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戰爭片,以及那些被戰爭改變的人們。

  片名:《冒牌上尉》。

  本片根據真實歷史改編,主人公是一名年僅19歲的德國士兵·赫羅德,在戰爭結束前的兩週,他在位於德國埃姆斯蘭縣的監獄屠殺了100多名囚犯,因此被後人稱爲“埃姆斯蘭劊子手”。

  背景是1945年的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處於弱勢,前線士兵們死的死,傷的傷,人心惶惶,不管怎麼努力都看不到希望。這個時候,19歲的普通兵人赫德羅逃役了。

  臨死的時候,人總是特別有潛力,更別說是在彈火不長眼的戰場。

  赫德羅在長官的追擊下拼死逃命、奇蹟般躲過彈火的攻擊,最後還發現了一輛荒廢的吉普車,在吉普車中找到了能喫的蘋果、一套軍裝、一些證件。

  赫德羅完全是上帝的寵兒啊有沒有?

  上一秒還在因爲證件問題擔心被逮捕,下一秒證件就從天而降,還是個上尉軍銜。

  跟之前的“普通士兵”身份相比,上尉軍銜簡直就是他的第二人生,他可以憑藉這個證件肆意騙喫騙喝,還不用擔心被捕。

  就這樣,赫德羅的人生開掛了。

  他和路上遇見的士兵瓦爾特一起去往旅店,落座、脫帽、用貴族的勢頭把頭髮往後捋。

  開口就把元首搬出來,說自己是來代表國家發放賠償款的。這心機、這氣場,擱現代妥妥的奧斯卡影帝。

  戰爭時期,當然是物資最重要。

  善良的人們沒多想,眨眼就相信了赫德羅的鬼話,爭先恐後的說起自己的損失。

  爲表示對元首的敬意,旅店老闆還給赫德羅端來了爲數不多的烤肉,希望國家能夠拯救民生。

  來到這家旅館之前,赫德羅有過兩次掙扎。

  第一次,是他穿上軍裝的時候,軍裝不合身,他時不時就要看一眼,生怕別人發現他的異常,他惶恐的想着:這樣做是不是不太好。

  第二次,是遇見名爲瓦爾特的士兵時。赫德羅一眼就看出來了:他和自己一樣神態慌張,是一名逃兵。

  慶幸的是,瓦爾特沒打算拆穿赫德羅,兩個人心照不宣的合作起來。

  人對權利可以渴望到什麼地步呢?

  穿上軍裝前,赫德羅不知道。直至他越來越熟悉這套軍裝,穿着它走進了混亂的逃兵營。

  最初,赫德羅是爲了讓他人相信自己是真正的上尉而殺人。但慢慢的,手上沾染的血腥越來越多,人們看向他的眼神越來越崇拜。他迷戀上殺人的快感,迷戀上站在最頂峯的感覺。

  沒有人會懷疑一個剛殺完人、滿臉鮮血的年輕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上尉。哪怕他看起來真的很年輕,衣服也不合身。

  單看赫德羅肅殺的眼神,誰能想到他是一名逃兵呢?戰爭改變了他的生活他的命運,於是,他選擇用另一種極端的方式進行抗爭。

  人性到底可以殘忍到什麼地步?

  這是所有暗黑風格、現實電影熱愛討論的點。通過人物前後的性格變化,觀衆得以提煉出一個又一個觀點。

  變壞是因爲體制,體制的不公來自社會。更別說戰爭時期了,整個氛圍都是動盪不安的。想要安穩的活下去,就必須比一般人更狠。誰對誰錯,一時間還真的說不出來。

  故事的最後,赫德羅所在的逃兵營被英軍轟炸了,除卻赫德羅之外,沒有留下任何一條生命。

  赫德羅被英軍俘虜,被判死刑,年僅21歲。諷刺的是,赫德羅是一個德國士兵,最後卻死在了英軍那裏。戰爭帶來的傷害被另一個國家所擺平,也不知道導演在諷刺誰。

  通過這部電影,點點想說:不僅歷史應該被銘記,歷史給人帶來的傷痛也應該銘記。

  像赫德羅一樣的人,絕對是很多很多的,他們本性不壞,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讓自己活下去。他們代表着戰爭給人帶來的傷害。如果是和平年代,是絕對不會發生這種匪夷所思事情的。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