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当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重要突破口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正在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u003Cstrong\u003E 聚焦发布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新闻发布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时 间:\u003C\u002Fstrong\u003E2019年7月26日16:00\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地 点:\u003C\u002Fstrong\u003E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60ebed7479749fab10808ff9d330f56\" img_width=\"638\" img_height=\"359\" alt=\"广西过半常住人口完成城镇化,明年目标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新闻发布会现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2013年12月,自治区召开了全区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作出了总体部署。2014年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4.5%,2013-2020年累计促进6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2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1.72%,2013-2018年累计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521万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7月26日)16时,\u003Cstrong\u003E自治区政府新闻办\u003C\u002Fstrong\u003E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u003Cstrong\u003E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u003C\u002Fstrong\u003E。会上介绍了三个方面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dbddc25941a4ff0925a72a3e246d7bf\"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59\" alt=\"广西过半常住人口完成城镇化,明年目标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掠影(图源:南宁日报)\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区14个设区市全部出台本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细则,基本实现城镇落户“零门槛”。全区各市户口迁移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当地派出所,推行网上审批,简化落户手续,免费办理。对符合准入条件,但没有自主产权住房、无法在实际居住地址落户人员,在社区居委会地址或适当地址设立“社区集体户”,方便群众落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区各市都实施了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鼓励在进城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探索积分入学办法,确保随迁子女有序入学。2018年全区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超过80%。\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确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从2017年的人均50元提高到2018年的55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确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措施。参保人可根据相关条件参加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无政策障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发关于开展农民工创业就业补贴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农民工创业奖补及带动就业奖补政策,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38家农民工创业园有序推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渠道不断拓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将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可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或购买限价普通商品房,实现进城农民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享有基本住房保障的权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d2bd05731cf4984ac765a52f4ed31c3\"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12\" alt=\"广西过半常住人口完成城镇化,明年目标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不断提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是城市群和城镇带建设扎实推进\u003C\u002Fstrong\u003E。北部湾城市群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北部湾经济区通信、旅游、社保同城化,口岸通关一体化等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群众关心的户口迁移网上审批出入境管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等实现同城化。桂中城镇群、西江干流城镇群、桂贺旅游城镇带、广西沿边城镇带有序推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是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u003C\u002Fstrong\u003E,9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柳州模式”和“来宾样板”,北流、平果推进新型城镇化经验在全国推广。自治区23个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和百镇工程建设扎实开展,自治区第一批45个特色小镇培育取得阶段性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是城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断提升\u003C\u002Fstrong\u003E。全区9个城市实现交通一卡通。全区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6%以上,县城用水普及率达8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8%,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超过60%,城镇燃气普及率达93%。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城乡融合发展势头良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成效显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制定出台《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在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宜居乡村建设。5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建设进展顺利,探索出多种类型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富硒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强劲态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加紧铺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推进“十百千”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全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创建活动,确认并支持10个自治区级试点县、30个自治区级试点乡镇和300个自治区级试点社区开展示范项目建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b72addedf794514b11b6def92ba28d6\" img_width=\"530\" img_height=\"353\" alt=\"广西过半常住人口完成城镇化,明年目标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及相关配套政策落实,进一步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u003Cstrong\u003E分类分批次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u003C\u002Fstrong\u003E推进城市建设补短板和转方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镇吸引力和承载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面来看看记者提问环节都有哪些精彩内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问:新型城镇化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近年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重点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成效如何?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工作中,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有工作、上岗有培训、报酬有保障、参保有办法,帮助农民工进城“待得住”、“过得好”。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稳定就业方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是实施城乡平等促进就业政策,取消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户籍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失业登记门槛,为进城务工人员平等享受城镇公共就业服务打下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是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扶贫行动日”“金秋招聘月”等系列专项活动,促进人岗对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尽快实现就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是推进“互联网+就业”大系统开发建设,让便捷、高效、全天候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惠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劳动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8年以来,全区共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9.87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8.7万人。连续举办五届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参赛人数达9.4万人,通过大赛共颁发6.51万本职业资格证书,带动60多万农民工岗位练兵,促进农民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是全面落实农民工创业奖补及带动就业奖补,累计发放补贴2113.04万元,支持创业并带动就业近万人。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目前全区38个农民工创业园已有入驻企业805家,提供就业岗位48113个,吸纳农民工就业22600人。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均等享受社会保障方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城居住并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含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可依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落户城镇后,可自主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种制度之间已实现互相衔接,参保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均无政策障碍。2018年底,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77.79万人,其中,农民工17.56万人。截至今年5月,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07.05万人,完成年度参保人数目标任务的100.3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问:广西公安机关为引进人才落户出台了哪些措施?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自治区公安厅先后印发《关于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落户便利的通知》《广西引进人才落户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户口迁移制度的通知》及《广西公安机关户政部门十项便民利民措施》等文件,进一步简化高校毕业生落户手续,全面放开引进人才落户限制,实现人才“零门槛”落户。一是急需引进的人才可自主在全区14个区市的城镇择地落户。二是机关、企业、社区可按需设立集体户,为有意在广西落户暂时无就业单位或无自有产权住房的人才,包括其随迁的配偶和子女落户提供便利。三是高层次人才申领居住证不受居住满半年限制,登记后即可办证,并一律当场办结。需要邮寄证件的,自治区公安厅免费邮寄给个人。四是区内户口迁移实行网上审批、流转、“一站式”办结。全区公安机关开通办理人才落户绿色通道,随到随办,高效便捷的服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一步,结合深化“一事通办”事项和四级“八统一”工作要求,自治区公安厅将进一步优化相关权责清单,简化申请材料和办事流程,缩减办结时限,为广西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问:随着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流入城市,其子女教育等问题也日益迫切。请问教育部门是如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呢?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近年来,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保障工作,建立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接收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2018年全区共保障了16万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读幼儿园,53.8万随迁子女入读流入地义务教育学校,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达到80.6%,已连续7年保持在80%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我区主要采取了3项措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是不断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2015年,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要求各地降低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流程,切实消除随迁子女入学障碍,进城务工人员凭居住证、户口本、住所证明、务工证明4项证明就可以申请在流入地入学。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教育行政部门按相对就近原则确定入读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学位紧张的地方,可以通过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的方式,安排随迁子女入学。2016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农村孩子到城市读书,生均公用经费直接划拨到城市学校,解决了城市学校不愿接收农村学生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是努力扩增城市教育资源。主动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根据随迁子女数量、分布和增长趋势等因素,加强城市学校规划建设。统筹利用“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财政奖补”、“全面改薄”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教育专项工程项目资金,新建、改扩建一批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容量,增加学位,努力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需求。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城镇规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的意见》,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标准化学校政策,实施政府“交钥匙”工程,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不断扩大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鼓励和扶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努力增加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位,扩大学校容量,缓解公办学校入学压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是加强随迁子女教育管理。密切家校联系,及时了解随迁子女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将随迁子女和当地户籍学生混合编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保障随迁子女在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内外活动、评优评先、入队入团等方面,与当地户籍学生享受平等权利;加强行为习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随迁子女与当地居民子女互相尊重、互帮互学,共同成长;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帮扶措施,使他们尽快跟上教学进度;加强安全教育,使随迁子女学会自护自救知识;加强对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其家庭教育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前,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深入推进消除大班额工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保障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下一步,广西将加强统筹指导,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加强城镇学校建设,切实保障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问:2016年以来广西在宜居城市建设上有哪些举措?\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近年来,我区各地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承载力大幅提升,但城市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公共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城市风貌特色不鲜明,交通拥堵、街区内涝等“城市病”逐步显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系统推进我区宜居城市建设,2016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区县级及以上城市要围绕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要求,补短板、破瓶颈、强功能、惠民生、增活力,持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把全区城市逐步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绿色生态、开放创新、活力迸发、管理高效、桂风壮韵鲜明的现代化宜居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上级的决策部署,以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城市宜居水平不断提高。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8年底,全区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14座,处理能力达到431.9万吨,镇级污水处理厂488座,超过65%的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全区已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88座,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2.51万吨,全区焚烧处理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比例达到39%,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全区有58段黑臭水体实现基本消除黑臭,各城市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较大改善,涌现出南宁那考河、桂林市漓江流域治理这样的典范案例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排水防涝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区设区市共计消除内涝点45个,城市内涝现象有较大缓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区在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共50个,在建规模176公里,累计建成廊体约90公里。全区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7.06公里\u002F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4.38%;14个设区市全部实现市政天然气管道供气,42个县实现天然气利用;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6%以上,县城用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问:近年来,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请问主要做法有哪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成立了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由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任组长,建立了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共同牵头的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按照中央和自治区部署,自治区发改委积极做好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工作,与相关厅局一道,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出台支持政策措施、抓工作调研督查、狠抓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措施,推进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在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制度框架下,推动各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协调机构。根据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每年牵头制定全区年度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方案,把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建立重点工作季报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针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召开厅际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联合区直有关部门开展调研、检查、指导,促进各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是抓好顶层政策设计,积极出台配套措施。近年来,自治区相继出台了50多个涉及户籍、财政、教育、卫生、社保、土地等领域“人地钱”改革创新的配套政策文件,例如《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实施方案》《广西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工作实施细则》等。推进新型城镇化基础性、支柱性政策框架体系初步形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是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分三批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我区柳州市、来宾市、全州县、平果县、北流市、荔浦市、浦北县、靖西市、横县六景镇9个市县镇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试点开展以来,自治区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试点地区的政策培训和经验交流,指导督促试点地方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开展年度评估和经验总结,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加快释放改革红利。第一、二批试点地区经过积极探索,产生了许多可复制可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柳州模式”和“来宾模式”,北流市在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面探索的整块用地直接入市、零星用地整理入市、城中村腾出入市等多种经验,平果县在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方面探索的在镇区创办农民工创业园、引导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等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一步,自治区发改委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部署,继续做好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工作,精心组织,与各市各部门一道,推进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问:距2018年4月公示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名录已一年多,截至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现阶段又如何抓好特色小镇培育工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2018年确定了45个产业特色鲜明且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广西特色小镇(14个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现已全部通过产业策划和核心区建设规划。招商引资共计600余亿元。17个小镇推动迅速,核心区项目建设总计完成投资180余亿元,基本满足阶段验收评估的十五项要求,已顺利转入建设阶段。为推动我区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工作,自治区住建厅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注重调研指导。加强对小镇产业和城镇建设融合发展的调研指导,2018年以来已组织3次集中审查,对小镇的产业策划和核心区规划进行审核把关,并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加强现场指导。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自治区积极筹措经费,落实补助奖励,目前自治区总计下拨补助资金4.95亿元。三是规范小镇发展。自治区制定了特色小镇培育阶段动态评估体系,计划在特色小镇培育一年周期内开展评估2次。近期对列入首批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名单、现仍处于培育阶段的28个特色小镇进行了首次动态评估,其中有16个小镇评定为合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完善机制。构建小镇培育阶段和建设阶段动态评估机制,严格对照培育期评估细则的各项指标要求开展评估,确保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质量。二是加强指导督促。继续组织专家对广西特色小镇进行审核指导,实地了解现阶段各个小镇面临的实际问题,协调解决各项困难挑战,确保小镇健康有序发展。三是聚焦产业,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产业是特色小镇的魂,小镇发展的核心在于产业培育,而产业运营发展必须以建设规划为指引。为此自治区住建厅将指导各地小镇严格按照审定的产业策划研究和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内容、方式,依托当地特色资源,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推进小镇核心区项目建设,实现小镇产城融合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a5c6335c5f746af8bdc8881a64f9ccb\" img_width=\"400\" img_height=\"300\" alt=\"广西过半常住人口完成城镇化,明年目标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关注广西云客户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了解发布会上更多精彩内容\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r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p class=\"ql-align-right\"\u003E\u003Cstrong\u003E来源|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黄静 周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right\"\u003E\u003Cstrong\u003E编辑|梁笑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right\"\u003E\u003Cstrong\u003E责编|唐莉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right\"\u003E\u003Cstrong\u003E值班主任|黄俪\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right\"\u003E\u003Cstrong\u003E广西日报新媒体出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94288903847987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