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天下網商記者 汪帆

據說,整個泰國有三萬多座寺廟。

這個,無神論者金老闆早些年是不知道的。直到,他承包了全泰國的佛墊。每個月,有兩大貨櫃總計二十萬條佛墊,從他位於杭州餘杭運河鎮的工廠發出,迢迢千里,到達泰國最大的口岸。很快,這些製作精良的佛墊,就會出現在泰國大小寺廟,數以萬計虔誠信徒的膝下,與不息的香火構成佛國一道獨特的風景。

工廠生產佛墊

金老闆不信佛,從不進寺廟。但這生意做了五年,他一直有個疑惑。“爲什麼這墊子需求那麼大?難道每個月用完都燒掉的?”很快,他感受到了自己這種想法的大不敬,兀自雙手合十,眨眨小眼睛,吐出一句“佛說,天機不可泄露。“

阿里國際站帶來的大生意

金老闆,全名金中慧,杭州餘杭人,今年42歲,做紡織品生意。

五年來,光佛墊的生意,就佔到了金老闆年營業額近二分之一。“天機不可泄露”但金老闆偷偷告訴我,這個大單子,還是從阿里巴巴國際站上“撿”來的。

2013年,半句英語不會講的金老闆,學着別人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開起了店。不僅上架了自己生產的地毯,還有幾條從朋友那裏順來的花裏胡哨的墊子。

訂單忙碌機器晝夜不歇

很快,一個美國的客戶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聯繫上了金老闆,指名要那些墊子,一開口就是十幾萬的大單。

“我嚇了一大跳,這些墊子是幹嘛的都不知道。”金老闆說,網上溝通後,美國客戶委託國內朋友來運河鎮實地考察。

這下,金老闆慌神了,由於自己工廠不生產,他趕忙拿了些成品裝裝樣子。也許是對方看出了端倪,這個大單不了了之。但是金老闆也自此得知,他陰差陽錯拿的“花裏胡哨的墊子”,在東南亞國家叫做“佛墊”,是專供寺廟信徒朝拜所用。

之後沒多久,又一個客戶通過國際站,找了過來。客戶來自泰國,叫做MR.henmang,金老闆叫他“很忙先生”。“很忙先生”也是獅子大開口,一下子要15萬條墊子。

很忙的倉庫

這墊子,有這麼火?金老闆不信,打了個飛機去曼谷一探究竟。在此之前,他從沒到過泰國。一下飛機,金老闆才知道,墊子是真的很火,而“很忙先生”,也是真的很忙。

“很忙先生”真的很忙

下了飛機,從曼谷素萬機場輾轉再坐四小時班車,到達很忙所在的市場。

這是全泰國最大的批發市場。大到什麼程度呢?“從前門到後門,有20多公里。”金老闆說,裏面應有盡有,琳琅滿目。而很忙先生,是市場裏最大的批發商,手下無數小弟,生意輻射整個泰國。

金老闆在市場上“考察”一番。說起很忙,幾乎人人都讚不絕口。說他如何守信,如何爽快。見了真人,黝黑皮膚、兩道劍眉,霸氣十足,讓人望之生畏。然而,一開口卻又熱情客氣,如沐春風。“我們在那幾天,跟老媽子一樣,每天早飯中飯晚飯招呼我們。”金老闆和很忙一拍即合,第一筆生意敲定了下來。

七天後,金老闆回到了國內,很忙的5000美金定金也打了過來。生產完成出櫃,還沒收到貨的很忙就將65萬全款悉數金老闆。

金老闆的倉庫

這些年,每個月,金老闆都要往泰國發兩個貨櫃總計二十餘萬條的佛墊。遇上潑水節前後的旺季,更是比平常要多出一倍的量。

五年來,倆人之間形成了默契,從不談錢。金老闆從不要錢,很忙到點就自動付錢。金老闆負責生產,做出來就給很忙。很忙從不過問,有貨發來就收下。平時,聊天也大多圍繞老婆孩子、天氣和新聞。去年,他們還相約去了吳哥窟旅遊。用金老闆的話來說“跟度蜜月一樣”。

金老闆和很忙的“蜜月旅行”

白手起家到貨賣全球

“撿”到很忙雖然有運氣的成分,但也不全是運氣。

“我老爸老媽是賣菜的”金老闆白手起家,高中畢業之後,就“子承父業”在菜場買菜,但他這菜賣得也是與衆不同。別人都老老實實守在攤位前,他早上起來後,開着輛小摩托先去農貿市場買毛豆,五毛錢一斤,買個一百七八十斤。然後開到桐鄉的市場,以一元的價格賣給別人。拿到錢再去德清新市買大蒜的葉子,買來三塊八一斤,回到運河鎮的市場五塊錢賣掉。就這麼個循環,一天下來能賺上個兩三百。

除了買菜,他還倒騰輔料。運河鎮是有名的輕紡鎮,鎮上有不少生產後的廢料。金老闆打聽到杭州東站市場有人想要。於是,以兩元一斤的價格,每天收個幾百斤,再賣掉,賺兩三百。“那還是九幾年,一年靠這些掙了一萬多塊錢。到了年底,金老闆盤算盤算自己手上的錢。“到了該討老婆的年紀了,要買輛車。”於是,二十幾歲的他給自己買了輛本田。

之後,金老闆還做過手套生意。批發手套後,開着車沿高速路,看到廠房就進去,一家家推銷。靠這些別人看不上的小生意,他積累了自己第一批人脈和資金。

34歲那年,金老闆花了全部積蓄兩百萬買下了廠子,成立了杭州鑫瀚翔紡織有限公司,做地毯靠墊生意。8年過去了,金老闆的身價早就翻了幾十翻,生意更是遍佈東南亞。

發往各大寺廟的佛墊

金老闆的生意經

在印尼,他買把雨傘就對接上了當地最大的地毯客戶。去柯橋,認識一個月的老闆能在危急時刻拿出100萬給他救急。 在沙特,第一筆生意沒做成卻結識了大客戶,訂單此後源源不斷。

對於金老闆來說,做生意就是交朋友,講究的是以心換心。

曾經在南通,他在一家市場裏遭遇地痞流氓,有人衝出解圍。那個人後來成爲了他的下家,一合作就是五年,關係一直保持至今。

這些年,金老闆也經歷過難搞的客戶、黑心的下屬,但對於這些曾爲難過他的人,金老闆都是一笑置之。“人要大氣,這些不需要去理論,但是心裏也會有判斷,以後不會有再次合作的餘地。”

“我每年都會刪除客戶的,好的留下來,不好的刪掉。”金老闆說,大家和他合作,第一印象很隨和,談生意基本上沒問題。但是他也在觀察客戶。如果印象可以的,會再去客戶那裏坐一坐,細細聊一聊,到喫中飯的時間了,主動請人家喫中飯。“但是呢,這個人如果真的是要我請了,那這個人是不會做人的。”金老闆說,不會做人,生意也好不到那裏去。

“人家說我廠子破麼破的,但是財運很好的。旁邊就是個廟嘛,他們說燒燒都燒到我這裏來了。”金老闆哈哈大笑,人都說生意很難做,但他卻從沒愁過“因爲我是這樣的,我會把這個事情往前做。會去國外溜達、跑,去了一個國家交一幫朋友,生意自然不愁。”

如今,金老闆去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沙特阿拉伯、迪拜、泰國、柬埔寨…… 現在,金老闆最大的心願,就是學好英語,跑遍更多的地方,交更多的朋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