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作者:程堂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中,合肥在不斷“長大”,也在不斷“長高”。在解放後的各個年代,合肥都產生了“最高樓”。而這些不斷變化的“最高樓”,則是“成長”壯大的合肥最直觀的體現。那麼您知道,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上世紀50年代,合肥的“最高樓”是什麼嗎?\u003C\u002Fp\u003E\u003Ch1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一家內遷合肥企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衆所周知,上世紀50年代初,爲了發展安徽經濟,根據國家的統一安排,從上海內遷了一批企業到安徽的合肥、蚌埠等地。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海華豐麪粉廠的設備和工人陸續自上海遷往合肥,組建合肥麪粉廠。\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68d3bda21624fd897a6bd6eefdd70ca\" img_width=\"366\" img_height=\"361\" alt=\"安徽合肥;上世紀50年代“最高樓”——合肥麪粉廠大樓\"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1914年創辦的上海華豐麪粉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據檔案記載,上海華豐麪粉廠位於蘇州河南岸。說起這個廠,就不得不提及舊中國炙手可熱的上海灘青幫大亨——杜月笙。因爲不滿足於自己的黑社會身份,杜月笙就把黑手伸向了工商界,既能讓他的名聲變得“正派”,又可以謀得更多利潤。他在1945年盤得了華豐麪粉廠,實現了他打入麪粉界的第一步,他的最終目標是左右上海、江南、江北數省市的麪粉生意。然而上海的解放打破了他的如意算盤,華豐麪粉廠最後由人民政府接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中國成立初的上海有13家麪粉廠,華豐只算中等。因爲麪粉廠和其他工廠林立,已經超過了上海的實際需要。而解放後的安徽,隨着合肥市區面積的擴大和人口的增加,糧油尤其是麪粉供應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於合肥地區沒有面粉廠家,市區的麪粉供應主要由蚌埠調進,運費開支較大,很不方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解決合肥市區麪粉供應問題,同時也爲新工業區的建設當好“先行官”,保證合肥工業建設大軍的喫飯問題,1953年春,有關部門就想着從上海內遷一家麪粉廠過來。\u003Cstrong\u003E經過多方尋找洽談,終於和上海華豐麪粉廠達成了內遷協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上海華豐麪粉廠於1954年9月開始內遷合肥的籌備工作,她也因此成爲“第一家上海內遷合肥的企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第一家上海內遷企業,華豐麪粉廠內遷消息傳出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時任安徽省委書記曾希聖利用在上海華東局開會的間隙,親自接見了合肥遷廠代表,當面聽取了遷廠工作情況彙報。1954年3月,專門設立的省及合肥市華豐麪粉廠遷廠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直接受市委、市政府和省委工業部及省政府工業廳領導。\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50年代的“最高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34年出生於江蘇泰州的鄧光祖,曾是合肥麪粉廠的一名老工人,他在1953年成爲上海華豐麪粉廠的一線工人,後和企業一起內遷到合肥。他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工廠搬遷時的情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鄧光祖的記憶中,當時的機器設備都由專人負責拆卸、裝箱、編號和調度。由於設備龐大,拆成的零部件也十分繁多,要把它們分門別類裝到不同箱子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這其中最大的箱子有3米多高,最長的箱子將近9米,一隻只滿載的箱子足足裝了76節火車皮。浩浩蕩蕩地從上海發往了合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其中還有過一個小插曲,因爲華豐麪粉廠所在的藥水弄的巷子窄,有些大箱子運不出來,於是工人們不得已拆了五六間民房,所以整個搬運的成本還是不小的。而到合肥的時候,爲了保障搬遷工作的順利,合肥市政府還特別封鎖了銅陵路,以維持現場秩序,並啓用了大型吊機,即使是重達5噸的設備也能順利進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據檔案記載,爲了讓華豐麪粉廠遷來後能夠儘快投入生產,遷廠第一件事是興建職工宿舍和廠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5年春天,國家投資200萬元建宿舍樓和廠房。次年6月,兩幢兩層辦公樓和五幢兩層地板式結構的住宅樓相繼竣工。就在同一時期,由當時我國一流工程師李鳳歲(後來成爲糧食部高級工程師)主持設計的生產車間主樓也交付使用。\u003Cstrong\u003E而合肥麪粉廠新建的這六層高近20米的生產大樓,也成爲了上世紀50年代合肥的最高樓,\u003C\u002Fstrong\u003E“我們廠的大樓比當時的省委大樓還要高一層呢。”鄧光祖不無自豪地說。\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7161977e67b4900a74b458cc66bc629\" img_width=\"392\" img_height=\"512\" alt=\"安徽合肥;上世紀50年代“最高樓”——合肥麪粉廠大樓\"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六層的合肥麪粉廠大樓\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的確,在上海華豐麪粉廠內遷以前,整個安徽省也只有蚌埠有一家麪粉廠,但是它畢竟產量有限,大多數麪粉都供應到了淮北一帶,能夠攤到合肥地區的少之又少,遠遠滿足不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當合肥麪粉廠建成投產後,把麪粉源源不斷地供應到了市場的時候,大餅和油條就不用像過去用小麥麩子做了,白麪饅頭也能端上了餐桌,老百姓都歡呼雀躍,拍手叫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就是在當時這座最高大樓裏,1957年1月合肥麪粉廠正式投產,當年就生產麪粉32041噸,創工業總產值983萬元,實現利潤10.2萬元,更重要的是,從此結束了合肥地區麪粉供應靠外調的歷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正是在這座大樓裏,進行了多項生產技術革新。自行研究設計生產了“手動式售油器”,使市區糧店結束了用“油提子”售油的歷史;自行設計生產了電動搖臂鋸牀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合肥麪粉廠的建成還促進了周邊幾個工廠的發展。\u003C\u002Fstrong\u003E比如,那時剛剛興起的搪瓷廠、製藥廠等設備還都不完善,需要麪粉廠爲他們的機器修理和維護;他們還幫和平路上的軟木廠解決了通風設備的難題。因爲麪粉廠有一個7米長的車牀,能夠生產他們無法生產的大型部件。\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50年代的高樓還有這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d81b5733bb743798e5aa3499d709469\" img_width=\"398\" img_height=\"251\" alt=\"安徽合肥;上世紀50年代“最高樓”——合肥麪粉廠大樓\"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上世紀50年代合肥長江路街景\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其實,說到上世紀50年代的高樓,除了合肥麪粉廠的生產大樓外,另外一些上海內遷合肥的企業,也建起了比較高的大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時任市城建局領導的陳衡在後來回憶文字中說,當時做城市規劃時,“自1954年首批上海廠遷來合肥開始,就沿着大通路北自西向東依次安排了搪瓷廠、麪粉廠及針織廠,並將也屬內遷性質的模型廠放在繁昌路,和地方興辦的農機、砂輪、軟木三家工廠組成一個工業街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把和平路與大通路之間及大通路北的隆崗規劃爲生活區,以統一劃地,分廠自建的方式蓋了十幾幢生產大樓和職工宿舍樓。” 而這些在當時都是合肥的“高樓”。\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d161b43e2ec46fa9db4917fbb6233a9\" img_width=\"397\" img_height=\"288\" alt=\"安徽合肥;上世紀50年代“最高樓”——合肥麪粉廠大樓\"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1956年的合肥長江飯店(當時名爲安徽大旅社)\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當時,還建設了一些高樓。例如,1957年建成的長江飯店,是合肥市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飲食服務企業,它長200米、高五層。除此之外,“高樓”還有當時的合肥百貨大樓,1959年8月25日開業的合肥百貨大樓,曾經給幾代人留下記憶。\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84f6ea97fcc4a1eb66df910122835b2\" img_width=\"632\" img_height=\"434\" alt=\"安徽合肥;上世紀50年代“最高樓”——合肥麪粉廠大樓\"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上世紀50年代的合肥百貨大樓(當時叫作“國營合肥市百貨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因爲在計劃經濟時期,全國各個城市幾乎都有百貨大樓,在保證人民供給、服務人民生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甚至,省內其他地方的羣衆上省城出差、遊玩,逛合肥百貨大樓也是必不可少的。合肥百貨大樓那座蘇式建築也一度成爲合肥市的地標之一,五層的高度在當時也是高層建築了。\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作者:程堂義(檔案觀止)\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運營:束文傑\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編輯:束文傑\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8278404331934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