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fd1a153b27948798224671816f63c62\"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中國民協名譽主席馮驥才(右)與吳元新母子交流傳統染織技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也非常感謝馮驥才先生對我們的關心支持,馮驥才先生第一次到我們藍印花布博物館考察是2004年,他看到了我的收藏,就很激動,問我現在是什麼職稱,我說我沒有任何職稱,他就很驚訝,說你怎麼能夠堅持到現在的,我說我就是喜歡,就是對藍印花布的這樣一種情感。\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2446ef80-d862-4870-9de3-708484c5ac0a\" img_width=\"495\" img_height=\"279\"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元新向女兒傳授藍印花布工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3.做好研究和社會傳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006年,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被中國民協命名爲中國藍印花布傳承基地,吳元新在時任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的鼓勵下,設想要通過不留遺漏的地毯式普查,對所有地區的藍印花布從紋樣到形式、製作工具、材料、程序等相關內容進行立檔。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9e8de39fe744d069e651ae6150cdaba\"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623\"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元新\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靛藍人間布上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專訪中國民協副主席、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吳元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國藝術報記者 張志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eb33e316-649b-4845-959c-74416bd17bcf\" img_width=\"619\" img_height=\"357\"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元新接受《中國藝術報》專訪\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爲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藝思想,大力倡導德藝雙馨,着力培育正風正氣,弘揚藝術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進一步營造文藝界見賢思齊、崇德尚藝、奮發有爲的良好態勢,不斷髮現、培育和推出當代優秀文藝工作者與文藝界先進典型,\u003Cstrong\u003E中國文聯近期啓動“藝苑百花”項目。《中國藝術報》特別開設“藝苑百花”專欄\u003C\u002Fstrong\u003E,深入挖掘優秀文藝工作者的動人故事,充分展現他們愛黨愛國的崇高理想、追求卓越的藝術創造、紮根生活的精彩實踐、感人至深的善行義舉。“藝苑百花”第十五期,我們推出的是\u003Cstrong\u003E中國民協副主席、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吳元新\u003C\u002Fstrong\u003E,敬請關注。\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藍印花布曾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近幾十年來,藍印花布在生活中漸漸消失。在這朵民藝之花即將變成不可觸及的回憶時,一些有識之士把它拾起並用心呵護起來,吳元新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在這個領域已經耕耘了40餘年,現任中國民協副主席、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他收藏、搶救、研究、製作、創新,串起藍印花布的完整傳承鏈條,也使得這項古老技藝得以爲更多人所知。近日,吳元新在接受中國藝術報記者專訪時說:“老話說‘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但現在不是這樣了,傳統手藝要活下來、活得好,就必須有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創意產品。藍印花布來自於生活,還必須要回到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6b8d92b481b4d2baa8af0d5f2b41e48\" img_width=\"835\" img_height=\"1156\"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元新爲《中國藝術報》題詞:人傳藝傳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a1a05a7f5e7490aa5062c8f062d53c1\"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元新\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藍印花布今與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關於藍印花布,相信很多人都有些印象:藍底白花,或者白底藍花。它的圖案往往簡潔明快,意境卻清雅含蓄。穿一件藍印花布衣裳走人家,送一件藍印花布手絹或頭帕定情,可以說是農耕時代的一種時尚。不過,時過境遷,隨着現代印染工業的興起,新的生活方式席捲了社會,藍印花布是否還有用武之地?在吳元新看來,藍印花布是廣大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美的創造,它既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關鍵是要爲藍印花布找到準確定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藝術報:首先請您介紹一下藍印花布,它過去有哪些使用場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藍印花布實際上同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它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或更早,從刻版、防染、印花這樣一個完整的藍印花布工藝來講,它是南宋嘉定縣安亭鎮一位姓歸的染坊業主發明的,後來在江蘇、浙江、上海流傳開來。藍印花布主要用於老百姓的生活中間,比如說被面、包袱布——走親戚、回孃家就用這樣有吉祥圖案的包袱布,帳沿、蚊帳、服裝、頭巾、門簾、靠墊等,都用藍印花布來美化自己的生活。小孩從生下來開始,包裹着的襁褓布,戴着的肚兜都是藍印花布製成的;等要上學了,蓋的被面要印上“狀元及第”“三子奪魁”的紋樣;結婚時,會蓋上“麒麟送子”“年年有餘”“和合二仙”“吉祥如意”圖案被面。這些都是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當你年老了,子女送來一件“福壽雙全”的被面、“仙鶴壽桃”的包袱布,帳簾都是“三星高照”“福壽延年”。藍印花布陪伴了人的一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藝術報:在當下的生活中,藍印花布還適用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變了,被面不用藍印花布,改用現代印染的被套。包袱布原來都是走親戚回孃家用的,現在大家都是用時尚的各種箱包,包括帳沿、牀圍,隨着生活方式的改變都變化了。藍印花布原來的使用功能沒有載體,所以我們現在需要把原來藍印花布的一些優秀紋樣用在當下的生活中間,比如說圍巾、服裝、包袋,從小錢包、小名片夾到大旅行箱,從小手帕到大的桌布都可以用藍印花布做,以及領帶、壁掛、鞋帽、裝飾布等,都可以在吸收傳統優秀文化基礎上,同當代的時尚結合在一起,同老百姓的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它重新通過新的設計又走進現代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92d8fd07a374d139586018edf836250\"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620\"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元新榮獲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生於藍染之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吳元新出身藍印花布“世家”,以振興“藍藝”爲夢想,藍與白構成了他人生的基本色彩,所以有人稱他“藍癡”,那隨手攜帶一隻藍印花布手提袋的身影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回憶起少年時期的艱苦歲月時他說:“農閒時節,祖母紡紗,母親織布,父親染色,全家穿的衣裳全靠自己動手。我就是在藍印花布的聲聲色色里長大的。”他所設計製作、並獲1999年全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金獎的藍印花布壁掛《紡織圖》便是他對祖輩生活的一種懷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藝術報:作爲一名傳承人,您如何看待藍印花布這門手藝?\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我是從小在長輩的紡紗織布聲中長大的,那時候在我的記憶中,就是奶奶紡紗,母親織布,父親染色,我們家的被面,包括生活中穿的衣服,都是先染紗後織布,就是色織布,我們叫色織土布。那時候姐姐出嫁,我母親從她小時候就開始爲她準備嫁妝,就是紡紗織布,到出嫁的時候,整箱子都是面料,她今後一輩子都用不完的面料。在這樣一種環境中間長大,我從小就對這種印染、這種圖案有了很深的情感。現在,我的母親92歲了,我和我的女兒女婿都在做藍印花布,我的孫女現在已經7歲了,也會畫畫染染,做一些簡單的藍印花布手藝,我們四代人都在做藍印花布的傳承,所以我說現在很幸福。作爲一個傳承人,從父輩手上接過藍印花布的技藝,又從專業院校裏面不斷學習設計理念,又從我的手上傳到了女兒女婿和孫女手中,在家庭生活中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藍印花布氛圍。有人說藍顏色很單調,但我覺得藍顏色是很豐富的,在我的眼裏,它是五彩的,是很有美感的,藍色是同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美學、民俗緊密結合在一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f8fb40f7e084350835b8342d08b6c4c\"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68\"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藍印花布工序之一,刻花版\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2df7e1ccc1e44c9b15a327695eb4679\"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藍印花布工序之二,刮防染漿\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0c626a8872f4572a5b25653ed008589\"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藍印花布工序之三,染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d7e466eeab04192909f5b7c05c2407a\"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藍印花布工序之四,刮灰\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005f405c6344bf9977cd50fa2d8548d\"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439\"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藍印花布工序之五,晾曬\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93678f76cc444cf97bbf2c6bc84fdc7\"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10\"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藍印花布工序之六,清洗整理\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中國藝術報:最早從事藍印花布職業出於什麼機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1976年,我16歲,剛初中畢業,那時候隨着國家外貿的發展,需要用民間工藝品換外匯,所以我們老家就組織了一批原來從事印染的小業主,建立了一個藍印花布的作坊。我們那時候叫它染布店,既可以幫羣衆來料印染加工,也可以做出口藍印花布的技藝。在我的印象中,這是很好玩的事,可以染色,可以紡線,可以織布,看着棉花紡成線、織成布、再染成花布,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感到特別神奇,所以招人的時候,我就第一個報名進了染坊。進入染坊以後,沒有想象的這麼好玩,沒有想象的這麼神奇,天天洗布、天天染布、天天曬布,天天同花型、布和水打交道,實際上也是很枯燥無味的。當時也還小嘛,就想要改行,後來我母親就勸我,說“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學門手藝一輩子能夠生存。母親鼓勵我說:“你要堅持下去,你可能還沒有領悟這門技藝。”後來當我真正學下去的時候,感覺有學不完的東西。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染坊、最後一個出來,後來被評爲了染布能手。進入染布的世界以後,人雖然很寂寞,但在辛苦中間,內心是快樂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2446ef80-d862-4870-9de3-708484c5ac0a\" img_width=\"495\" img_height=\"279\"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元新向女兒傳授藍印花布工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3.做好研究和社會傳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006年,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被中國民協命名爲中國藍印花布傳承基地,吳元新在時任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的鼓勵下,設想要通過不留遺漏的地毯式普查,對所有地區的藍印花布從紋樣到形式、製作工具、材料、程序等相關內容進行立檔。儘管也有觀點認爲,在當前社會生活快速轉型期間,傳統染織技藝的瓦解與瀕危勢所必然,但通過這樣一種努力,以一部科學的藍印花布檔案爲基礎,卻可以着眼於未來發展的更多可能,進而系統整體地修復和再現中華民族的印染藝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藝術報:《中國藍印花布文化檔案》項目目前進行到什麼程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在馮驥才先生的關心和中國民協的支持下,《中國藍印花布文化檔案》已被列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項目,南通卷和湖南卷已基本完成編纂工作,其他包括山東卷、浙江卷、東北卷等正在抓緊編寫。我們計劃用10年的時間出版20卷的《中國藍印花布文化檔案》,把藍印花布主產區的優秀藍印花布收集起來整理出版,爲後人留下一筆豐富而寶貴的文化檔案。這個工程完成以後,人們能夠從中看到藍印花布千百年來傳承的吉祥紋樣、傳承的脈絡、工藝的演變及其生活中的應用等。這也是我今後10年做的一項主要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df776ffc6384312b3348e015255dbe9\"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438\"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元新關於藍印花布的研究著作\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4e3dd400b334b228e7a07e68c003863\" img_width=\"958\" img_height=\"1423\"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元新關於藍印花布的研究著作\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def281af9b34503b997098c8e442479\"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631\"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元新關於藍印花布的研究著作\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中國藝術報:對當代服飾設計來說,藍印花布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是的,社會上很多服裝企業也在尋求這樣一種工藝技藝,用於現在的服飾設計。茵曼、生活在左、依文、芝禾、上下等品牌都來我們博物館考察交流,與我們談相關的合作項目,有的還派設計師專程來學習藍印花布的工藝,要把它優秀的圖案、經典的紋樣融入現代的創意設計中。我們在社會傳承方面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組織藍印花布技藝培訓班,傳播藍印花布文化,更重要的是,讓更多的人把優秀的傳統基因用在我們現代的服飾上面。現在打開很多服裝企業品牌網站,他們就有藍印花布,以及蠟染、扎染、夾染,都融入了現代生活。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優秀紋樣真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寶庫,在美化當代生活方面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c7591eaa2e54fc080f5b89eade8bb1d\"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180\"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藍印花布時尚產品\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2d6fbafe1414b8ab992a01b15a88b3f\" img_width=\"1032\" img_height=\"1134\"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藍印花布時尚產品\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4.收集是爲了分享\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對散落在民間的藍印花布進行收集保護,是吳元新的一個心結。他說,上個世紀30年代前後出生的那些老人手裏還藏有最後一批古老的藍印花布,但他們都已是八九十歲高齡,隨時都可能故去。這些老人甚至自己都記不清箱子底還藏有多少塊藍印花布。老人一旦故去,做子女的很可能就按照習俗把這些布燒祭掉。作爲一名民間文藝工作者,吳元新不但是守望者,同時也是奔走者,經過多年跋涉,吳元新積累起相當規模的藍印花布紋樣,說起那些收藏的珍品,他如數家珍:龍鳳呈祥、狀元及第、鯉魚跳龍門、喜上“梅”梢、松鶴同春、麒麟送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藝術報:您收集藍印花布的初衷是什麼?現在有多少藏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現在藍印花布博物館的藏品有38000多件,有10萬多個紋樣,我們正在進行整理、分類、編號。作爲一個藍印花布傳承人,我不僅要把技藝傳承好,還要把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整理好、收集好、保護好,這也是傳承人的重要責任。最開始,我到南通啓東的印染廠以後,跟着師傅到鄉下去收集紋樣,這個收集是爲了滿足那時候日本客商的訂貨。因爲日本人訂了大量的各種各樣的紋樣,我們自己的信息量很少,紋樣不多,所以就從民間尋找優秀紋樣,用拷貝紙把紋樣描下來,把布收集進來,再重新設計紋樣出口日本。隨着收集的布料越來越多,我就感覺到,要把這些優秀的傳統紋樣進行分類整理編號。當時經過了爲藍印花布產品出口而去民間尋找圖案設計新花樣,變爲後來主動、自覺地去搶救保護散落在民間的藍印花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藝術報:在收集過程中遇到過什麼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那時候我們先從南通開始,到整個江蘇,逐漸到上海、浙江、山東、山西、湖南、湖北等。剛剛收的時候,在啓東的一位老奶奶家裏,正好看到她把以前箱子底下老東西拿出來曬,有她小時候穿的藍印花布棉襖,有她出嫁時候的枕頭——同刺繡結合起來的,有她出嫁時候的被面、包袱布。我們感到特別驚喜,老人把她出嫁時候的東西保護得這麼好,特別是那件枕頭,枕頂是方的,刺繡的,整個枕頭面是藍印花布的,這樣一種刺繡同藍印花布跨界結合的物品在民間比較少見。所以我就拿在手上仔細地看,這個老人家從屋裏出來以後就說,“哎呀,你不能碰,這個是我母親給我的陪嫁”,她出嫁的時候,一共做了兩個枕頭,一個是藍底白花同刺繡結合起來,一個是白底藍花同刺繡結合起來,上面是梅蘭竹菊,象徵着四季幸福、四季恩愛。她後來告訴我們說,另外一個白底藍花的枕頭,她丈夫去年過世了,已經給他“帶走”了,這個她“走”的時候也要“帶走”。我當時一聽就很着急,後來就做工作,能不能收藏到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她認爲這個是出嫁時候的陪嫁,一定要百年以後“帶走”。“帶走”就意味着又一件優秀的作品消失了。我後來做她兒子、女兒的工作,做她孫子的工作,跑到她家裏有八九次。我告訴她,你如果一個人“帶走”的話可能就是你一個人知道,如果留在我們博物館的話,今後可以有千千萬萬個人能夠知道有這樣一個美麗的故事。經過她的孫子、兒子做她的工作,這件刺繡同藍印花布結合的枕頭終於得以收藏在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2ac1c643cfc4e18a1295d814127cc74\"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879\"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藍印花布壁掛《紡織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有次我們到浙江去收集藍印花布,遇到一位老人家,她的藍印花布被面是“狀元及第”,她就說我這個是寶貝,我們這一代人、下面一代人都沒有考取“狀元”,沒有考取“秀才”,現在希望後人能考上一個好大學,這種美好的願望一直藏在她的心底,她希望把這條被面藏在箱子底下,讓這種願望一代一代延續下去。第二年,她的孫子考取了大學,我們再去收就成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像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時候,我們第一次去收集,還不願意給我們,第二次去的時候老人就過世了,老人留下來的藍印花布被面、包袱布被一起燒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燒祭給老人就是對老人的孝順,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大量優秀紋樣,就這樣隨着老人的過世而消失。作爲一個傳承人,我也有責任去保護先人留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所以我們收集做到哪裏,就把藍印花布的保護和宣傳做到哪裏。有的人說這個是我們的寶貝,我們自己還要留,我覺得這樣也很好,無論是收藏在博物館還是他們自己留下來,都是對優秀文化遺產的一種保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5.時尚是風箏傳統是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人們對民間印染審美觀念的改變讓吳元新意識到,傳統的藍印花布製品已經不盡與現代生活相適應了,爲此,他針對現代家居生活設計開發了一系列藍印花布產品,以及各種時尚手袋、玩具。藍印花布由單面印花發展爲雙面印花,單色發展成雙色,窄幅布發展成寬幅布,純棉發展成真絲、綿綢等多種面料。他培養青年一代傳承人,開發“元新藍”時尚品牌,希望喚起人們對這項傳統手藝的審美情趣,讓藍印花布再次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藝術報:如何看待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在青年一代中的傳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原來只把技藝做好就可以生活,現在不僅是技藝做好,還要培養傳承人,還要不斷地創新設計,要滿足現代人生活的需求。我們兩代人對產品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我作爲一個傳承人,對女兒女婿的要求就是,像放風箏一樣,傳統這根線是要拉的,我怕他們一放開就把很多優秀的傳統技藝放棄了。我們這代人對傳統紋樣、對傳統藍印花布有很深的情感,因爲我們生下來蓋的是藍印花布被面,看到長輩們還戴着藍印花布的頭巾,還在用藍印花布的包袱布。現代社會,花花世界,什麼都有,在這種情況下,我一直要求女兒女婿做藍印花布設計時,要更多地去吸收傳統的精髓,然後再拓展、再創新。相對於年輕人來講,我們更傳統一點,他們對現代、對時尚更有想法,我希望他們能夠抓住傳統,掌握精湛的傳統技藝後再做設計,就像高樓大廈把基礎打好了,再蓋多少層都沒事。所以我說,要拉着傳統這根線,這根線暫時還不能放。\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eac70be72154bbf928ea4c5e1325a46\"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47\"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藍藝創新家居\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中國藝術報:傳統文化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您做出了很好的嘗試。\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我一直講,沒有創新,就沒有現代的生活。作爲一個傳承人,我現在是一手是傳統,一手是現代;一手是作坊,一手是院校。從染坊到學校,再從學校到染坊。只有不斷地適應現代的社會,不斷地適應百姓的需求,不斷地適應當代設計的需求,傳承纔是有生命的,我們的傳承之路纔會越走越寬,我們的傳統技藝才能得以活態傳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6.不忘初心堅定前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談起藍印花布,吳元新念念不忘韓美林、馮驥才等文化名家的鼓勵和支持。自2004年來,韓美林藝術大篷車多次走進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韓美林親自教設計、畫紋樣,將十二生肖、天書、巖畫、數字等元素大膽運用於藍印花布,爲沉寂已久的藍印花布注入了新的生命與活力。馮驥才是藍印花布的熱烈“擁躉”,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專門開闢了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分館,並在各種場合爲藍印花布鼓與呼,鼓勵吳元新把藍印花布技藝傳承下去,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護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藝術報:韓美林、馮驥才二位先生對藍印花布有着怎樣的期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吳元新:我們同韓美林先生合作已經很多年了,前幾年韓美林先生舉辦世界巡展,無論是在法國、意大利、韓國的美術館、博物館,還是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銀川的韓美林藝術館,每次展覽都能看到藍印花布。他說,藍印花布是以前老百姓最常用、最普通、最樸素的一種生活用品,作爲一個設計師應該有這樣一種責任把我們優秀的東西留下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fd1a153b27948798224671816f63c62\"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中國民協名譽主席馮驥才(右)與吳元新母子交流傳統染織技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也非常感謝馮驥才先生對我們的關心支持,馮驥才先生第一次到我們藍印花布博物館考察是2004年,他看到了我的收藏,就很激動,問我現在是什麼職稱,我說我沒有任何職稱,他就很驚訝,說你怎麼能夠堅持到現在的,我說我就是喜歡,就是對藍印花布的這樣一種情感。所以他走之前就給我們館題詞“靛藍人間布上美,青花世界館中看”。後來我和女兒去拜訪他,他爲了鼓勵我們做好家庭傳承,又寫了題詞“手承心承手,人傳藝傳人”,出門的時候他就同我講,“元新,希望你能夠把藍印花布的技藝做下去,把我們優秀的文化保護好”“希望你能夠在地球上劃一條痕,一百年以後,人家還能夠記得你吳元新做了藍印花布技藝傳承和保護這樣一件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c6a54e8ad4d47c7af79b4e9583add83\"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8\" alt=\"藝苑百花丨“藍癡”吳元新:靛藍人間布上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78386084049767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