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e8f953780e94b269468734afa344625\" img_width=\"554\" img_height=\"526\"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Martin:\u003C\u002Fstrong\u003E因爲我們本身是服務顯卡,主板,機箱的單位,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會發現,大家如果各做各的,設計會不好,所以我們更希望把ROG家的感覺做出來,大家都能夠做進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0ed7539b69846e3ac0a50ef6523d616\" img_width=\"476\" img_height=\"713\"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但是我們這一次新款MINI-ITX主板,因爲它拉長了下面的尺寸空間,我們發現到大部分買我們ITX主板的使用者,他一定會插顯卡,除非他只是拿來日常影音使用,那個我們會留在我們主流的ROG STRIX產品線上面。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2019 年 7 月 23 日,ROG 玩家國度在北京凱迪拉克 M 空間召開了“天生BUFF” ROG 2019 新品發佈會,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騰訊副總裁王波、京東集團副總裁姚彥中、華碩電腦全球副總裁許佑嘉、華碩電腦中國業務總部董事長石文宏及合作伙伴蒞臨本次發佈會,共同見證一場ROG信仰玩家的饕餮盛宴。\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89db352c732445ea3f5d5d635c10c96\" img_width=\"563\" img_height=\"350\"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629b785e75a4fe5ab820d8520aa28b0\" img_width=\"565\" img_height=\"376\"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此次發佈會共發佈了包括PC遊戲、主機遊戲和手機遊戲在內的三大遊戲高端解決方案,包括倍受關注的 ROG遊戲手機 2(騰訊遊戲深度定製)Wi-Fi 6 電競路由器 RT-AX89X、ROG THETA 7.1 音效電競耳機、ROG STRIX LC RGB 飛龍一體式 CPU 水冷散熱器、ROG STRIX 750W\u002FROG STRIX 650W 電源和最新 X570 系列主板、RTX 20SUPER 系列顯卡、ROG STRIX HELIOS 太陽神等多款電競產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7e9a76b8cbb4179a69e6a69b78517ce\" img_width=\"585\" img_height=\"390\"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ef6fa611e1f4a22a624b838e4ba6300\" img_width=\"382\" img_height=\"255\"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爲此,ZEALER參加一個華碩ROG機電散產品的專訪,深入瞭解這次華碩在機箱電源散熱系列產品的研發趣聞和看法見解。\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25fa2811f0a4614b7bbb2a6ec0590cf\" img_width=\"553\" img_height=\"369\"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Andrew:\u003C\u002Fstrong\u003E大家好,我是華碩電腦全球散熱產品經理吳卓岡 Andrew。首先爲什麼要講到散熱器?其實我們的產品進入市場大概有一年的時間,大家肯定對這個產品有一點初步的認識。所以我今天就不會再做詳細的介紹,給大家講一下我們研發這個產品背後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cea00be3eec41029d711f672a8a595d\" img_width=\"553\" img_height=\"369\"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首先大家在市面上看到的一些散熱器品牌,比較熟悉的是機箱廠商。其實我們進入散熱器的領域稍微的晚一點,我們跟其他友商做的機箱電源最大不同點是我們產品線更齊全,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做散熱器的團隊就是我們 ROG 主板的團隊。這也是我們從散熱器上面看到的一些產品開發的特點跟其他做機電廠商有些許的不一樣,比如說我們之前像龍神產品就是在冷頭的部分多加一個風扇,因爲散熱器的部分安裝在主板上面,機箱跟散熱器的設計或多或少有一些關聯,但是其實最大的關聯還是在主板。這個 CPU 的散熱器就是用來散熱 CPU,只有主板的廠商最熟悉,設計主板的團隊告訴我 CPU 的電源需要多少,然後散熱條件,比如主板上 VRM 位置,還有需求的電源,比如 M.2 SSD 散熱的位置也接近 CPU,可以透過小風扇提高額外的組裝散熱風源,幫 VRM 部分和 M.2 SSD的部分做整體的散熱,提供更完整的功能在上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7d98b26b2fc4e6c8341dbab6f3c69c5\" img_width=\"553\" img_height=\"392\"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針對比較入門的產品,我對主流級的飛龍的產品線多做一些說明,像 ROG 和 ROG STRIX 一樣,我們針對比較主流級的產品線用這個品牌來代表。通過中國市場我們有一箇中文的產品名稱叫做飛龍,水冷散熱器在產品的區分上面分爲三個部分,包括旗艦的龍神,還有高檔的龍王,主流的飛龍。產品規格包括,龍神是 360 和 240,龍王是 120 和 240,主流部分我們的產品線是更齊全,包括 120、240 和 360 都有,內含風扇、鏡面的處理與神光同步。入門級的我們這邊拿掉了 LED 的部分、小風扇的部分,但是我們始終保留着這邊原有配置的尺寸,還有內置高品質靜音的風扇、神光同步。今天應該是國內市場還沒有推出這個版本,今天剛好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說一下,我們還有推出 RGB 風扇的版本,應該是在 8 月初的部分會進入中國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8ad426f31af4396904f8118cbf7eb52\" img_width=\"553\" img_height=\"369\"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David:\u003C\u002Fstrong\u003E大家好,我是華碩電腦全球電源產品經理楊承翰 David。今天最主要的部分,我們就要來講我們的 ROGSTRIX,因爲去年講雷神,今天來講ROG STRIX,ROGSTRIX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ROG 雷神其實在去年推出以後還蠻受到國內玩家們的好評,基本上在 ROG 雷神這邊,因爲我們都是白金級的。在剛剛結束的 618,在白金級的電源裏邊,不管是 618 當天還是從 6 月 1 號到 6 月 18 號開始的活動,ROG 所有在白金級內的銷售,基本上我們都是第一名和前五名,感謝國內玩家們對我們的認同。接下來的 ROG STRIX 我們開始要往下去做,因爲大家都知道年輕的朋友、玩家的人不太需要這個電源,那我們就來看看最早 ROG STRIX 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基本上我們會把 ROG STRIX 定義在大概 650 瓦跟 750 瓦,還是會定義在相對比較高階的部分,但是它沒有實時功耗的顯示,但是我們在 ROG STRIX 本身的調性,就是未來讓大家做非常多的客製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4fe3f733b0045a5a6c326218902a82d\" img_width=\"592\" img_height=\"396\"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ROG STRIX 是從金牌開始的。因爲我們加強了散熱,散熱這個部分我們都改善非常多,我相信有很多細節可以給你們看,比如說 750 瓦的電源,在這個上面大概就是三百瓦,基本上這個不會轉,我們除了把一些基本的東西黑化,裏面的一些線材黑化,強化我們的這些散熱器片功能,原本都只是一些很便宜的小小散熱片,我們都把它變成很大,而且還有 ROG 造型,也正是因爲改善了這些東西,所以纔會讓我們的風扇在功耗到 40% 以後才需要開始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9da8f915da3478b95eb609f3638c643\" img_width=\"553\" img_height=\"369\"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Rick:\u003C\u002Fstrong\u003E各位媒體夥伴大家好,我是華碩電腦全球機箱產品經理陳忠正 Rick。我們在設計機箱上面來講,分了三個系列。主要是針對 ROG,ROGSTRIX 跟 ROG ITX 系列,有三個等級。產品定位有什麼不一樣?ROG 在我們的定位有獨特的功能和特色在裏面,所謂的高端科技一些概念在裏面,有創新。ROG STRIX 是針對玩家,它可能是中階高階的玩家想升級他的系統,或者他有預算想要去把整個系統做效果升級的時候,我們機箱會針對這個部分去把兼容性做的更好。然後在 TUF 是針對一般玩家,這部分我們針對他機箱的風流、散熱還有容易安裝,系統的概念去設計機箱,主要是分這三個系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ROG 系列是高端的玩家,包括機殼的改造者都可以有可玩性。在 ROG STRIX 的部分我們希望提供給它更多的內部組裝的可玩性,包含我們現在太陽神的機箱,很多的玩家會把水冷板裝在裏面,讓整個內部看起來更漂亮。在 TUF 系列就是散熱和容易安裝的部分,針對一般玩家去設計,總共分爲這三個系列。\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c712c5b31a3472280166433b285909f\" img_width=\"553\" img_height=\"369\"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提問1:\u003C\u002Fstrong\u003E你好,我想問一下咱們在機電領域的品牌和產品,現在在市面上都已經非常成熟了,華碩現在選擇這個時間再進入這個行業有哪些優勢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David:\u003C\u002Fstrong\u003E我幫忙統一回答,其實就像剛剛前面說到的,電源這個產業已經三十年了,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個很老的規格。但是Andrew跟我們相對的,也是顯卡跟主板非常大量的工藝,我們其實做了非常多的顯卡,非常多的主板。在這個中間我們發現市面上的產品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說Andrew這邊的水冷,他做過水冷,可是反而大家會忽略主板上的VRM電源供應部分風扇的需求,所以在他的龍神上面也加了風扇來同時吹,這就是其他的市場上的產品沒有的東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8ee6c34fadb4b95ac8acafc9489cb7d\" img_width=\"553\" img_height=\"486\"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Andrew:\u003C\u002Fstrong\u003E我這邊也補充一下,剛剛提到了,這三個產品線我是晚進入市場的,但是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市場結合度也是蠻高的。因爲我們品牌已經到了某一個位置,我們整合了所有華碩該有的資源,其實在我們推出這些產品線之前,我們常常被客人要求推出這樣的產品,爲什麼要出這樣的產品?我們的掙扎點就是我們要掛在ROG的品牌下邊,這個產品上邊是不是能夠做出一些差異。我們如果找到這個差異,纔會有信心推出這樣的產品線,所以這也是導致我們在這個時間點推出這樣的產品線的原因。另外一個優勢,我們所有產品線在整體的外觀設計上也可以透過ROG這邊做一個操刀,把這些東西加在一起,可以呈現更完整的接近整個品牌級的呈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e8f953780e94b269468734afa344625\" img_width=\"554\" img_height=\"526\"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Martin:\u003C\u002Fstrong\u003E因爲我們本身是服務顯卡,主板,機箱的單位,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會發現,大家如果各做各的,設計會不好,所以我們更希望把ROG家的感覺做出來,大家都能夠做進去。另外像水冷,也是希望說我們在有些最重要的位置,希望有ROG的眼睛能夠讓大家覺得我們ROG的機箱更智慧,整合行更高,所以我覺得時候到了,就開始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Rick:\u003C\u002Fstrong\u003E所以機箱爲什麼是最後一步,當已經把效能做好的時候,機箱把整個整合到一起,所以爲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希望組裝一整套ROG的系統PC的原因就在這個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9ef3889299141eda97ef9ba98e2e9be\" img_width=\"553\" img_height=\"369\"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提問2:\u003C\u002Fstrong\u003E剛纔說到很多男孩子喜歡黑色,大概從四五年前開始,我和我朋友都喜歡裝ITX的小鋼炮的機箱,但是實際上這麼去做的時候,發現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我希望它的本體特別小,但是我不希望體積特別薄,電源會特別小,電源小的話瓦數就不夠,散熱器可能會很小又壓不住,包括顯卡可能也要裝很大的。硬盤我可能會通過SSD來解決,現在我又希望好看的話,需要裝水冷,這挺考驗的。但是像華碩這邊的話,機箱、電源和散熱器這邊有沒有具體的一些產品能夠解決這樣一些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Andrew:\u003C\u002Fstrong\u003E我代表主板這邊做一個回答,其實像這一次的平臺上,我們應該是等了很久,又再一次推出我們的產品。但是這一次尺寸比以往的ITX要大一點,從這幾年來看ITX的市場蠻特殊的,早期在幾年前推出產品的時候,那時候是市面上沒有辦法接受這麼高端價ITX的產品,大家覺得ITX是便宜的基本功能的產品。在我們推出之後,我們做了很多的嘗試,比如說電源直接立起來,然後上面安插了很多小卡在上面,然後包括音效卡也拉出來做小卡的部分,然後擠進這麼小的尺寸裏面,其實需要相當高的難度。我做ITX需要花的努力大概是一個大機箱的三倍,所以ITX有時候很難符合上市的時間。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來把這些東西全部弄到一起,發揮最大的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0ed7539b69846e3ac0a50ef6523d616\" img_width=\"476\" img_height=\"713\"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但是我們這一次新款MINI-ITX主板,因爲它拉長了下面的尺寸空間,我們發現到大部分買我們ITX主板的使用者,他一定會插顯卡,除非他只是拿來日常影音使用,那個我們會留在我們主流的ROG STRIX產品線上面。所以我們在ROG產品裏面,其實是把主板上面的出口全部拔掉,延伸下面的空間,利用這個空間把所有的音效使用跟大板的是一樣多的,顯卡插上去其實這個空間可以完全利用到,因爲如果插大的顯卡也是這樣的空間,其實安裝在這個 MINI-ITX主板上面,你的主板跟顯卡直接插在上面,裝這個ITX的話,其實都可以的。其實市面上其他的競爭者完全沒有想要嘗試過,我們是第一個嘗試的,我們在做一些比較困難的嘗試,覺得這個東西可做。比如說上一次我們也推出了一個產品線,其實它也是把東西做的比較小,然後效能做的比較極致,其實造型上面也不是傳統的釋放型的尺寸,也是做過不一樣的嘗試,是不是這個市場可以接受新的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90ad7643f2d4fb3b84bc1b9996120bc\" img_width=\"531\" img_height=\"355\"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提問3:\u003C\u002Fstrong\u003E我有個問題是關於ITX機箱的,因爲這個ITX品牌有一些特殊的設計,所以像前兩年裝的時候機箱跟這些不匹配,都裝不上,很尷尬。所以說我想華碩在ITX機箱上有沒有裝機方面的考量設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Rick:​\u003C\u002Fstrong\u003EITX的機箱,這個概念來講,首先着重在ROG的高端玩家上面,在MINI-ITX其實分成兩塊,一塊是針對追求極致小的機箱,再就是追求效能的部分。差異在哪裏?當你追求極致小的時候,你必須妥協一些限制顯卡的性能,沒有辦法支援高端配置,但是它追求的是有空間上的限制。但是我們的設計不妥協效能,爲什麼?因爲ROG所有的產品包含主板跟顯卡,我們都是以走效能的方式去着重,那你應該沒有聽過ROG的顯卡有比較短的,電源也沒有比較小的,我們也不會妥協。所以整個上面的設計是走效能,整套ITX的效能是比較好的概念去設計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bec46270b4141b0a8b2d1b39eb5554c\" img_width=\"553\" img_height=\"376\" alt=\"ROG 新品發佈——ZEALER 專訪華碩機電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怎麼去實現它?第一個創新在機箱上面來講,我們申請專利,我們將主機板轉爲11度,我們叫做聰明的11度。爲什麼轉爲11度是聰明的?它有幾個重點,也就是說當你轉爲11度的時候,我們主機板這邊顯卡開一個通風口,所以它轉到11度之後,顯卡的風流會把三個帶走。因爲轉了11度之後,我的主機板後面有比較多的空間去理線,這都是目前ITX機箱遇到最大的問題。最後我在後面有三公分到四公分的空間,所以解決非常多的組裝ITX的機箱問題。所謂不妥協除了效能以外,當你花了那麼多錢買高階的主板跟顯卡一定要把它展示出來。怎麼展示?我們前面是鋼化玻璃,玩家可以很美觀的把系統展示出來,這個是另外一個ITX設計。當它轉11度的時候,一般在設計ITX的時候可以看到主板,顯卡可能看不到。這個箱體要實現散熱的問題,然後再加上展示的功能在裏面。那你看到整個箱體它或許不是追求極致,但是它比ITX小,然後一樣它可以把目前高階的主板、顯卡包括電源都安裝進去,像剛剛提到的ITX是提到19公分可以安裝進去,當追求極致小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把目前最新的裝進去,顯卡和空間可以裝到2080,再加上電源的部分可以裝到現在的850瓦的電源,所以整個效能它是非常好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機箱箱體的設計除了立體之外,它也可以平躺。你可以試想當箱體平躺的時候,其實主板會朝上。所以它裏面系統看起來非常的有趣,會跟以往的ITX完全不一樣,而實際的樣品大概是這樣的呈現。那其他就是提到的風流的狀況,當你垂直的時候,風流是由下往上。當你平躺的時候就是由左到右,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除了水平之外,在電源遮蓋上面也會裝一個水排,然後120水排在下方,然後後方是240的水排,所以你可以將GPU跟顯卡裝在一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這也是一樣的,創新的11度是這個箱體最重要的概念在裏面,這也是目前所有機箱的廠商沒有做到的一個設計概念在裏面。包含剛剛提到的分體式和一體式都可以兼容,這個產品在今年的年底或者明年的1月會上市,謝謝大家。\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9261018945623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