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越來越嚴重,根本原因有三個

近幾年種植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草莓等果菜的菜農反映,從結果到罷園拔藤各種病害不斷,各種病症交叉、重疊發生,天天打藥都治不住。

經濟效益越好的果樹如葡萄、柑橘等,肥料投入年年增大,而作物產量不見增加,有的還越來越差。病蟲害爆發嚴重,着色不良、裂果、漚根的問題層出不窮。

瓜類作物死棵、枯萎、黃萎、根腐、軟腐、青枯、病毒、疫病根結線蟲等已成爲頑固病蟲害,防治成本高,而效果較差……

而對應的農產品的價格卻一路下跌,水果價格在跌,蔬菜、糧食價格也在跌。一邊是化肥農藥越用越多,防效卻越來越差,另一邊卻是農民靠種地獲得的收入越來越少。

病蟲害越來越嚴重,根本原因有三個

這是爲什麼呢?是農藥化肥越造越歪了嗎?不是

是天災嗎?也不完全是

天災只是誘因,真正的原因是“人禍”!

筆者從事農資行業十多年,看到的現象總結來說病蟲害越來越嚴重的根本原因有三個:

病蟲害越來越嚴重,根本原因有三個

①長期超量不合理地施用肥料,造成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養分嚴重失調,造成作物免疫力低下。

很多年前,一畝葡萄施一包尿素,兩三百斤磷肥,一百斤鉀肥種出來的品質槓槓的,現在據瞭解有的田一畝地施了五百斤鉀肥,品質卻還不近人意。

問題出在哪裏呢?就是因爲土壤結構被破壞!比如施鉀多了,造成植物吸收鈣硼等困難引起缺鎂等問題。如果我說鉀肥施多了在某種情況下會加劇裂果估計沒有人會相信,但事實就是這樣。

再比如磷施多了,造成與土壤中的鈣鐵鋅錳鋁等結合,形成難以分解的固化物,破不土壤團粒結構,造成土壤板結酸化,鈣鐵鋅錳和磷肥一起同時失去活性從而造成施下去的肥料起作用小或不起作用。

而土壤的問題直接導致作物免疫力低下。其實大家多多觀察就會發現一個現象,剛開荒的土地種莊稼用不了多少肥料,莊稼就長得非常好,而且病害也少。

病蟲害越來越嚴重,根本原因有三個

②大劑量、高頻次、不科學的使用農藥,造成病蟲害抗性越來越強。

一方面是濫施肥造成土壤微生態平衡嚴重破壞,作物免疫力越來越差,另一方面濫施藥造成病蟲草害抗藥性增強,導致病蟲草害越來越難治,甚至無藥可治。

比如牛筋草,很多年前草甘膦輕輕就治住了,前年草甘膦加甲禾靈也能搞定,去年普遍反映這個配方的打不死了,要用草銨膦加甲禾靈才能治住了。這就是雜草產生抗藥性的最簡單的例子。

紅蜘蛛難打,往年打一次長效藥管一個夏季,去年有部分果園打了三四次長效藥夏季還沒有過完,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這裏面天氣要佔一部分原因,不合理用藥也有很大關係。合理用藥了至少病蟲產生抗性的速度會大大降低。

病蟲害越來越嚴重,根本原因有三個

③連年重茬種植造成病原體指數直線上升,土壤缺素、積毒問題越來越嚴重。

大家對剛種植幾年的果園都有一個認識,就是這種園子的病蟲害比老園子少。很多人理解成幼樹抵抗能力強,其實並不是,而是種的年份多了,土壤裏病菌積累多、土壤積毒多、營養失衡。

以上就是我總結出的幾個“人禍”的原因。農民想種好的心態加上多數農資商掌握的理論知識的侷限性再加上商人的逐利性導致亂施肥亂用藥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這一現象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改變的,更不是大家今年種的結果不好,明年換個地方買肥買藥就能解決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要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多掌握如何科學種田,才能逐步好轉。

病蟲害越來越嚴重,根本原因有三個

那麼面對以上的問題,我們該怎樣去面對呢?筆者簡要提出幾點,供大家參考。

科學施肥,營養防病

病蟲害越來越嚴重,根本原因有三個

合理施肥不僅能促進作物生長,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這一點對於到我家果園參觀過的人是深有體會的。我家果園每年比大家至少少用3分之1的藥,但病蟲害卻比大多數果園裏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樹體健壯,抗病蟲害能力強。

走出農藥防治病的誤區

多數人的觀點就是,只要用了藥病蟲害就能防治住,用了藥效果不好或沒治住就是藥是歪的。用農藥防治作物病害是一種治標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作物的病害問題,反而帶來一系列惡果,比如增加了病菌的抗藥性以及增加了生產成本。

防治作物病蟲害最根本的措施,應該是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和均衡的營養供給來栽培健壯植物,使作物少得病或不得病,從而少用農藥。

儘量精細化管理

所謂精細管理,包括用肥用藥的濃度用藥量,施藥方法,施藥時間,土壤深翻,挖好排水溝、修剪套袋等等,還有打藥對氣侯的選擇,有些藥需要低溫時效果好,有些藥需要高溫時效果好,這些都是大家需要大概瞭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