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裏……”2017年底,廈門六中12名孩子在高至凡老師的指導下,用阿卡貝拉和身體打擊形式重新演繹《青花瓷》這首經典,MV一出,技驚四座,紅遍大江南北。\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c106b44a7144c5bb6d2271109bd8677\"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43\" alt=\"都在痛惜他!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致力於中學生的合唱\"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短短一年多時間裏,他們又創作出不少膾炙人口的阿卡貝拉曲目,讓廈門六中合唱團家喻戶曉。成績的取得,高老師應是最大的功臣。然而7月19日,噩耗傳來,高老師因重疾在住處驟然離世,有如晴天霹靂,天妒英才!\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f8467de41c14af98c4b0c271dc7cf02\"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4\" alt=\"都在痛惜他!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致力於中學生的合唱\"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28歲,好難過,把一箇中學合唱團帶到全國這麼多人知道,讓不懂合唱的人也能發現合唱的美,真的很偉大。”“天啊,我超喜歡這個合唱團的,收藏了好多個視頻,老師走好。”……許多網友自發在社交媒體上紀念高老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1日下午,高至凡老師追思會在廈門市天馬山福澤園舉行。廈門六中合唱團百餘名孩子流着淚齊聲唱起《夜空中最亮的星》,送老師最後一程,場面令人動容。而這首歌,正是高老師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記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致力於中學生的合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至凡畢業於廈門大學音樂系,在廈門六中合唱團5年,帶出了百餘名學生,他勇於創新,賦予合唱新的內涵。孩子們親切地稱呼他“老高”,其實,他是90後,今年28歲。\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476afef18b44fbe900adacac75432c7\"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都在痛惜他!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致力於中學生的合唱\"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高至凡一生留下的影像不多,大多數照片裏都只看到了他的背影,甚至當合唱團在各大節目中演出時,都很難看到高至凡出現在鏡頭前。他就像合唱團背後的頂樑柱一樣,默默無聞但是絕對重要。如果說樂隊指揮是“軍隊指揮官”,那合唱團指揮就像“全職保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58ce5104a034034bb82a5fd9959da6e\"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07\" alt=\"都在痛惜他!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致力於中學生的合唱\"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2017年12月,廈門六中合唱團以一曲《青花瓷》躍入大衆視線。他們受邀登上央視,走進浙江衛視、湖南衛視,用《山居秋暝》、《稻香》、《我的夢》、《夜空中最亮的星》等作品征服了無數觀衆的心。在網絡上,每隔不久,廈門六中合唱團就得“霸屏”,他們的新曲目總能成爲焦點。據不完全統計,合唱團演唱的歌曲,在各大平臺點擊量累計數億次,頻頻受邀上央視演出。這也成了廈門六中的標誌和驕傲。\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26334ea8f37490b95f22b27375f1531\"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25\" alt=\"都在痛惜他!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致力於中學生的合唱\"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合唱團走紅後,高至凡更顯低調,在爲數不多的媒體採訪中,他會要求把老搭檔徐聰帶上,把學校帶上,有時他還要求,只提“合唱指揮”。他追求的是音樂更恆久的價值。他說,他要以新的方式,讓孩子真正享受音樂,學生真正享受音樂是對他最大的肯定。在教學上,高至凡孜孜以求,任勞任怨,幾乎沒有享受過完整的假期,而他也樂在其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久前,合唱團發佈新曲《簡單的事》,不再是阿卡貝拉,而是帶伴奏的合唱,他嘗試新的突破,要找尋“六中特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參加合唱團,對培養合作意識、增強集體主義精神具有很大的作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f3e4092b8fb4a798a4abc5918092713\"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4\" alt=\"都在痛惜他!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致力於中學生的合唱\"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高至凡總有“怪招”吸引孩子們進入音樂課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阿卡貝拉,也稱無伴奏合唱,表演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樂器進行伴奏,演唱者需要用人聲去模仿樂器,以及通過多聲部的疊唱創造出豐富的聲音。這種演唱方式在國內還比較少見,而且,即使在國外,一般也是在大學生或以上的年齡層中流行。\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e28f8ae0ca04ef18c275debb14ac833\"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08\" alt=\"都在痛惜他!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致力於中學生的合唱\"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而高至凡和徐聰要做的,是要指導一羣十幾歲的初中生唱阿卡貝拉,難度可想而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老高總能想出一些“怪招”吸引孩子們進入音樂課堂,比如帶些紅酒軟木塞到課堂,讓學生咬住發音,訓練腔體共鳴;或者讓學生們用氣息將紙片貼在牆上。爲了讓這些十三四歲的學生放下包袱,他會像“做遊戲”一樣自己示範幾遍。\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75f6d9456f540b1bdb3c80756a65f63\"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都在痛惜他!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致力於中學生的合唱\"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高老師對合唱團學生要求很高,每個設計出的動作,都可能重複練習十遍、幾十遍。他跟學生說,“你如果不做這些辛苦的東西,你做不到你想要的音樂。”正是他的悉心教導,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的力量、團隊的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中學生的人生當中,參加一次合唱團,對培養合作意識,增強集體主義精神,具有很大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國外,優秀歌手大多擁有合唱團經歷。在國內很多大學高水平藝術團的招生簡章中,我們也能看到一些有關合唱經歷的要求。很多人都是在幼兒階段就開始接觸合唱,通過長期的訓練,美妙的音樂直達心靈,從小就給孩子們一顆真善美的種子。合唱也是培養集體主義觀念的重要手段。在合唱團裏沒有“我”只有“我們”,這樣的經歷也能讓孩子們深深感受到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和相互鼓勵的美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對學生而言,他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9日上午9:30,高至凡發送了一條朋友圈:“放假真是太爽了,做夢都會笑醒。”但是後來,他再也沒有醒過來……當天傍晚,就因突犯重疾搶救無效驟然離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廈門日報》的報道,高至凡發完朋友圈,起牀了,買了早點;喫完早點後,又回屋睡覺,他的兩位學生要找他,打電話沒人接。7月19日傍晚,和高至凡合租的室友推開房門,發現了不對勁的他,馬上撥打120,但是,急救醫生趕到,已經無回天之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0日,廈門六中發佈訃告:“我校音樂組高至凡老師因突犯重疾搶救無效,於2019年7月19日下午18時30分不幸離世。定於2019年7月21日下午16時,在福澤園舉行遺體告別儀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0日晚,上海彩虹合唱團特意爲高至凡演唱了《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歌手們反覆唱:“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將如何度過今天。”臺上臺下全場淚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1日下午的追思會現場,來了數百名高至凡生前的親友、師長、學生。高老師生前的作品緩緩響起,全場都沉默了,很多人聽着聽着,眼淚不自覺流了下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廈門六中副校長戴鷺堅動情地說,他從癡愛音樂的“頑童”成長爲美麗事業的推動者和領頭人,他用耐心和愛心感化孩子,讓合唱團成了孩子們在學校的小家。“你將大部分課餘時間奉獻給合唱團,淡泊名利,是一位好老師。你凝聚心血的合唱團,我們要繼續傳承,繼續走下去,點亮你的輝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學生而言,高至凡就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其成長曆程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啓蒙角色,乃至改變了他們人生方向和理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老師的第一任學生合唱團長劉曉奇代表所有學生,沉痛悼念恩師。他還記得高老師當年的模樣,回憶起高老師教會的第一首歌《我有一個戀愛》,回憶起老師臺前幕後的一絲不苟,落下淚來,“您是我們音樂道路上的燈塔,我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許。願您在天堂安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直在前排默默流淚的學生邱詩晗想對高老師說:“很捨不得你,希望天堂有你熱愛的音樂。你沒有完成的夢想,我們都會幫你完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追悼會尾聲,天空下起雨來,全場肅穆。音樂響起:“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記起,曾與我同行,消失在風裏的身影;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在意,是等太陽昇起,還是意外先來臨;我寧願所有痛苦都留在心裏,也不願忘記你的眼睛……”全場齊唱,全場哽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ee217ca653c4ef5831e43b2960af5f1\"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19\" alt=\"都在痛惜他!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致力於中學生的合唱\"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高至凡來自福州,和摯友、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的徐聰合租一套房。在去年3月的一次採訪結束後,高至凡說起自己的理想:“我想做更有影響力和傳播力的音樂,做出六中的特色。”他說,他深愛這些跟着他學音樂的孩子,他很想在這座城市紮根,“房價雖然高,但我也努力想擁有自己的房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一切的美好心願,都定格在了他的青春歲月裏,還未來得及去實現。他在另一個世界,一定會擁有一所春暖花開的房子,有他最愛的音樂相伴。\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84245922260634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