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传》中,甄嬛在离开皇宫之后和果郡王有了一段私情,并且还有了孩子。最后甄嬛设计回到宫中,肚子里的孩子也变到了皇帝的名下。对于两人的这一段私情隐藏得很好,只有叶澜依因为对果郡王的注目,而发现了两人的感情,除此之外,妃嫔之中,就连眉庄也不知情。

虽然大家并不知道这段感情,然而对于甄嬛肚子里的孩子仍然是揣测不断,主要是因为皇后一党的人不能让甄嬛太过于得意,因而宫中的流言蜚语一直就没有断过。只不过甄嬛巧妙地说服了皇帝和太后相信,因而在生产前都还算顺利。甄嬛生下双生子成为了大功之人,整个永寿宫的人也跟着沾光被皇帝封赏。

不过有一个人除外,就是斐雯,她不知道是得罪过槿汐,还是只是运气不好刚好就撞上了,打开窗户这件事情被槿汐在皇帝面前吆喝了出来,以至于人人都在喜乐领赏的时候,她被掌嘴了。这让斐雯的心中不甘,脸上有伤的样子刚好被剪秋看到,因此斐雯就被皇后那边的人给收买了。

让她作为卧底留意着甄嬛宫中的一举一动,很快斐雯就发现甄嬛和温实初的交情似乎不浅,于是乎皇后一党的人就策划出了“滴血验亲”的戏码,诬陷甄嬛的孩子乃是温实初的,甄嬛和温实初有私情。不过甄嬛如今是贵妃,想要扳倒她和指证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皇后一开始也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让祺贵人出来告发甄嬛有私情,还请来了一群证人,甘露寺的静白和从前甄府的丫鬟玢儿,说得头头是道,很多话也都是事情,然而还是被甄嬛给轻而易举的发现了破绽,几句话就问得斐雯哑口无言,眼看着就要变成一出闹剧了,皇帝出现了。

当然皇帝的出现也是皇后事先设计好了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滴血验亲。皇帝出现前的辩论主题都是甄嬛和温实初有私情,皇帝出现后就变成了孩子来历不明了。说私情的时候甄嬛还算镇定,然而当皇后提出要滴血验亲的时候,甄嬛也瞬间就乱了。

因为孩子并不是皇帝的,如果皇帝亲自验的话,就会穿帮了,因而甄嬛当下很紧张。但是她又没有其他的理由可以阻止,因为皇帝一向多疑,她越是反对,就越会加重皇帝的疑心,但是她也不能不反对。当然我们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验了血,但是甄嬛成功的化险为夷了 。

因为孩子只和温实初验了血,并没有和皇帝验血,所以真相被瞒了过去。滴血验亲是一招很险的棋,一旦皇帝用自己的血来验,甄嬛母子就会性命不保。那么甄嬛最终还是答应了验血,并且还验了两遍,她是如何确定皇帝不会亲自用他自己的血来验的呢?大家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吗?

当时皇帝已经听进去了皇后的建议打算滴血验亲了,而甄嬛就立刻的急中生智,既然皇帝是疑心温实初,就只取温实初的血进行验就可以了。这么说看起来很合理,然而实际上却是被甄嬛给转移了注意力,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皇帝想要知道的也不是孩子是不是温实初的,而是想要知道孩子是不是他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甄嬛如此故意的转移注意力,她是怎么确定皇帝不会发现,并且还会答应她的建议的呢?并且在第一次验血已经出现那样的结果之下,第二次验血,一般人为了保险起见,都会直接用自己的血上了,甄嬛为何不怕皇帝会用他的血来验证,而是继续验温实初呢?

主要原因有这几个方面。第一,那是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皇帝被称为“天子”,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身体被称为“龙体”,任何人做出了一点损伤皇帝身体的事情,都可以被判处死罪。因而没有人敢主动提出去损伤皇帝的身体,就连皇后在提出了滴血验亲的建议之后,也是马上补充说她不敢损害皇帝的身体。

因而,虽然人人都知道用皇帝的血验才会得到最准确的结果,但是没有人敢提出来。当甄嬛妥协愿意用温实初的血来验的时候,对于在场的人来说,谁都不会觉得有问题。皇后那边的人也没有异议,就让甄嬛成功的转移了注意力,将重点从孩子是不是皇帝的变成了是不是温实初的。将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让其他人认定孩子不是温实初的就是皇帝的。

第二,端妃和敬妃的神助攻。当皇后提出滴血验亲的时候,甄嬛紧张之余给端妃递了一个眼色,虽然说端妃不知道其中的真相,但是她是偏向甄嬛对付皇后的,因而不会让皇后的计谋得逞。所以端妃立刻就说到皇帝的龙体怎么可以损伤呢,这句话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端妃在宫中的地位不低,在皇帝心中说话的份量也不低,端妃站出来说皇帝的龙体损伤不得,其他人自然不敢与其唱反调,而且端妃深爱着皇帝,以皇帝的健康为重,她是断然不会让其他人伤害皇帝的。因而或许皇帝的心中并不在意取血,端妃却也会阻止他。

第三,皇上重面子,甄嬛在皇帝身边多年,对这一点很清楚。皇帝看重面子,所以不会用自己的血亲自来验,因为经过皇后祺贵人这么一闹,皇帝的心中对于孩子是不是他的,也是不确定的。如果直接用他的血在这么多人的面前验明了孩子不是他的,那么皇家的脸面,他的脸面可就是都荡然无存了。

而只用温实初去验却要保险一些,只要验明了孩子不是温实初的,在场的这些人的嘴巴就可以封住了。皇帝如果心中仍然有疑心的话,可以让人暗地里再次进行取血验亲,只是知道的人会很少,不会闹得沸沸扬扬,就可以保住皇帝的面子了。

甄嬛就是看明白了这三点,所以才会提出只验温实初,并且敢笃定皇帝不会用他的血亲自来验,从皇帝答应用温实初的血来验开始,甄嬛就已经放心了。所以才会故意的对皇帝说那些看起来就像是她心虚了一样的话,就是为了故布疑阵,让皇后等人和皇帝相信,孩子和温实初的验血结果很重要,最终甄嬛将必输局变成了胜利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