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互联网企业家们往往阔谈趋势、战略、时代责任,却从来没有人以\"产品经理\"的姿态,对产品本身进行如此专注和颠覆性的阐述,马化腾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自己对产品的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马化腾的气质,决定了腾讯能够将这种时代风口用到极致。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本文经格隆汇APP授权转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作者:沙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86年4月11日,时隔76年之后,哈雷彗星拖着绚烂而神秘的长尾巴,准时地重新出现在地球的上空,在中国南部新兴海滨城市深圳,一个少年用软磨硬泡、花了父亲四个月工资买来的一台天文望远镜,激动而兴奋地观测到了这一罕见现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是一个叫做马化腾的15岁初中生,他的父母都是公职人员,上面还有一个年长四岁的姐姐,在当时社会中算是一个中产家庭。1984年,马化腾随父母从海南岛迁居深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彗星,俗称\"扫把星\",为怪异之物,在汉族乃至其它很多民族的预言中,哈雷彗星出现在星群的外阴之间,预示着秩序重构的时期即将到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马化腾生长的时代,中国正发生着紧张而剧烈的变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72年,也就是马化腾出生的第二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8年,74岁的邓小平实际获得领导权,历经十年动乱,国民经济遭受重创的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大量的国家投资和国际资本引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经济复苏的发动机轰然启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ef539345c7e47619cd10cbefd759e3c\" img_width=\"657\" img_height=\"511\" alt=\"风云四十年,马化腾的必然与偶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几乎在同一时期,大洋彼岸的美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快速走向成熟,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u003Cstrong\u003E集成电路产业以一种倍数增长的态势,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核心--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u003C\u002Fstrong\u003E。在之后的短短十几年时间,个人电脑风靡美国的家庭和企业,一大波互联网企业诞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一场先进与落后的东西方碰撞,似乎也在昭示着一个浩浩荡荡的时代大势即将来临,在两方交融的缝隙中,便是一片可以任人自由发挥的竞技场,一场技术与资本的依存较量,即将在这里展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马化腾这一代人,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夹缝中,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马化腾所成长的深圳市,是新旧交替的夹缝中最光最亮,也是最有利的一个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cb1ea70e0ee4b23be5b2b8da1d89371\" img_width=\"738\" img_height=\"350\" alt=\"风云四十年,马化腾的必然与偶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89年,马化腾考入深圳大学的电子工程系的计算机专业,他只是一个十分平凡的学生,除了每天早上背一下单词,坚持围着校园跑上一圈,平时开发一些病毒与同学进行交锋较量,好像也没什么特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大学四年,他没有担任过任何学生干部的工作,也没有竞选过任何协会职务,在芸芸学生中,他只是一个长相普通、沉默安静、偶尔喜欢在计算机房里捣捣蛋的理科男,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在管理和公共事务的处理上,有什么出众的才能。事实上,从后来的腾讯发展轨迹上也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的创业者在管理上确实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大学毕业后,马化腾凭借自己在实习时做的一款小巧和美观的股票分析软件,加入了润迅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润迅,当时涉足的是一个爆发性增长的行业--寻呼台服务\u003C\u002Fstrong\u003E。寻呼机就是我们所说的\"BB机\"\"传呼机\",是一种别于腰间的小东西,1990年前后,几乎到了\"人腰一机\"的地步,它的风靡意味着当时的中国实际已经进入了即时通信的时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马化腾也趁着这一波大势,先后捣鼓出了不少给传呼机配套的小软件,小打小闹赚了一些钱,和大多数混迹华强北的青年一样,他只是大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直到1994年底,他突然被一个叫惠多网的新东西吸引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是一种BBS建站程序,通过电话线连接,点对点方式转发信件,这种带有及时通讯雏形的东西,带给了马化腾十分大的震撼,就像是在他的眼前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马化腾花了5万元重金,拉了4条电话线,配备了8台电脑,开设了一个\"马站\",就如同之后几年沉迷于网吧的学生,一头扎进了这个神奇的网络世界,废寝忘食,忘乎所以。1996年初,求伯君在珠海架起了\"西线\"站点,同年5月,雷军在北京创建了\"西点\"站点,中国互联网的社交雏形,似乎就这个地方,开始迸发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是,恵多网的站点有着巨大的局限性,注定只能算是一个启示,带给马化腾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在日后被称之为\"用户体验\"的东西,\u003Cstrong\u003E一位叫李宗桦的惠多网网友回忆道:\"他在网上简直就是一个话痨,总是喋喋不休的反复跟你讨论一个技术问题,他重视每一个‘马站’用户的意见,会不断地写邮件,从不厌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这一特点,也是日后腾讯在各种挑战中,能够保持产品优势,挖起宽宽护城河的原因所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就在马化腾沉迷于惠多网的时候,互联网世界进入了一个令人炫目的地震期,1995年,JAVA技术诞生,网景通信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到27亿美元。次年,杨致远的雅虎上市,一跃而成为市值高达8.5亿美元的新巨头。\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同样是1995年,对计算机有着狂热爱好的丁磊,无法忍受平淡而乏味的生活,顶着家中重重压力,孤身一人跑到热浪滚滚的南方,到处乱逛,拜访了几位素未谋面的网友,其中就包括惠多网的深圳站长马化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第二年,丁磊拿出50万元积蓄创办网易,模仿美国的Hotmail,开发了第一款中文免费电子邮箱系统,以119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广州电信旗下的飞华网,之后又以每套1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全国各地电信公司开办的网站,赚得盆满钵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丁磊的故事刺激了马化腾,1998年春节后的某一天,他找到老同学张志东聊天,突然说道:\"我们一起办一家企业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3\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日后叱咤风云的腾讯,就这样诞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b957aaf17d444128d904e6b7388f960\" img_width=\"571\" img_height=\"368\" alt=\"风云四十年,马化腾的必然与偶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不过,从它一诞生开始,就注定了后天不足,如同性格沉闷的马化腾一样,在一众互联网企业中,毫不起眼,甚至是难以生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归结原因,是马化腾对大势的误判。在传呼机行业中浸淫了几年的马化腾,开发的产品反复在传呼机领域里折腾,浩荡大势下,传呼机已经是落日余晖,几个创业者就像是瓶子里的泥鳅,眼看着水越来越少,越来越浑浊,苦撑乏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多年后,马化腾回忆道:\"在创业的那些年,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未来,都在为明天能活下去而苦恼不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就在马化腾拼命挣扎的这几年,行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热闹而喧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1998年到1999年,雅虎走进中国,谷歌在一个车库里创立。鲍岳桥创立联众游戏,朱俊创立九城,刘强东创立京东,周鸿祎创立3721,张朝阳创立搜狐,新浪网也在这一年成立,网易也从一个软件销售公司转型为门户网站,马云孤注一掷创立阿里巴巴,携程网上线登场,李国庆夫妇回国创立当当网,百度也开通了服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个横空出世的产业,就像是一条喧嚣而璀璨的星河,突然出现在夜空,引人瞩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是,热闹是他们的,腾讯什么都没有,马化腾每天都在为资金而奔波,他看不清楚未来的路在何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直到1998年,突然有丝光亮照进了黑暗--它叫做OICQ。\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98年8月,马化腾看到一个招标新闻,广州电信想要购买一个类似ICQ的即时通讯软件,于是与几个伙伴就做了一款,尽管后来没有招标上,但是看到ICQ被美国在线以4.07亿美元收购,又不忍心割肉,于是决定把它\"养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是一个疯狂的决定,在那个门户为王的时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即时通讯都不被人看好,它没有盈利途径,看不到未来,从OICQ诞生开始,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就一直徘徊在破产的边缘,这个小软件就像是一只饿死鬼投胎的小精灵,怎么都喂不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马化腾最终动摇了,他想把它卖掉,但是没有人愿意购买,它就像是一个天生残疾的弃婴,没有人愿意接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关键时刻,运气降临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就在他近乎绝望的时候,\u003Cstrong\u003EIDG与盈科这两家风投机构突然闯进了视野,这个对风投没有一点认知的懵懂创业者,直到签订了40%股权置换220万美元融资合同的时候,还处在懵圈状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20万美元很快就烧完了,马化腾团队又想把这个小软件卖掉,左右都没办法出手,那一年互联网泡沫崩溃,整个行业的就像是冬天的空气一样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就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命运之神再次眷顾了这个年轻人,\u003Cstrong\u003EHIM突然出现,以6000万估值的溢价,给腾讯注入了大笔资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运气,一直是盘旋在马化腾身上的一道光环,实际上这样的光环在中国早期互联网创业身上随处可见,马化腾并非一个天生领导者,在他带领腾讯往前冲的路上,更多的是身边协同人员的配合,外加一些被时代堆叠的运气成分,给了这个这个年轻的创业者适应的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一轮危机过后,移动梦网的时代到来,各家互联网企业开启了搭便车的模式,纷纷从泡沫泥潭中挣脱出来,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QQ第一次展示了它对用户的绑定性,通过移动QQ发出的短信数量约占整个\"移动梦网\"短信数量的70%,2001年2月,腾讯依靠移动梦网,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春风得意马蹄疾,此时的腾讯就像是一个捧着金饭碗的乞丐,赚来的钱都投入到了QQ上,可是却找不到获利的方法,急于盈利的马化腾,开始实行QQ号码注册收费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一操作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怒火,杀鸡取卵、垄断、吃相难看等舆论标签,一下子铺天盖地全贴在了马化腾的身上,公众将过去忍受弹窗与广告闪烁的怒火宣泄而出,呼吁社会出现第二个即时通讯软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于是,朗玛UC应运而生,各家门户网站纷纷推出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网易泡泡、新浪聊聊吧、搜狐我找你、雅虎通、E话通、TOM的skype……市面上一下子出现了30多款类似竞品,腾讯引爆了一场针对自己的围剿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2003年,马化腾才如梦初醒,赶紧调整方向,决定重回免费之路。\u003C\u002Fstrong\u003E这是腾讯的一段黑历史,日后极少被提及,但是不可否认是马化腾在战略的把握中,非常危险的歧途经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马化腾是一个很能明白自身不足的人\u003C\u002Fstrong\u003E,这一点在大学的时候就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他知道自己的数学没那么好,所以主攻C语言编程,学习视觉图形优化,更加耐心打磨产品的易用与操作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一个特点,再次体现在了腾讯的治理上,马化腾知道自己并无太大管理天赋,所以表现得很低调,从未一票否决过任何议题,所有大的决策,都是大家一起讨论出来的结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马化腾没有马云那种强悍的作风、非凡的个人魅力,也不像\"海归派\"李彦宏那样洋气十足,一副绅士派头。在马化腾身上,只有水一样的温和、平淡。在资深互联网人士谢文看来,腾讯是比较自然的一个公司,很谦逊很简单,也不强人所难,将那种自傲或者是自得,压得非常深,这也是马化腾以及其他几个创始人的性格特点。\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位创始型企业家的性格和才能,将最终决定这家企业的所有个性,就如同苹果从来只属于乔布斯一样,腾讯从气质和灵魂意义上,只属于马化腾。在互联网企业野蛮生长的年代,这个看起来不太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却成了腾讯的一个制胜法宝。\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因为,\u003Cstrong\u003E马化腾这个人,与其说他是一个管理者,倒更像是一个产品经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a489389503a481a892e435db075ba6a\" img_width=\"571\" img_height=\"367\" alt=\"风云四十年,马化腾的必然与偶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事实上,马化腾对一半以上的战略和管理并不十分关心。纵观腾讯的成长历史,这家企业的转型及迭代驱动力,并非来自既定的战略,而是产品的持续创新,而创新来自市场不断变换的需求。马化腾用以推动迭代进化的办法,就是亲自参与几乎所有的产品研发,然后用发邮件的方式下\"指导棋\",他可以算得上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邮件狂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腾讯内部的一位程序员说,有一次他做一个ppt,后半夜两点钟发给马化腾,本想洗洗睡了,没料到过了二十分钟,马化腾就发回了修改建议。曾主管QQ会员业务的顾思斌回忆说,马化腾对页面的字体、字节、大小、色彩等都非常敏感,有一次,他收到一份邮件,马化腾指出两个字之间的间距好像有问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又一个在腾讯人中流传甚广的段子是:一大早来到公司,发现pony凌晨四点半发的邮件,总裁很快回了邮件,副总裁10点半回,几个总经理12点回复了讨论结论,到了下午3点,技术方案已经有了,晚上十点,产品经理发出了该项目的详细排期,总共用时18个小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张志东因此认为:\"腾讯的产品迭代就是一个被马化腾的邮件推着走的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马化腾喜欢像普通用户一样,每天轮着使用每一个产品,也会经常到各个论坛中去\"潜水\",听到不同的声音和反馈。在他的推动下,腾讯形成了一个\"10\u002F100\u002F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用马化腾自己的话说,\"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笨,但很管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05年腾讯收购张小龙Foxmail,马化腾直言:\"收购它的目的很简单,它的体验做得特别好,我们自己也做,发现怎么都做不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微创新和自我体验,让QQ邮箱这个一度濒临熄火的项目,重新燃烧起来,2010年6月3日深夜12点,马化腾在腾讯微博上难掩兴奋地发了一条留言:\"QQ邮箱团队是腾讯的骄傲和典范,希望大家多提建议和需求反馈,一定快速反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是一个特别经典的腾讯式的、依靠用户体验战术逆袭成功的案例,核心优势、口碑、体验迭代、细节美学,几乎包含了马化腾所有的产品哲学。之后他发表了一个演讲,其中提及的很多概念,比如\"口碑创造\"\"速度\"\"极致\"\"细节\"\"单点突破\"等等,在后来都成为互联网产品的标配性语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互联网企业家们往往阔谈趋势、战略、时代责任,却从来没有人以\"产品经理\"的姿态,对产品本身进行如此专注和颠覆性的阐述,马化腾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自己对产品的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马化腾这位\"邮件狂人\"的亲力推动下,\u003Cstrong\u003E\"小步快跑,试错迭代\"、\"亲近用户,体验第一\"的产品哲学渗入了腾讯的灵魂中,在这种基础上,腾讯衍生出了赛马机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也正是这一系列的灵魂赋予,让整个腾讯在互联网行业风云迭代的几年中,从细节挖掘客户需求,屡次推出自己的微创新。当其余的挑战者或者因为自身产品缺陷,或者因为内部管理问题一个个惨败的时候,腾讯在各个领域上四处出击,疯狂扩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在移动互联网来临的时候,赛马机制又及时\u003Cstrong\u003E孵化了\"微信\"\u003C\u002Fstrong\u003E,这一扛起腾讯新一届大旗的产品,继续占据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流量端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82ca2de3219420e8ba5e28be57d13ea\" img_width=\"572\" img_height=\"363\" alt=\"风云四十年,马化腾的必然与偶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0年,腾讯QQ的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一亿,此时BAT格局已经形成,马化腾看来,伴随着门户时代远去,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圈地运动\"即将结束,腾讯必须在圈到的地上布局建设,开始深层次竞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是一个充满攻击性的布局,寡言少语的马化腾,看起来有些锋芒毕露,他的这一决定,直接让腾讯成为了行业公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4\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木秀于林,风必摧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茁壮成长的腾讯逐渐枝繁叶茂,也开始遮挡住其它树苗的阳光,在2010年的中报里,\u003Cstrong\u003E腾讯的半年度利润是37亿元,百度约13亿元,阿里巴巴约10亿元,搜狐约6亿元,新浪约3.5亿元,腾讯的利润比其他4家互联网大佬的总和还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与此同时,腾讯像是一台疯狂的发动机,四处入侵同行的领域,像是一朵茂盛的蒲公英,风一吹,种子四处飘散,扎根生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种种对腾讯的不满,也如同带刺的荆棘四处疯长,风暴在无形中疯狂酝酿,它所造成的行业性不安及情绪对抗,马化腾丝毫没有察觉到,聚气成势,众口铄金,危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引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对腾讯的不满,归结为三宗罪: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垄断平台拒绝开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自从2006年被讥讽为\"全民公敌\"之后,马化腾的\"抄袭大王\"声便如江湖耳语一般四处流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彦宏认为\"搜搜\"几乎就是百度的临摹者,昔日好友丁磊也反目成仇,公开指责马化腾\"什么都抄\",QQ团购网让美团的王兴如坐针毡,棋牌大战中惨败的鲍岳桥,离开联众后成为了一名天使投资人,只要是有腾讯身影的领域都不投,可见忌惮之深。就在各家视频网站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QQlive粉墨登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尽管,当时各家互联网企业都互相抄袭,但是在此时,没有哪一家企业认为自己是五十步笑百步,抄袭成了腾讯的专属原罪,在所有企业的眼中,进攻中的腾讯就是一个暴躁的掠食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此背景下,腾讯推出QQ电脑管家,与坐拥1.06亿用户的360杀毒软件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被摸到尾巴的周鸿祎又怒又怕,于是私信马化腾,提出了合纵连横之策,希望腾讯入股360,再帮助腾讯入股迅雷等公司,提出可以以腾讯为互联网商业航母,一起共建生态的战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是,这一提议被正激情昂扬的马化腾拒绝了,理由是\"这些公司没有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求和不成,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秋节过后,360开始在发起一场针对腾讯的舆论战,如同今日的Facebook一样,QQ被指责为侵犯用户的隐私权,舆论迅速发酵,QQ被推上了道德风险的风口浪尖,如同一颗超级炸弹,引起了QQ用户的担忧和恐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与此同时,周鸿祎将这场战争定义为\"草根创业者对垄断者的反叛\",指责腾讯流氓般地垄断了中国互联网,挤压创新力量。被腾讯压抑已久的中国互联网江湖,立即一呼百应,群起而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后,360推出了一款\"扣扣保镖\",仅仅几天的时间,QQ流失了2000万的用户,腾讯遭遇史上最大的危机,不得不匆忙宣布用户在QQ与360两个软件中,必须卸载一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在当时,对于网民来说,无疑是一次垄断绑架式的霸王条款,社会公众对腾讯的怒火,上升到了顶点,网络舆论一片声讨腾讯,腾讯仿佛成了一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马化腾的\"抄袭大王\"之名,更是\"声名远播\"。\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尽管后来,腾讯赢得了官司,但是民间舆论和外界的批判,对马化腾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也决定了今后的十年中,腾讯的战略由封闭转向开放,注重投资,进而走上了生态巨头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3Q大战之后,马化腾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度兴意阑珊,十分困惑与郁闷,甚至是连性格都改变了,他开始重新思考腾讯的平台策略以及公共属性,在外部沟通会上,他也变得柔软和开放,他变得喜欢跟人交流,革命式的推出了\"马八条\",并且举行了10场\"诊断腾讯\"的主题座谈会,以极为谦卑的姿态,积极听取社会的意见,谋求重构腾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3Q大战让马化腾心力交瘁,处于职业生涯中最焦虑和凶险的时刻,但是也正是这一次大战,让他整个人开始从内到外发生改变,真正成为一艘商业巨舰的掌舵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也正是这种自我突破与忧患意识,融入到了腾讯的基因中,让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来临的时候,主动从内部扶持\"微信\",击穿QQ的壁垒,霸占了移动互联网时期一个巨大的流量端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5\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今天,如果我们撇开腾讯身上的巨大光环,去复盘腾讯的成长与成功之路,其实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显著的悖论:\u003Cstrong\u003E腾讯成长壮大的最核心竞争优势,基本都是拜时代所赐,而非自身高瞻远瞩,刻意营造、培育出来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换句话说,腾讯具备极好的战术素养,但,腾讯在战略上,一直乏善可陈。某种程度上,腾讯的诞生与成长,甚至有着巨大的偶然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无论是QQ还是微信,都是伟大的产品,都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当年没有人不用QQ,现在没有人不用微信。但其背景是,改革开放四十年,\u003Cstrong\u003E社交领域的崛起是一个必然,马化腾幸运地看到并有效抓住、放大这一趋势与风口,将自身的偶然,建立在了时代的必然之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所有重大战略,都交给时代代为决定。甚至是几次公司大战略上的微转型,也都是被对手逼迫所致。正是周鸿祎的生死一搏,让腾讯生态由封闭,走向开放,而广受市场诟病的\"挟流量四处收税\"的投资业务,也一跃成为腾讯最核心的业务与\"竞争优势\"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马化腾的气质,决定了腾讯能够将这种时代风口用到极致。马化腾\u003Cstrong\u003E睿智、内敛、谦逊、低调,对产品有着近乎偏执的感悟与追求\u003C\u002Fstrong\u003E。他一直被时代潮流所裹挟,跌撞前行。相比于其他的互联网创业大佬,除了专注和做产品,他在前瞻战略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可圈可点的地方。幸运的是,他身处在一个\"大行业\"与\"大时代\",搭上了互联网经济的第一班列车,恰恰他身处的深圳,是这一列火车上风景最好的那个窗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时代一词,本身就意味着期限。时代风口,也有减弱甚至停歇的时候。一旦时代风口停歇或者转换,再高的战术修养,再多的战术修补,都可能于事无补,甚至徒劳挣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市场对腾讯一直诟病的一点,就是腾讯一直在容易的事情上做了太多的加法:无论是\"流量税收\"业务--股权投资,还是深度依赖、存在天然道德瑕疵的游戏业务,腾讯从无关停并转的战略调整打算,更无壮士断腕的决绝,有的只是修饰与遮掩,一条路走到黑。\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种涉及新路开拓、战略上的大刀阔斧,从来不是马化腾的基因与长项,也不是腾讯团队的基因与长项。反观阿里,除了财务主管蔡崇信,阿里所有业务条线的高管,几乎都是土鳖。他们从骨子里天然理解和熟悉这块14亿人的热土,他们没有任何岛国思维的束缚,不愿甚至羞于沿着任何老路行走,思想极具张力,敢想敢拼敢杀,四处探险,狡兔三窟甚至五窟,并将各自的创新力发挥到了极致。他们能像李逵一样赤膊上阵,杀得满脸血污,也能随时洗个澡,端起咖啡聊战略方向。所以,阿里巴巴,我们除了知道马云,我们一定还知道张勇,知道彭蕾,知道井贤栋,知道樊路远,知道王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反观腾讯,除了微信的张小龙是本土的,其他条线高管,几乎清一色来自香港、台湾等岛地的国际投行,他们见多识广,天生高雅精致,能在划定好的舞台与轨道上,把事情做得很标准、很漂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至于户外探险,摸索新路,战略调整甚至战略颠覆,那都是另一回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所以,腾讯,我们除了知道马化腾,最多还知道一个张小龙,你基本不会知道其他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面对高山仰止、巨人一样的腾讯,我们很难将固步自封、小(巨)富即安与它关联。但,一直走最容易走的路,硬币的另一面,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固步自封没有根本区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一直走最容易走的路,未来大概率也会无路可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6\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尾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2018年岁末,马化腾入选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100人名单。\u003C\u002Fstrong\u003E这个入选,实至而名归。他的公司与产品,极大改变了中国人信息交换与获取的方式与成本,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属天功,亦马君化腾之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9年对绝大多数实体企业,都必将是艰难的一年,因为整个社会面前的路都越来越窄。我们需要领袖级的企业和企业家,带领大家去趟出路来,撞出气来,腾讯责无旁贷,马化腾亦责无旁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9年,农历己亥年,肖猪,也是1971年出生的马化腾的第四个本命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后迈步从头越的转折年。我们祝福他,祝福腾讯,更祝福中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79de23fdc8d4547ba9e11ad9e81be53\" img_width=\"572\" img_height=\"369\" alt=\"风云四十年,马化腾的必然与偶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3984887503309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