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是中国生产的最新型三代半重型战斗机,由于它配备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因而具有非常先进的对空及对面攻击能力。其中远程打击能力甚至超越了中国空军从俄罗斯进口的苏35战斗机,即便是面对欧洲的阵风和台风战斗机仍有相当的优势。歼16在中国空军的装备数量已经达到了上百架,而且中国海军也已接开始接收,然而就在歼16势头正进的时候,一个消息从网上传开了:歼16将可能于明年全面停产,以便为歼20隐形战斗机的全面量产让路。

歼16全面停产为歼20让路?沈飞:还有一个“B计划”

歼16出现将停产的说法

对于这个消息可能有很多人表示不解:歼16是沈飞生产的,歼20是成飞生产的会生产的,这两者是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歼20大量生产就要让歼16停产呢?主要原因是它们却共有一种发动机,这就是涡扇10B。涡扇10B是的加力推力可达13.5吨,是歼16战斗机和歼10C的标准动力,同时它还是歼20战斗机现阶段的动力标配。因此如果歼20全面量产的话,将对对涡扇10B发动机将有非常大的需求量。如果按照年产36架歼20战斗机来计算的话,将直接需要72台涡扇10B发动机,若再算上备份发动机的话,最终所需数量将会达到上百架。对于突然上升的发动机需求,涡扇10B的产能将无法满足,因此停产歼16可能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歼16全面停产为歼20让路?沈飞:还有一个“B计划”

歼20量产需要大量的太行发动机

如果上述消息属实,那对很多军迷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当的遗憾:因为歼16的停产并非是因为它不需要,而是因为发动机产能所限,这说明中国发动机工业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太多;不过让人感到宽慰的是,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太久:中国新一代涡扇15发动机正在测试中,相信在几年之内就会装备到歼20战斗机上使用,届时不仅会让歼20的性能的更大的进步,而且也会改变歼20和别的飞机争发动机的无奈局面。而且随着中国发动机脉动生产线的成熟,各型发动机的产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满足多种飞机的生产需要。

当然所谓歼16将全面停产只是网上未经证实的消息。而与此对应的是,网上也有沈飞也有持续维持歼16、甚至歼11D生产的计划,而且为了克服发动机供应的问题,沈飞之前还有一个从俄罗斯进口发动机的备选方案。就是引进俄国AL31发动机甚至是苏35所使用的117S发动机,对歼16和歼11D进行持续改良。对这个计划,有军迷戏称是“沈飞的B计划”。沈飞的这个发动机备选方案其实是成飞当年进口俄制发动机生产歼10的做法很相似:虽然国产涡扇10发动机多年前就已开发成熟,但是成飞出于可靠性考虑一直在歼10战机上使用俄制AL31发动机。现在当沈飞面临无发动机用、主打产品歼16面临停产的情况下,进口俄制发动机维持军品的持续生产也是可以理解的。

歼16全面停产为歼20让路?沈飞:还有一个“B计划”

向俄国进口发动机可以满足沈飞生产计划

而且国家从系航空企业平衡的角度看,也不会让歼16停产。因为现在歼16一旦停产沈飞基本就没有战斗机生产任务了,至于歼15那么一点产量是根本无法维持沈飞运行生产线的。因此国家和军方肯定会保证沈飞每年至少24架战斗机的生产能力,直到歼31或者新型战斗机在沈飞正式投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