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2bbed4bac64491f87b1bcdd0ef98d6a\" img_width=\"295\" img_height=\"221\" alt=\"美文\u002F当竹子长在了“内心”\"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竹子,是我们身边非常普通的一种植物。《现代汉语小词典》中这样解释竹子:“常绿植物。茎中空,有节,种类很多,可供建筑或制器具用。”然而,就是这普通的竹子,却因为它的翠绿坚韧,历年不衰,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千百年以来,关于竹子的典故和传说历久弥新,文人墨客们更是讴歌之、摹画之,留下了大量的写竹画和咏竹诗,可见竹子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在先秦时期,越王勾践曾经向弓箭手陈音询问弓弹的原理,陈音回答说:“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字,意为‘肉’)”,八个字连起来,就成为了一首《弹歌》,这应该是较早记载竹子的文献了。从《弹歌》中,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竹子曾经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最早的时候,它完全是作为实用的物体,进入到人们的视界之中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竹子的婀娜多姿、婆娑动人,使得它注定要引起人们更多的浮想联翩。相传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是舜帝的妃子,舜南巡死于南方,二妃闻讯后,悲恸欲绝,“以涕挥竹,竹尽斑。”这便是“湘妃竹”传说的由来了。娥皇女英的泪水,和洞庭湖边的斑竹连在一处,见证了中国古代最感人的爱情。唐代诗人高骈作有《湘妃庙》云:“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清代诗人施闰章也作有《见斑竹》,凭吊这段古事,写道:“碧玉森森绿水湾,风鸣环佩满湘山。游人自洒离愁泪,不是当年旧泪斑。”几管湘妃之竹,千古离人之恨,借助于这样的传说,竹子也活跃在文人的心目中和管毫下,被赋予了更多的灵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竹子的婆娑起舞,容易让人将它与缠绵痴情的女子联系在一起,那么,它那劲节春秋,四时不凋的禀性,又往往让它成为文人歌咏赞颂的对象。中国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竹子更以其洒脱坚挺,拔于流俗,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宋代的大文豪苏轼曾经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表达他对竹子的倾慕和向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于潜僧绿筠轩》)在他看来,作为担负着国家和社会重任的士人,应该和竹子常近常亲,这样才能避免世俗的浸染,保持开阔的心胸和高贵的品格。“竹”,在他的笔下,俨然是益友,是良师,是历经世事沧桑而依然不改自我初衷的真君子。和苏轼相比,清代的郑板桥对竹子的膜拜和景仰,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郑板桥一生酷爱画竹,更写了大量的咏竹诗,表达他对竹子的倾心爱慕。在他的笔下,竹是超凡脱俗的高人,“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竹》);是坚忍不拔的君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自爱竹者眼中看来,天下万物中,都能发现与竹相通、与竹相关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31f0e88aa62459abdbfb4086bd05438\" img_width=\"295\" img_height=\"221\" alt=\"美文\u002F当竹子长在了“内心”\"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竹子,不仅因为其外在的挺拔动人,容易引起文人学士情感上的波澜,更由于其内在的劲节分明,而引导人们去思考其中蕴含的义理和哲思。相传北宋的画家文同擅长画竹,竹子在他的笔下,仿佛是被注入了生机的精灵,形态多样,栩栩如生。文同能取得如此造诣并非偶然,他在屋前屋后都种上了竹子,不论风雨晴晦,他都一如既往地观察着竹子的生长变化,对竹子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了然于心。所谓心中有万竹,才能下笔如有神。正因为文同在下笔前先把握了竹子的画意和生机,他最后才在画竹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写道“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便是“胸有成竹”的由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中国文化中,虽然历来不乏对竹子的倾慕和赞美,但就像在满座欢笑中有人向隅而泣一般,诸多的赞美声中,也还夹杂着一些对竹子的不敬之语。唐代的“诗圣”杜甫,就曾经用一副笔墨,写出了关于竹子的两种心语。在《严郑公宅同咏竹》中,他不无深情地写道:“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绿竹、细雨、和风,在一片祥和宁静的氛围中,诗人衷心地说出了他的祝福,希望翠竹能够直达云霄,会与天齐,对竹子的珍视和爱护跃然纸上。然而,就是这同一个作者,在又不无冷酷地写道:“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对“恶竹”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有读者将“恶竹”解释为枝桠乱长且多刺的不良之竹,这样似乎可以理解杜甫的心情了:他将竹子看作有灵性的物体,希望健康挺拔的翠竹能够节节攀高,而对于那些横刺旁出的乱竹,则恨不得能够去之而后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对于竹子中心空虚的特点,历来也有着两种截然相反,但又相映成趣的说法。唐代的白居易也是爱竹之人,他写了不少和竹相关的诗文。在《养竹记》中,他品评竹子说:“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意思是说君子应该由竹心虚空想到虚心求道。在《池上竹下作》的诗中,他写道:“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可见对于竹子虚心的特点,他是给予美评的。郑板桥也非常欣赏竹子虚心的特性,他曾经自题一联,盛赞竹子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以竹叶的下垂比喻竹子的虚心求教,生动有趣,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的领悟和感想。与此相反,也有人对竹子的虚空不以为然,认为是典型的腹中无才的表现。毛泽东曾经在延安整风运动时,引用“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古语讽刺浮泛而不踏实的学风。其实,竹子中间空虚,一旦有缺口之后便很容易被击破,古人对此,也是深有感触的。三国时期,晋代大将杜预带兵攻打吴国,有人担心长江水暴涨会影响攻势,建议稍缓用兵。杜预坚决不同意,说:“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他果然一举拿下了吴国都城。在这里,杜预将衰朽的吴国比喻为已经被砍破了几节的竹子,认为不具有任何威胁性,一语道破了竹心虚空所带来的弱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任何事物都有着正反两面,竹子也不能例外。所谓“虚心竹有千千节”,从初出土的竹笋,生长为千节之竹,竹子的“虚心”向上的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虽然内部的空虚给竹子带来了一定的弱点,但对于我们来讲,应该是发扬、学习其优点,改正、避免其不足,唯有如此,才能说是真正领悟了竹子所包含的深刻意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c1d3cfb62c542ddaf52ff11ae9e3692\" img_width=\"648\" img_height=\"486\" alt=\"美文\u002F当竹子长在了“内心”\"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50570247612058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