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科創板開市首周,A股整體運行平穩,迎來久違“四連陽”。全週上證指數、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上升0.7%、3.01%、1.29%。私募人士認爲,目前行情仍未擺脫盤整格局,量能是後市能否突破的關鍵,投資者仍需耐心等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玉名 (私募基金經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量能是能否突破的關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盤的科創板就開始了一個明顯的走弱,因爲今天是無漲跌幅最後一天,所以今天新入的資金明顯是下降的,明顯是一個資金撤離的動作,有一個普跌,而對於大多數投資者,初期有個熱鬧,新鮮度,但後面風險大於機會,會有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那麼就沒必要繼續在裏面折騰了,科創天花板就在第一週已經明確了。玉名認爲週四和週五走勢值得研究,週四指數在銀行股板塊漲幅超過2%的情況下走出小陽,盤中幾次回落,但權重明顯護盤,尤其是尾盤白酒板塊提前異動拉昇,不過即便兩大權重發力,指數漲幅也不大,依然還是在反覆提醒過的2890-2960點區間中軸拉鋸,量能是能否突破的關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早前就和大家聊過,做這些大市值品種,講究的是節奏,白酒板塊看上去一年來走勢不錯,但期間調整時間是上漲時間的2倍,甚至3倍,但其重心卻是提升的,每次中陽後,就是幾天的調整週期,然後又反彈,如果看不懂這樣的節奏,按照自己性子亂做的話,如此好的板塊也很難賺錢。銀行板塊就更典型了,按照定投的節奏做興業等破淨股,利潤是很清晰的,只是考驗耐心而已。玉名認爲短線要提防獲利盤的派發效應了,此前的熱點活躍股潛能恆信、雪峯科技等午後紛紛出現了天地板式的派發,而且全信股份、四通新材、海源復材、江化微等都是二個漲停就高開巨量派發的走勢,近3日市場反彈成交量似乎持續維持地量水平,並沒有溫和放量的意思,所以要小心買盤不足後的調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到風險,近期上市公司爆雷很多,有了1月份的康美藥業、康得新、天神娛樂等一批地雷,這一批又有新城控股、東阿阿膠、大族激光等,最有意思都是本週的輔仁藥業,因爲無法分紅而跌停爆雷;還有上市一年就ST的個股,可以說只有想不到的地雷,有的是業績,有的是大股東、董事長出事等。除了避雷訣竅之外,我們需要看到如華映科技、鴻達興業、春興精工、東方日升、大連電瓷、珈偉新能等牛股來自於問題股(無論基本面,資金面,還是走勢,只要有過閃崩和連續大跌,都是問題股),但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牛股,這背後需要我們仔細分析和判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黎仕禹 (廣東小禹投資總經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期待市場新變局出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本週,25只科創板個股平穩登錄A股資本市場,這意味着市場的又一 開創性“壯舉”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科創板的開通,意味着中國股市也有了自己的“納斯達克”,希望以後它能源源不斷地帶給我們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傳統經濟逐漸式微的大背景下,目前科創板這些代表着“新經濟”的發展動力,對於我們當下的經濟發展來說就尤爲重要了。在科創板裏,未來肯定會跑出一些幾年十倍的大牛股,但首先,它需要數量的支持。所以,我們也期待着後市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能夠提前上市,提早介入投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當下的資本市場來說,科創板在平穩登陸A股市場之後,市場如何選擇走勢,這就要看機構資金的態度了。目前由於科創板的股票數量不多,難以撼動主板市場的投資“地位”。所以,目前市場的投資還是以主板市場爲主。但是,市場的一些傳統行業正在遭受“冷遇”,這是不爭的事實了,如鋼鐵、電力、建築建材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在今年的上半年,機構“抱團取暖”買了一些核心資產,倒是繼續支撐了一些白馬藍籌股的前行,如招行、平安、茅臺、伊利、恆瑞、格力、美的等,但它們現在的估值也已經與2018年1月份高點時相差無多了。所以,短期內它們應該難以加速前行,只能“龜速”了。因此,在當下市場牛熊轉折關頭的時候,我們是選擇那些高位的“核心資產”投資呢?還是選擇那些已經在底部構築好大底形態,且基本面正在逐步形成反轉的“物美價廉”的中小企業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許對於資產大,且個人財務自由的人來說,他們追求的是資金穩健增值,而不是大幅增值;所以很多大資金選擇抱團取暖買入茅臺、招行、平安、伊利、恆瑞等個股,但是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我認爲他們應該還是在當下的“康波週期”啓動初期去博一下的,應該去買那些未來成長性更高,收益更高的中小市值個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資金量,不同的性格,就決定了不同的投資風格,看你選擇的是哪一種了。但是,無論你選擇的是哪一種,我們認爲,唯有做未來3年的長線佈局,堅定長期投資持有,才能在未來3年的資本市場攫取高額的利潤。反之,如果不斷地在資本市場折騰、搗騰短線操作,那麼在未來3年過後,當一波牛市結束了,也許很多人資產數額還是在“原地踏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目前的A股市場還未迎來大牛市的主升浪,所以大家還有很多的時間去做準備。包括資金和知識上的準備。從本週的市場走勢看,目前的股市趨勢,也仍然在走調整趨勢,市場也還沒有出現啓動行情的技術信號。所以,我們還在耐心等待。未來3年的大牛市永遠不會缺席,只會遲到而已,而我們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餘嶽桐 (資深投資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向上轉機隨時都會到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小創指數早於本週三就收復了週一的失地,而滬指和深成指也終於在週四盤後徹底將全部失地收復。默唸着“黑週四”的看空者有些失望——科創板的開板,不僅沒有將大盤打倒,反而使空頭丟失了最後的堡壘,而多頭,也在科創板的穩步推進下奮勇前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滬指已經將進攻的矛頭直接指向了2960點區域,這裏就是大道子線位置。你必須要知道,畢竟通子線仍然是死叉態勢,所以子線還會是接下來第一道重要的阻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不解,爲何前段時間通子死叉我仍然建議投資者保持耐心呢?其實我講得非常清楚,第一,從空間角度講,下方的重要支撐並不遠,大道辰線就在2880點;第二,從時間週期講,目前就是一個大頭肩底結構的“右肩”鑄造過程,而且調整時間已經足夠長,向上轉機隨時都會到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經常說大道至簡,就是這個原因。與其每天看着眼花繚亂的行情不知所措,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分析下目前的市場結構與形態。如果處於下降週期,那任何一次反彈都應該離場,如果處於上升週期,則任何一次調整都是機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像前期科創板上市伊始,很多投資者便信誓旦旦認爲大盤必然被壓垮,會連續下跌。而我卻在不停給投資者打氣,原因就在於,從4月至7月,大盤的調整週期已經足夠長且幅度足夠深,所以短時看似利空的出現反而只會促進加速趕底的完成。如果科創板是在4月就開板上市,則市場的下跌就完全可以歸咎於科創板身上,但現在則不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展望後市,滬指2960點還是近期主要壓力,這裏突破,纔有可能再度形成日線級別通子金叉。那樣的話,3000-3050點區域就是接下來的目標位了。但在此之前,請你繼續保持耐心。建議投資者多關注下富時A50的走勢,近期的調整已經逐漸結束,並且重新收復了子線位置。這是一個好的信號,對市場來說,意味着多頭已經從前期的低迷中甦醒過來,7月的行情,並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樣悲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市場,正在爲第二波上漲蓄勢。接下來的上漲需要基本面、政策面共振,三季度中後段政策邊際更寬鬆和明朗化,庫存週期顯示基本面三季度有望見底。蓄勢階段繼續保持耐心,“券商+科技”概念,可以兼顧防守和進攻的雙重任務,而核心資產,還應該是投資者的基本標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黃智華 (資深投資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關注 8 月時間段效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2日,科創板首批公司掛牌上市交易,在科創題材股帶動下,科技等概念板塊近幾日相對活躍。科技創新尤其是科技消費概念依舊是政策着力點,受益於政策支持的板塊往往是市場資金反覆挖掘的對象。科創板上市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會否給主板市場帶來轉折機會不妨拭目以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大盤也有走穩跡象,特別是大金融、大藍籌對市場有所推動,未來仍可關注大金融、大藍籌對市場的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股指跌回今年5月至6月中旬的整理區,而呈現反覆抵抗。下週爲滬指今年4月22日見高點調整以來的第15周,同時也爲今年1月4日見底啓動以來的第30周,今年以來上升了15周,又調整了15周,15周和30周是周天系列數,爲時間週期時窗,按理從時間上看,調整較爲充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年初時分析,2019年2月和8月分別爲2009年2月啓動點和8月頂部的10年週期,或爲重要週期轉折段。大盤於今年2月缺口啓動轉折向上走出一波漲勢,後於4月受壓回落整理至今,可關注今年8月時間段效應,如會否構築支撐點,帶來機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上週分析,從走勢看,今年4月中旬形成壓力點以來,滬指呈現下降通道波動特徵,其上軌爲4月22日3279點與7月2日3048點兩高點連線,下軌爲4月16日3153點與6月25日2948點、7月15日2886點等低點連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週五滬指漲近該上軌,而該上軌與今年6月6日2822點、7月22日2879點兩低點連線構成三角形收斂走勢,未來一兩週將選擇方向。滬指如有效上破該上軌和半年線,則進一步偶穩,如不能放量而反覆受阻則或存在回補本週三上漲缺口的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近周10日、30日、60日等均線與半年線橫向相交看,市場處於階段僵持狀態,估計未來一段時間大盤上下空間的持續爆發力或不大。大盤近期成交量較爲萎縮,在階段上要進一步走穩需要成交量放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07486437412097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