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米筐投資(微信ID:mikuangtouzi)

作者:三萬

已獲授權轉載。

前兩天,朋友圈又被房地產刷屏了。

先是有“19城政策放寬,房價漲意濃”的網傳爆圖——朋友圈的各個房產中介,瘋狂轉發,“春季躁動”行情,一觸即發。

之後又來了一個更猛的,統計局數字顯示,一二三線城市房價全面上漲。二線城市同比上漲11.6%。這還得了,發生了什麼?大漲了?怎麼感覺不到呢。

這還沒完,之後還有一個更是驚動了北京城,鏈家顯示日成交量489套,這個單日成交量,放到去年全年也是可以排入前10的。也許是動靜太大,以至於招來了神祕力量的介入,鏈家就忽然就不顯示某些數據了。

就在大家摸不着頭腦時,開發商們,也出來搞了個大新聞:

萬科:我們找不到一個和房產賺錢前景相當的行業;

許家印主持恒大銷售大會抓賣房:全國所有住宅項目都能打9折。

碧桂園開啓大規模人員調整:有部門已確定裁員50%;

角兒們都登場了,一個個唱的好不熱鬧。可是我們,好像還摸不着頭腦。

這房地產,你也躁動了?

1

捋一捋

讓我們一件件看,把事情一點點捋一捋。

首先是各個城市的放寬,這圖猛地一看,非常震撼,“格局”很大,全國都給你鋪開了。但是仔細一瞅,都是些“現價寬鬆”“落戶放寬”。但是影響房價的限購、限貸,限售,並沒有大範圍放開。還有我們金融人士比較關心的槓桿,首付比例。更是絲毫沒有動搖。

這麼一想,是不是就冷靜下來了。別被這點動靜唬住。之前的一刀切有點用力過猛,現在稍微修正一下,就以爲要翻個身。

第二個統計的大漲,其實是一個數字遊戲,原因非常簡單,是因爲部分二線城市,限價放開後,高價項目入市,造成了統計結果的大漲。純數字遊戲,被媒體拿來渲染。某位長者說過“不要總是想搞個大新聞”,媒體朋友們,能不能牢記在心?

關於北京的日成交量回暖,一開始我也有點迷惑,難道這北京城,真要啓動了?作爲中國的政治中心,就這麼任性,不講組織紀律,“目無王法”?

我虛心請教了鏈家的馬總,結果馬總啪地扔給我一張走勢圖:

還不忘給我透漏點行業祕密:“春節過來是傳統營銷季,什麼春季房展,小陽春,都是我們的特色,這時候不賣點,第二季度就別想了。”

嘿嘿,有道理。這讓我想起自己寫過的,房地產和股市的區別:房地產好就好在你不能天天看。天天關注房價漲跌,天天看交易量多了少了,猶如拿顯微鏡看手洗乾淨沒有,鏡頭裏的細菌會讓你焦慮不安。不要丟掉當房東的幸福,從股民身上染上“惡習”啊,朋友們。

至於最後的幾位開發商,大佬有大佬的想法,萬科的話不是第一次了,恒大打折,也不是第一次了。

碧桂園裁員,倒是值得研究,難道要跟朋友圈的房產中介唱反調?你們對政策鬆動,不抱希望了麼?

是不是跟房地產大環境有關?然而某位朋友私信告訴我“場面話聽聽就行了,去年銷售衝太猛,今年1月份業績下滑明顯。有些企業就這樣,賺大錢發獎金不積極,一看市場行情不好,趁機想法子扣獎金裁員倒是非常快,還美名其曰優化團隊”。

有人說,兩會上房產稅要審議了,大佬們提前知道消息了。

有人說,一季度數據不好,2019年大佬們都看淡市場了。

哎,撲朔迷離,有故意唱多的,有含含糊糊唱空的,你方唱罷我登場。2019這一江春水,算是越攪越渾了。

2

冷靜冷靜

無疑,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徹底分化了。好的城市,已經逐步企穩。這個時候換房,剛需買房都是一個好時機。

有的城市還在慢慢陰跌,時不時出個新聞,刺激刺激人們的敏感神經。

有的城市已經剛剛冷靜,從去年的燥熱中消停下來。

分化,是這個時代的特色。

回顧上一輪瘋漲,槓桿、信貸的因素成爲“核動力”。沒有這個渦輪加速,靠老百姓實打實的買賣,是很難有這種極端行情的。

而當時的金融環境,最核心的是:

房企端:允許房地產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中期票據;

居民端:金融極度自由化;

房子買賣兩頭,都給了無限開火權,然而現在這兩塊仍然是被緊緊拽住。沒了渦輪加速,市場就淪落爲真實的市場,不嗑藥,不打針,檢驗真假實力。

現在所謂的“寬鬆”,投向了小微企業和普惠金融,很多人都說這些錢會流向房地產。但是,小微企業和普惠金融,跟房企和地方平臺融資比起來,就是毛毛雨啦。

缺少金融助力的情況下,當前的房地產市場水溫是正常的,該冷的冷,該熱的熱。

而資產價格,波動是天然屬性,窄幅波動是很正常的,不要情緒化,被眼前的熱鬧、冷淡迷惑。因城而異,思考自己城市在哪個階段,哪個位置。

房地產躁動,畢竟是春天嘛,忽冷忽熱,很正常。

(版權聲明:“商學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5210618901,商務合作請加微信1521061890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