廠房。當時柳市鎮工辦已改爲柳市工業公司,原工辦主任胡萬海改任總經理,籌資105萬元建電器總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胡萬海是原上橫村人,他找到同村的鄭大洪,請他來主持電器總廠的管理,從而見證了電器總廠發展的全過程。“電器總廠由柳市工業公司主辦,主要將辦得好的企業集中在一起,便於管理和檢測,也爭取將生產許可證辦下來。”鄭大洪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爲了引進好企業,胡萬海、鄭大洪等人先後到柳市、茗東、北白象、萬家等片區去調查摸底,物色過硬企業。求精開關廠、新華開關廠、萬家開關廠、精益開關廠、朝陽互感器廠、電子儀表廠等就這樣進來了。總廠給這些企業很優惠的政策,在鄭大洪的印象中,頭兩年免房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些入駐總廠的企業已經有了一定規模,股東們認識不一。如萬家開關廠申請許可證,要搬遷廠房,企業中有的股東認爲沒必要;柳市建立電器總廠,大股東要求進總廠,有的股東也認爲沒必要;柳市成立經濟開發區,大股東要求進開發區,有的股東又認爲沒有必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柳市電器總廠較長一段時間內,右邊掛“柳市電器總廠”的牌子,左邊掛“溫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樂清分所”的牌子。曾任樂清分所所長的檢測行家鄭嶽獻,1986年底從台州調到樂清,就被派到溫州標準計量局主導的這個分所工作。在他印象中,當時柳市片企業人員普遍質量意識不高。他剛來不久,對電器總廠裏有家名氣很大的企業產品進行抽檢,發現有一款產品不合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那家企業的負責人百思不得其解:“在柳市,我這個企業算是最好的了。這個產品在220伏上都測過了,好端端的,在你這裏一測,怎麼就不合格了?”鄭嶽獻解釋說,這款產品額定電壓爲220伏,但你們如只在220伏進行檢測,肯定不適應電網電壓允許在一定區間變動的情況,所以必須降10%即198伏進行檢測纔行,否則,產品在使用中就會損壞。這樣一解釋,那負責人就不吱聲了,說自己不知道國家還有這樣的標準。鄭嶽獻說,這樣吧,你以後就照這個標準來生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最風光的時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電器總廠設立後,技術監督等部門集中管理的優勢,很快凸顯出來。而一衆入駐企業也通過請專家、抓管理,千方百計提高產品質量。1988年初,國家機械部派人來四家企業終審驗收,兩個月後,求精開關廠、新華開關廠、萬家開關廠、佳利開關廠這四家企業獲得首批由國家機電部頒發的5個生產許可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7300a51ff6e407398b4379f17230fd3\"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25\" alt=\"柳市電器總廠:最早的孵化園\"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原電器總廠廠長鄭大洪接受採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四家企業中,三家設在電器總廠內。電器總廠名氣一下子大了,業務更忙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以假冒僞劣著稱的地方居然搞出了名堂,這一次柳市的名聲再次震動高層,各級領導、專家、記者紛至沓來。到柳市後,電器總廠成了必到的“打卡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記得喬石和我交談了20來分鐘,主要從政治意義上談電器總廠的作用意義。李瑞環來了以後講了半小時左右,他問了好多生產性的事,我回答說電器總廠沒向國家要一分錢投資,資金都是企業自籌,每年向國家上交很不錯的利稅。李瑞環聽了以後頻頻點頭,很滿意。”鄭大洪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鄭大洪的印象中,1988—1993年爲電器總廠的黃金時代。“記得那時廠裏可忙了,幾乎每天都三班倒,工廠大樓夜裏燈火輝煌,等待拉貨的貨車集中停在門口等。客戶得先把貨款打到企業賬戶上,一個星期後來拉貨。”鄭大洪記得當時爲保證工廠的聲譽,電器總廠只在北京和大連等地設立經銷點,大連的這個經銷點設在大連五交化大樓裏。有個樂商跟大樓經理熟,找關係找到鄭大洪這裏,想在這樓裏再設一個經銷點,被鄭大洪一口拒絕:“電器總廠怎麼能在同一個地方設兩個經銷點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電器總廠的生意忙,也得益於總廠對各個成員廠進行了嚴格的產品分工,比如新華只生產空氣開關,求精只做交流接觸器和熱繼電器……專業人做專業事,使得各成員廠越做越內行。生產火爆,在這個階段積攢了雄厚的資金。但電器總廠有限的生產空間,已經不能容納他們做大做強的雄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檢測中心作用不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溫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樂清分所對電器總廠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分所由溫州標準計量局、電器總廠和樂清標準計量局這三方人員組成,一方面對電器總廠入駐企業的產品進行抽檢,促使企業提升生產質量;另一方面總廠外的小企業或工商戶送產品來,這個分所進行檢測後出具檢驗報告。\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5b5d9b072c742f59b143220c070db58\" img_width=\"400\" img_height=\"533\" alt=\"柳市電器總廠:最早的孵化園\"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電器總廠拆除後建起來的三洲時代大廈。 本版攝影:鄭寶寬 鄭劍佩 汪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鄭嶽獻1988年擔任所長,逐漸意識柳市人公關能力很強,但賣出的低壓電器經常出問題,必須加強檢測工作。胡萬海作了安排,一般工商戶可以先拿產品到電器總廠的分所來檢驗,如果合格,由分所來出具質量報告。有一次有一名黃七甲的年青人帶一批產品到分所來檢測,鄭嶽獻測了以後,說質量還是可以的,就給年青人出具了質量報告。那年青人拿出幾百塊錢請他收下,被他堅拒,年青人朝他深深三躹躬,才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電器總廠裏大部分企業已經拿到生產許可證,都已上臺階,所以質檢分所對他們抽檢不多,但一旦抽檢則相當嚴格,對抽檢產品有基數要求。如果抽檢不合格,就通知他們整改,找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鄭嶽獻對自己和檢測人員要求非常嚴格。當時總廠內有一廠長,頭腦活絡,常給分所的人送點東西,都被鄭嶽獻擋住了。他有點不高興,說老鄭啊,你太固執,這樣下去別人喫黃魚,你只能喫黃梅魚。老鄭只是笑笑,說大魚你喫,我喫小魚就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自己作風過硬,所以質檢分所相當有威信,出具的檢測報告就有含金量。我的辦公室全部是玻璃門,有領導來看了以後,對我說你這裏開不了後門,一舉一動別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鄭嶽獻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分所更多的功能是面向全社會,比如工商抓住了冒牌產品,送到質檢分所來檢測,有的質量完全不行予以銷燬,有的經檢測後質量還行但屬冒牌產品,一般在罰款改正後予以放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柳市人天生善於做生意。”鄭嶽獻回憶說,“經常有人邀客戶來談生意,有意帶客商到電器總廠看檢測中心,說這就是我們廠的產品檢測中心,讓人哭笑不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後來的故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90年,樂清在貫徹國辦(1990)29號文件時,國家機械工業部和國家技術監督局的同志提出:要提高柳市低壓電器的整體形象,要建一批類似於電器總廠的工業園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91年,上園工業小區開始徵地,1992年以後,20多家企業搬進了一萬多平方米的上園工業小區。爾後,柳市掀起了一股建工業園的熱潮,東風工業區、后街工業區、經濟開發區、外向型開發區一個個開始啓動。在柳市工業區建設的啓示和當地政府的引導下,樂成、北白象、虹橋等地在1993年、1994年以來,陸續建成一批比較上規模、上檔次的工業園區,形成了一道亮麗的“工業走廊”風景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求精首先從電器總廠搬出去了,以後就演繹成正泰和德力西兩大電器巨頭。不久,新華、精益、萬家等企業紛紛批了集團,都從電器總廠搬出去了,電器總廠地位逐漸式微。新世紀初,電器總廠這塊地被拍賣,廠房拆除後建起了三洲時代大廈,直到如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電器總廠實爲孵化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記者採訪後感到,柳市電器總廠名爲總廠,實際上它和各入駐企業並無產權關聯,更像樂清早期的企業孵化器。 孵化器原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設備,引入經濟領域後定義爲一種新型的社會經濟組織,通過提供研發生產、經營的場地,通訊、網絡與辦公等方面的共享設施,系統的培訓與諮詢,政策、融資、法律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創業企業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按這幾條來對照,柳市電器總廠倒很像企業孵化器的雛形:其廠房由政府建設提供,政府部門給入駐企業提供了生產、研發、檢測、培訓和諮詢、市場推廣等方面的種種創業環境和便利條件,在場租方面也頗爲優惠,爲柳市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激情四射的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條件。電器總廠幫助當時柳市衆多新興小企業迅速長大,如正泰、德力西、新華、精益、萬家等企業,都在入駐電器總廠期間完成了原始積累,搬離總廠後即升格成集團,成爲樂清民營經濟發展史的代表性企業,客觀上表明電器總廠培育了一批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柳市電器總廠在樂清低壓電器產業發展史上起到了獨特作用,這一段歷史非常值得回顧和研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90打假”後再上臺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當時電器總廠辦得好,但提高柳市片的低壓電器總體質量仍是大難題。1990年,國務院轉發了處理樂清生產無證、僞劣產品的通知,國家七部委成立聯合督查組進駐樂清開展集中整治,這就是有名的“90打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經過樂清縣、柳市鎮領導的積極爭取,上層考慮到柳市客觀上已有一千多家生產低壓電器的廠家,全部打死了很可惜,允許給這些企業一條出路,也就是補發生產許可證的機會。原樂清機械電器總公司副總經理梁愛林記得,通知發出去以後,第一批有26家企業報名申請,其中有求精、新華、萬家等電器總廠內的骨幹企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國發文件下達後,樂清創辦了樂清機械電器總公司,根據省機械廳和溫州機械總公司的部署,並在上海電器研究所指導下,對樂清低壓電器企業進行輔導提升。胡萬海記得,當時縣委主要領導找到他,要他兼任即將成立的這個總公司的總經理,胡萬海說我做什麼都行,但這個總公司的頭最好由技術行家來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樣,縣裏找到了樂清市科技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林壽仁,他擔任過樂清機械廠的技術科長、廠長。林壽仁又找到機械廠黨委書記梁愛林,希望一起去機械電器總公司搭檔。就這樣,林壽仁出任總經理,胡萬海、梁愛林任副總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26家企業必須繼續各自投入資金購置檢測設備,比如求精開關廠就投入了5萬元。現在看來這舉動需要眼光和勇氣,因爲當時絕大多數企業在觀望,不少人說風涼話,諷刺這些願意投錢搞提升的企業——“政策變來變去,投這麼多錢下去,到頭來肯定會被政府騙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些骨幹企業的負責人也有點忐忑不安,梁愛林記得黃華三兄弟辦的一家企業,他們爲辦生產許可證,把所有的家業抵押上去了。他們對梁愛林說:“梁總,這個證要是辦不下來,我們兄弟三個只好抱着跳河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要拿生產許可證就必須提升產品質量,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這就要依靠專家。當時機械電器總公司組織這26家企業的負責人到杭州,按照日本管理模式改進確定的《全面質量管理50條》(即3C認證的前身,考覈共500分)進行培訓,驗收不合格的企業將一次性淘汰,比部頒標準更嚴格。省裏辦班後,各企業自己請專家來企業開展諮詢、整理申報材料,同時溫州市機械總公司也派人挨家挨戶進行審查,進行鍼對性整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不久後國家有關部門來柳市對這26家骨幹企業進行全面質量管理驗收,包括電器總廠入駐企業在內的23家一次性通過。剩下的3家再經半年扶持輔導也通過了。這個事發生後,在柳市產生了非常大的轟動,那些原來在觀望、未報名的企業主們拍大腿後悔,於是紛紛要求參加第二批的培訓,篩選後還有106家企業,經過培訓輔導後大部分也通過了。這對柳市片低壓電器企業的產品質量和管理產生了很大的助推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浙江新聞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03103086526516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