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病)鍼灸什麼穴位

1.1、體針常用穴:腎俞、白環俞、環跳、承扶、殷門、委中、陽陵泉。方法:每次選用3~5個穴位,用瀉法。選穴以常用穴爲主,根據其疼痛可加夾脊穴、阿是穴及循經取穴。

1.2、耳針常用穴:坐骨、腎上腺、臀、神門、腰椎、骶椎。方法:用中強刺激,留針10~10分鐘。針刺療法取腎俞、環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爲一療程。

2、什麼是脊椎病

腰椎病又名腰椎間盤髓核突出症,它是椎體之間的纖維環破裂後髓核突出壓迫脊神經根導致腿痛的一種常見病,好發於20-45歲的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多數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外傷史,造成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向後或後外側突出壓迫脊神經根引起腰腿痛。腰椎病以腰腿痛和腰部活動受限爲主要症狀,同時可伴有一系列複雜的相關症狀,腰椎病種類繁多,能列舉出來病名的大約就有50多種。

3、腰椎病的誘發因素

3.1、腹壓增高, 如劇烈咳嗽、便祕時用力排便等。

3.2、腰姿不當,當腰部處於屈曲位時,如突然加以旋轉則易誘發髓核突出。

3.3、突然負重,在未有充分準備時,突然使腰部負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3.4、腰部外傷,急性外傷時可波及纖維環、軟骨板等結構,而促使已退變的髓核突出

3.5、職業原因,如汽車駕駛員長期處於坐位和顛簸狀態,易誘發椎間盤突出。

腰椎病

的併發症有哪些

1、大血管損傷:最常見的是經後路手術時損傷腹後壁大的血管損傷。

2、粘連與瘢痕:手術部位的神經根與椎板切除後硬脊膜的暴露部分常發生粘連與瘢痕,會留有腰痛或 神經根放射痛。椎管後壁骨缺損處瘢痕組織增生、粘連導致術後再狹窄;血腫機化、粘連及鈣化,往往導 致神經根管再度狹窄。

3、脊柱不穩:部分病人術後腿痛消失而腰痛持續存在 。

4、臟器損傷:血管損傷時可能伴有其他臟器損傷,如膀胱、輸尿管或小腸等。

5、感染:術後可見手術切口感染還可能發生椎間隙感染。主要表現是:原有的神經痛和腰腿痛症狀消 失,5~14天后發生劇烈的腰痛伴臀部或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痙攣,不能翻身,痛苦很大。

6、神經損傷:手術中在硬膜外或硬膜內都有可能損傷神經根。

腰間盤突出

的日常護理

1、注意臥牀休息。臥硬板牀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療措施。尤其是在發病初期和治療期間,關節韌帶比較鬆弛,炎症較重,如果休息不好可能加重病情。

2、注意腰部保暖。腰部受涼所致的腰肌纖維炎、痙攣常引起腰椎關節的僵硬,椎間盤突出復發,神經根水腫。由於腰部肌肉損傷,血液循環較差,腰部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受涼。

3、腰部活動姿勢。爲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不要做既彎腰又轉腰的動作,如掃地和拖地、彎腰搬重物等。避免長時間腰部一個姿勢工作。

4、注意節制性生活。腎氣實則腰壯。性生活過程中腰骶部血液循環的變化可致腰肌缺血、缺氧,腰部的動作可對椎間盤產生較大的影響。

5、注意腰部的功能鍛鍊。腰肌強壯對腰椎的保護作用自然加強,可避免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

6、藥物治療。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治療法,對於病況嚴重,疼痛難忍的患者而言,可以外用[腰椎骨坊世醫帖],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的方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