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衆企業動心轉赴科創板 謹防原始股搭車融資騙局)

科創板再加速

科創板未至,市場情緒已然高漲。投資者蜂擁開通科創板權限,基金公司緊鑼密鼓申報科創板基金,而擬上市企業更是使盡渾身解數欲轉道科創板。不過亢奮情緒下,魚龍混雜現象始現,一些企業欲蹭科創板熱點抬高估值,甚至出現打着科創板幌子的騙局。熱情擁抱科創板的同時,企業和投資者或更需要冷靜思考。 (巫燕玲)

導讀

部分企業想要搭科創板的順風車,或是抬高融資估值,或是拉高股價,更有甚者在設計原始股騙局。

“我們有一家客戶去年3月左右決定赴港IPO,採用的是搭建紅籌架構的方式。前後花費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搭建好了,但年後假期回來,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可以上科創板。因爲搭建紅籌架構費時費力,所以這次決定帶有VIE架構衝擊科創板。”3月11日,滬上地區一家中字頭券商的投行部人士告訴記者。

規則和要求明確後,科創板對於企業的引力正在逐漸放大。

3月11日,螞蟻金服表示,科創板是中國資本市場重大制度創新,螞蟻金服作爲一家創新型科技企業,一直在密切關注,但目前沒有上市時間表。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各路企業已開始明確有衝擊科創板的實質性動作,這其中包括很多此前已經籌劃好要赴美、赴港或在A股其他板塊上市的公司。

這意味着繼2017年A股IPO、2018年赴港IPO後,2019年資本市場IPO的熱點輪轉至科創板IPO,趕潮科創板成爲“全民話題”。

但伴隨熱度的還有不確定性和騙局。

儘管科創板對於企業的要求非常明確,但市場不乏魚目混珠的企業。一些基於科創板的原始股騙局,搭順風車融資也浮出水面。

不同類型企業轉道

記者瞭解到,近期多家有不同資本市場規劃的企業均不約而同籌劃轉道科創板。其中此前已經搭建VIE架構準備赴美、赴港的企業選擇最典型。

記者從投行人士或私募人士瞭解到,不少企業原計劃赴港或赴美IPO ,但在科創板明確預期下,重新做出選擇。

“這種改變計劃的公司也分幾類情形,例如行業有限制無法在境內上市的公司並沒有掙扎,如近期互聯網券商代表的富途證券,便迅速完成了在美股上市。比較積極的就是未能盈利的互聯網類企業,相比海外,科創板會提供一個較爲舒適的境內資本市場環境。”前述券商人士表示。

上週,上交所明確紅籌企業上市標準。

首先要符合此前CDR的規則;其次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的尚未在境外上市紅籌企業,如果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0億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可以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這一則解釋篩掉了一部分企業,但也讓更多有意願且符合基礎條件的企業下定決心。不過目前還需交易所進一步指導,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很多不確定性。”3月11日,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的人士表示。

除了VIE企業外,港股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以及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也動了心。

3月8日晚間,港股主板公司復旦張江(1349.HK)公告,董事會已作出決議,公司擬申請在科創板上市。與此同時,上週有數家新三板企業發佈公告明確表示,董事會通過了公司衝刺科創板的計劃。

“已上市和已掛牌的企業因爲信息披露的要求明確了想要衝刺科創板的意圖,在非公開市場還有更多企業計劃好了要赴科創板上市,科創板的熱度開始蔓延至資本市場的各層次。”前述北京地區券商人士分析。

警惕蹭熱點騙局

“規則明確之前,很多企業還是觀望的態度。但節後回來這一個月,很多企業的想法發生改變。這種勢頭和2015年戰新板籌備階段的感覺非常相似,其中有一些企業是盲目和不理性的。”前述北京地區券商人士告訴記者。

根據記者和部分機構研究人士初步統計的情況顯示,目前一些明確宣佈要衝擊科創板的企業,其實並不符合條件,也有些企業想要衝擊科創板仍需要時間。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的動機耐人尋味。

首先要警惕的是企業盲目的資本市場規劃。前述中字頭券商人士指出:“企業應該冷靜分析是否符合科創板的條件,這兩年資本市場上市地熱點變換的頻率非常高,而不同市場對應的是不同類型的企業以及企業不同的訴求。盲目衝擊熱點板塊對企業來講會有較大的隱患,必須要做出冷靜的判斷。”

記者還了解到,部分企業想要搭科創板的順風車,或是抬高融資估值,或是拉高股價,更有甚者在設計原始股騙局。

“一些企業就是想蹭科創板的熱度,給融資或者二級市場行情添把火。還有一類企業可能要藉此機會售賣原始股,面對這種情況投資者需要理性。”3月11日,杭州澤浩投資投資總監曹剛表示。

正如該人士所講,在社交網絡上,如QQ羣和微信朋友圈,一些“擬科創板”企業已經被掮客打扮一番等待所謂的伯樂投資,原始股騙局披了科創板的新衣重新上演。

同日,力鼎資本創始合夥人高鳳勇認爲:“每一輪出現新市場、新板塊,都會有人借東風向不明真相又想發財致富的投資者兜售‘原始股’,創業板有過,新三板有過,納斯達克、倫交所、地方股交中心都有過。‘科創板’無疑是未來一段時間最火的題材,相信這次類似的事情又會換湯不換藥地捲土重來,要警惕打着‘科創板’名義兜售所謂‘原始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