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來源 | 貴州檢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黔東南州是貴州省貧困程度最深、貧困面最廣、貧困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黔東南州檢察機關按照地方黨委和省院黨組工作部署,立足1個脫貧攻堅責任,從統一思想認識、推進產業扶貧、發揮檢察職能、抓實基層基礎4個方面發力,堅持“1+4”工作法,高標引領,高位推進,實現幫扶點貧困戶脫貧摘帽5402戶22641人,爲全州脫貧攻堅大局貢獻檢察智慧和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MGaTc1mcUo1X\"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88\" alt=\"黔東南州檢察院:堅持“1+4”工作法 脫貧攻堅戰收實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月26日,黔東南州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繼忠在全省檢察長座談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黔東南州檢察院黨組按照“精準扶貧、產業扶貧、長效扶貧”工作思路,2012年和施秉縣雙井鎮開展點對點結對幫扶以來,聚焦產業革命“八要素”,踐行“五步工作法”,堅持高位推動,圍繞精品水果種植培育後發優勢,探索形成了“六個一”雙井幫扶模式:即謀劃一條發展路子,選準脫貧攻堅主導產業;建設一支過硬隊伍,抓好脫貧攻堅人才保障;建立一種經營機制,激活脫貧攻堅內生動力;抓好一個專題營銷,破解農特產品銷售瓶頸;打造一個產業園區,搭建脫貧攻堅發展平臺;實施一批惠民工程,提升人民羣衆幸福指數。共爲雙井鎮協調幫扶資金4900餘萬元,幫助培育和實施精品水果種植13000餘畝,覆蓋雙井鎮全部10個行政村,助推脫貧1751戶8007人。黔東南州檢察院脫貧攻堅工作先後獲得2018年度“黔東南州脫貧攻堅十佳幫扶單位”和“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表彰,機關黨委和1名駐村第一書記分別入圍2019年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名單。《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貴州電視臺等媒體分別對黔東南州檢察院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報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來,全州檢察機關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共完成精品水果種植項目4000餘畝,實施烤煙種植項目512畝,蔬菜種植項目1180畝,建成4個綜合養雞場,養雞12500羽,建成1個兔場,種兔500只,生豬養殖基地5個,養豬300餘頭,建成山泉水廠1座,脫貧攻堅成效得到不斷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黔東南州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刑事檢察職能作用,共辦理審查逮捕涉貧案件104件172人,批准逮捕82件117人,不批准逮捕27件58人,受理審查起訴涉脫貧攻堅案件263件367人,提起公訴147件235人,不起訴61件83人。加大對涉脫貧攻堅民事監督案件的辦理力度,共辦理涉貧民事案件8件8人。如錦屏縣雲照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被執行人龍某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涉案金額392000元,如不能及時挽回,合作社面臨關停將直接導致貧困羣體利益受損。錦屏縣院及時覈查案件情況後,依法向縣法院發出檢察建議,建議恢復對該案的執行,促成雙方最終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有效化解了矛盾,解決了民生問題。針對涉貧公益訴訟案件提出訴前檢察建議129次,榕江縣院對該縣栽麻鎮政府怠於履行傳統村落保護職責一案,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促成傳統村落得以保護,《檢察日報》兩次專題報道該案。開展補植復綠、礦山復綠2583畝,增殖放流17000餘尾。選派檢察干警擔任貧困地區公益法律顧問208人,爲貧困地區人民及參與扶貧企業提供法律諮詢服務377次,894人接受法律服務,實現了公益法律顧問全覆蓋。對涉嫌犯罪貧困人口依法進行羈押必要性審查16件16人,依法變更15件15人;受理涉貧控告申訴案件33件42人,涉貧申訴案件2件2人;律師參與化解涉貧涉法涉訴信訪案件10件;司法救助貧困人口5人14.5萬元。五是充分發揮法律服務職能作用。全州檢察機關設置檢察聯絡室336個,聯絡員192名,設置未成年人警示教育基地5個,選派檢察官、檢察官助理擔任法治副校長222人,開展法治宣講89次,接受法治宣傳教育人數78800餘人。發揚“楓橋經驗”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糾紛40起187人,妥善化解各種矛盾糾紛。深入幫扶村、聯繫村和其他鄉鎮開展掃黑除惡宣傳557次,發放宣傳資料3837餘份,摸排農村黑惡勢力線索16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時,黔東南州檢察機關還把保障民生責任做出成效,竭力抓實基層基礎。全州檢察機關共選派230名優秀幹部蹲點幫扶,選派42人擔任村第一書記,深入一線助力脫貧攻堅。駐村幹部嚴格按照要求,喫住在村,深入村組對貧困戶、非貧困戶信息覈查,宣傳政策。白天走村串戶、瞭解需求、摸清家底、宣傳發動,晚上集中討論、分析原因、制定計劃。自入村開展工作以來,駐村幹部入戶走訪52930餘次,召開壩壩會、田坎會進行法律政策宣傳780餘次。全州檢察機關爲幫扶點完成通村水泥路98公里,串戶路和庭院硬化2.6萬平方米,安裝路燈960盞,修建垃圾池85個,危房改造550戶。幫助協調資金2134萬元,項目127個、打造農特優產品9個。其中,黔東南州院爲雙井鎮協調幫扶項目12個、資金1378萬元,幫助建成的“雙井牧歌田園”農業園區被評爲省級農業園。促進基層黨支部發揮作用。幫助發展農村黨員31人,在聯繫村參加組織生活會63次,在幫扶村上黨課49次,利用農民講習所開展扶貧扶志扶智講座、法治扶貧講座142次,受衆7188人,爲幫扶點建立完善村規民約和上牆立牌380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黔東南州脫貧攻堅任務繁重、時間緊迫。該州檢察機關將樹立“一盤棋”的思想,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主動服務脫貧攻堅中心工作,不斷探索脫貧攻堅新經驗、新做法,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做出更大的貢獻。\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0494534056350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