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進博會組委會正式成立,全球招商持續升溫

首屆進博會還在回味中,第二屆進博會已傳來開鑼之聲。

不久前,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組委會正式成立。組委會由商務部、外交部、科技部、上海市等多家單位牽頭,負責研究協調籌辦工作中的重大事項,推動各部門、各地方的籌辦及參展事務,推動落實我國政府邀請有關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事宜。而在更遠的歐洲、美國、澳大利亞,一大批企業早已躍躍欲試、報名參展,希望把自己的特色產品賣到中國這片全球最火熱的市場中。

組委會的成立與近期第二屆進博會招商工作的熱絡相呼應,成爲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工作機制常態化的重要標誌。第二屆進博會全球關注度居高不下、招商持續升溫,體現出中國不斷擴大市場開放帶來的巨大魅力與活力。

  全球客商熱情高

——企業展開搶位戰,“如果可以,今天就報名參展!”

對於大多數論壇或會展,舉辦時或舉辦前後的一段時間纔算是“高光時刻”。進博會卻是個例外。2018年11月首屆進博會圓滿落幕後,第二屆進博會很快便成爲了全球客商關注的焦點。

3月初,正在參加第29屆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日本館負責人渡邊琴音表示:“今年華交會共有40家日本企業參展,都是中小企業,半數以上是首次參展,他們都是因爲看到去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效果非常好,計劃參展,先來‘華交會’預熱。”而稍早前,日本振興貿易機構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小慄道明就表示,今年日本企業都早早行動起來,尤其是去年因爲種種原因沒能訂到首屆進口博覽會展位的日本企業,更是非常積極。

“陸博深”——這是澳大利亞豬肉產業協會官員安德魯·羅伯遜給自己剛起的中文名字,他希望能夠更好地把握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提供的良機。安德魯·羅伯遜說,雖然澳大利亞豬肉產業還沒有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但進博會爲澳大利亞企業與中國客戶、消費者和進口商提供了交流機會,給澳大利亞豬肉行業發展帶來了契機。“進博會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說,從首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能看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努力和成果對世界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新西蘭貿易發展局中國經濟顧問邁克·阿倫德說,新西蘭企業在首屆進博會獲得巨大成功,希望加強與中方相關部門合作,支持更多新西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通過進博會平臺獲得更多中國市場機遇。“第二屆進博會,新西蘭中國商會預定面積超過了1000平方米。”邁克·阿倫德說。

在我國港澳地區,第二屆進博會也備受矚目。首屆進博會的企業商業展中,148家香港企業和54家澳門企業全面展示了港澳的優質產品及專業服務,成交金額分別爲17億美元與2550萬美元。澳門餅食手信業商會理事長何海明表示,首屆進博會亮點紛呈,爲中國會展業樹立了標杆,商會中有1/3企業參展,目前其餘企業正踊躍報名參與第二屆進博會。香港永盈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黃澤雁在首屆進博會時就想參展,但很遺憾沒報上名,隨後便開始積極爭取第二屆進口博覽會的參展機會。“如果可以,今天就報名參展!”他說。

據瞭解,報名第二屆進博會有兩種途徑,一種是企業自己報名參展,另一種是通過境外組展機構“組團”後參展。很多企業都想趕在1月31日優惠截止期前完成“搶位戰”,早在今年1月18日之前,就已有40個國家和地區、5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

籌備緊鑼密鼓

——企業商業展規劃面積增加3萬平方米,配套制度更完善

企業參展熱情高漲,進博會籌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第二屆進口博覽會將於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企業商業展總展覽面積將達30萬平方米,比首屆增加3萬平方米。目前,各種類型的全球宣傳推介活動正加速進行。

走進香港地鐵港環站的乘客會看到,站臺邊的電視里正在循環播放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宣傳視頻。2月26日,第二屆進博會推介來到澳門,吸引了當地近百名澳門知名商會人士、參展商和採購商代表與會;2月28日,推介會在香港舉行,近200名來自香港知名商會組織、工商企業的代表出席了推介會活動。同時,推介團的工作人員還馬不停蹄地拜訪了多家港澳機構和企業,與當地企業家、工商代表人士溝通交流,就企業關心的問題答疑解惑。除了港澳地區之外,進博會推介團還赴澳大利亞、日本、意大利、美國、巴西、印度尼西亞等全球各地宣介第二屆進博會政策,獲得了廣泛關注。

第二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初步確定設立汽車展區、裝備展區、品質生活展區、食品及農產品等7大展區。與首屆進博會不同的是,第二屆將在品質生活展區專門設立高端消費品專區,也被稱作奢侈品專區。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招展處負責人周伶彥表示,“中國是全球奢侈品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進口博覽會作爲我國主動開放市場的一個重大舉措,將成爲展示高端消費品的最佳平臺,展覽面積預計將達到1萬平方米。”

總結過往經驗,在配套制度上下工夫,也是確保進博會越辦越好的重要發力方向。

1月底,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原料商品交易所正式落戶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據悉,該交易所由烏茲別克斯坦設立,以國際化的交易流程,爲中外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交易所出口棉花、棉短絨以及有色金屬和尿素等烏茲別克斯坦國家物資,進口中亞國家所需的建材、輕紡織品、機械機電、家電、食品等商品。這也是首屆進博會後,首家入駐國家會展中心的外國機構。專家指出,把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原料商品交易所引駐到進博會,將有力帶動中國同中亞各國在經貿、文化、旅遊等產業方面的深度合作,是互利共贏的最新成果。

全國人大代表、東浩蘭生集團上海外經貿商務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章偉民參與了首屆進博會的籌辦工作。他關心的是如何推動第二屆進博會取得更大成功。“我們應該把進博會打造成國內產品需求和國外行業拓展中國市場的風向標,同時,也可以把進博會建設成一個對外交流、交易的檢驗地,這對產業提升和老百姓的消費升級,都會起到一個幫助作用。”他關於“首屆進博會通關制度便利化試點擴大並固定”的建議,已引起進博會主辦方工作人員的關注。

打造共贏典範

——“進博會是展示中國開放的絕佳機會,將對全球貿易增長作出貢獻”

進博會的吸引力爲何如此強勁、如此持久?

從首屆進博會落地成果中可以看出原因。俄羅斯蜂蜜、斯里蘭卡紅茶、智利的車釐子、澳大利亞的奶酪、阿塞拜疆紅葡萄酒、日本北海道大米、法國夏洛萊牛肉、丹麥樂高玩具……2019年農曆春節期間,不少在商場、超市及網購平臺挑選年貨的中國民衆發現,這些春節年貨市場上的“新面孔”,正是幾個月前亮相首屆進博會的參展商品。中國作爲全球第一大出境遊客源國,不少中國消費者在瞭解全球各地的好產品後也在旅途中紛紛將其收入購物車。支付寶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假期,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的境外人均消費增長率分別高達27%、30%和24%。

考察中國的貿易數據,更能明白進博會的吸引力所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05050億元,比上年增長9.7%;貿易總量首次超過30萬億元,創歷史新高。中國對外經濟的活躍,爲進博會發揮更大作用提供了堅實基礎。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研究員白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進博會之所以備受關注、魅力十足,關鍵在於其代表着體量巨大且日益開放的中國市場。通過進博會這個舞臺,全球企業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形象與競爭力,而且可以直接拓展在華業務,分享中國市場的紅利。

“對中國來說,辦好進博會是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履行對外開放承諾的必然舉措;對全球企業和客商來說,進博會則爲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優勢、充分競爭的絕佳平臺。”白明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巨大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購買力顯著增強。但也正是由於中國市場消費者多、過於龐大,所以很多外國產品難以像進入小型經濟體市場那樣直接與消費者見面。在此背景下,中國主動舉辦進博會無疑爲滿足這種供需對接需要提供了寶貴的平臺。

在倍耐力集團全球執行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可·特龍凱蒂看來,自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一直在爲自己和全世界創造財富,中國市場擁有基於技術與人互動發展的未來以及與電動、無人駕駛汽車相關的巨大創新。“進博會是展示中國貿易開放的絕佳機會,無疑也將對全球貿易增長作出貢獻。”馬可·特龍凱蒂說。

“很多人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到‘辦好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及‘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等相關內容。這意味着,第二屆進博會將會更加精彩,展館佈置方面也有望與時俱進,突出更多與國內民衆最新需求相契合的展區和展位。”白明預計,第二屆進博會將在滿足國內民衆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的同時,爲境外企業和客商帶來更爲豐富的互利共贏商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