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國內一所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的,計算機系科班出身,身邊不少同學目前都是在國內一線互聯網和軟件類的公司從事編程開發的工作。剛畢業的時候,我也是去的大公司,找了一份軟件工程師的工作,然後在業餘時間不斷的學習理財和投資方面的知識,最後在工作了幾年以後,從大公司出來開始自己創業項目的運作,選擇的是價值投資這個方向,當然了自有資金還是在繼續做價值投資,相當於是創業和投資兩條腿在走路。

在與我的同學和同事們交流的時候,發現大家普遍存在的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被局部性思維給限制住了,很少有朋友可以跳出局部性思維,積極擁抱系統性思維。所謂的局部性思維就是隻看到眼前的事務,領導把項目劃分爲若干個模塊,然後進行分工,每個人被分配到一些任務,這些任務可以理解成把A通過某種算法轉化爲指定特徵的B,然後把成果B交給某個負責人進行整合,最後完成一個系統的閉環操作。在一個大公司裏面,如果工作了很久,某某同事比較擅長將A變成B,那麼往往以後,如果有類似的任務,還會指定讓他來完成,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工作幾年下來以後,這個同事成了將A搬運到B方面的專家。我們看到在卓別林的電影裏面也有類似的場景,一個生產線的工人,一天到晚的工作任務就是將轉到自己面前的零部件中的螺絲給上緊,於是他的右手臂一直在做的就是擰緊螺絲,以至於下班以後,手臂還在習慣性的做類似的動作。所以有人自嘲說,自己只是大公司裏面的一顆螺絲釘。

如果你從事的工作,只是負責完成一個系統的一部分,你只能夠看到這個系統的局部,那麼往往容易陷入局部思維。你可以出色的完成局部所遇到的問題,但是面對系統的複雜度,你往往無能爲力。從底層的技術人員,往上晉升就是要做系統的架構師,能夠從宏觀的視野來設計系統,最後進行項目的分工、協作和整合。設計系統,讓系統能夠自動的運轉,正是需要的系統性思維。

我們看一個生意是怎麼跑起來的?比方說,一個互聯網項目的運轉,需要有用戶需求分析、產品設計、技術開發和運營,首先要了解客戶需要什麼,把產品的原型設計出來,然後技術負責把產品的想法落地,產品上線以後,還需要運營人員的參與,把產品給推廣出去,讓更多的用戶來使用,再蒐集產品用戶的反饋意見,不斷的優化產品,進行系統的迭代。一個生意如果可以自動的跑起來,它其實就是一個系統!我們聯想到一個小的池塘,裏面有魚蝦、水生植物等,在有陽關的照射下,水生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於是水裏面產生了氧氣,魚蝦可以吸收水裏面的氧氣再吐出二氧化碳。一個小的池塘就是一個多姿多彩的生態系統,並不需要任何人的干預,它可以自動的運轉。

擁有局部思維的人,總是想着把自己手上的工作給做到極致,但是如果沒有系統性思維,往往只能做一個大系統中的螺絲釘。從工作收入來源來看,也是過於依賴所在的系統,一旦系統出了問題,可能就要波及到身在其中的人。對於從事具體工作的人來說,比較好的財務安排是把自己在系統中工作的收入,拿來買入持有更多系統的份額,只有擁有更多自動化運行的系統更多的股份,才能實現財務上的真正安全。

拿提水的收入,來買入更多管道的股份。我身邊認識的一個朋友,他多年前在南大計算機畢業以後,去的一個上市公司工作,通過近十年的積累,目前手上所持有的股票和基金的分紅就已經可以比肩自己的工作性收入了,當然了,他依然還在從事着自己的工作,但是對於目前所在的系統,他的依賴度在逐漸的降低。他知道自己所持有的那些可以自動化運作的系統的份額,可以在未來幫他源源不斷的輸送過來現金流。

因此,重要的並不是成爲局部領域的專家,而是要收藏儘可能多的系統。那麼,系統到底是如何來的,一種方法是自己打造系統,另一種方法是直接買入已經打造好的系統。第一種方法,也就是通常說的創業,通過整合資源和招募合適的人才,把他們放在合適的崗位上,然後讓這個系統能夠有效的轉起來,如果系統發展的比較好,最後就是所謂的做大做強做上市。但是創業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很多的創業公司最後都會死掉;第二種方法,如果系統運作非常的成熟,在上市以後,投資者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去買入這些生意,通過持有這些系統的份額,來分享系統的回報。但是,很遺憾的是,在投資者中只有極少部分人,可以擁有系統性思維,知道其實買股票就是買系統。大部分人其實是把股票看成了交易的籌碼,被價格的起起伏伏而牽動着情緒的波動。

我們在做價值投資的過程中,經常提到要能夠站在企業家的高度,對未來5~10年大方向上生意會發生怎樣的變遷進行推演,而不要陷入在具體的細枝末節裏面,所能夠產生的價值是有限的。在大方向上的模糊正確比在小問題上的完美要重要的多。然而,這個正是需要能夠站在高處來俯瞰系統的能力。不能以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小結

(1)如果在大公司裏面一直從事某一份具體的工作,時間久了以後,可以成爲所在領域解決問題的專家,但是如果缺乏系統性思維,往往會過於依賴這個系統;

(2)系統是可以自動化運行的,設計和打造的比較成熟的系統,在沒有人的強制干預下,可以自動化的運轉很久;

(3)成熟的生意就是一個生態系統,投資者通過持有系統的所有者權益的一部分,來分享這個系統的成果。

今天的問題是,在你的日常生活觀察裏面,你看到了哪些運轉良好的系統?請你舉一個例子,在留言區分享,與大家一起過過招。

(本文原創首發於公衆號:蔣煒的投資思考,私募基金大佬已經訂閱,就差你了,在搜索的時候,注意“煒”(wěi)是火字旁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