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長江商報消息\u003C\u002Fstrong\u003E ●長江商報記者蔡靜綜合報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一家從事大宗商品貿易的老牌企業,在經營情況並不樂觀以及多重負面消息影響下,今年以來*ST大控(600747.SH)因股價多次跌破1元面值而備受關注。截至7月25日收盤,*ST大控已經連續4個交易日股價跌破1元面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相關規定,如果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業內人士認爲,從公開信息來看,*ST大控的基本面不容樂觀。如果公司的經營情況持續得不到改觀,公司的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在1元下方運行,那麼公司有可能面臨退市,也可能成爲年內首家遭遇退市的東北上市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對股價壓力,*ST大控新一屆董事會準備通過併購自救,不過,此前,其已多次併購失敗,去年鉅虧15.7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一提的是,除*ST大控外,截至目前,A股還有*ST華業、*ST華信和*ST雛鷹3只股票價格在1元面值下方運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股價已多次跌破1元面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以來,*ST大控的二級市場股價已經多次跌破1元面值。例如,6月10日至6月12日連續3天收盤價格低於1元;6月17日至6月21日連續5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低於1元,期間更是創出0.91元的新低;7月12日至7月17日連續4個交易日的收盤於1元下方;7月22日至今,*ST大控的股價再度回到1元下方運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A股相關規則,如果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不包含停牌日)的股票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基本都是1元),股票將被終止上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際上上市公司因此退市並非沒有先例。2018年9月13日至2018年10月18日,中弘股份股票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1元)。上述情形觸發退市機制。 根據相關規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委員會的審覈意見,2018年11月8日,深交所決定股票中弘股份終止上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一提的是,*ST大控並不是唯一一家股價低於1元的個股。截至目前,*ST華業、*ST華信和*ST雛鷹的股價也都在1元面值下方運行,股價分別爲0.99元、0.93元和0.89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中,*ST華業、*ST華信收盤價在7月22日至7月24日連續3個交易日低於1元;*ST雛鷹從7月5日至7月24日,已經連續14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低於1元面值。除了這4只已陷危機的個股外,目前A股還有49只個股股價低於2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多次併購未果業績欠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T大控的二級市場股價走勢之所以持續疲弱,與公司的業績欠佳不無關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T大控2015年度、2016 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均爲負值,且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令公司一度身處暫停上市的邊緣。2017年,*ST大控通過出售所持有的青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500萬股權,獲得投資收益7380萬元,使得公司得以保殼。但是即便如此,公司並未真正走出經營困境,在2018年又出現15.7億元的虧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截止2018年12月31日,*ST大控流動資產21.68億元,流動負債4.21億元,貨幣資金1.07億元,且存在逾期負債及擔保訴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ST大控於5月30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違法,被立案調查。鑑於公司正處於被立案調查階段,控股股東所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因涉及訴訟已被多輪凍結及質押,根據相關規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不得減持股份;目前*ST大控不符合證監會關於發行股份、重組上市相關規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改變公司現狀,*ST大控希望通過對外併購走出困境。*ST大控曾欲購力昊金屬100%股權和豐禧供應鏈100%股權,最終由於公司相關訴訟導致標的資產處於凍結狀態,影響正常經營業務開展無法如期完成相關利潤承諾事項,決定終止收購兩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後,*ST大控又宣佈擬7.82億元收購高登大酒店100%股權。不過,在上交所兩度下發問詢函之後,*ST大控最終宣佈終止收購高登大酒店100%股權。今年6月13日,*ST大控又公告擬收購梓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目前尚未披露相關進展情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T大控在7月17日披露的對上交所問詢函的回覆當中表示, 爲了加快推進公司轉型發展,公司聘請了林大光擔任公司董事長,林大光具有多年科技創新企業運營管理經驗。新一屆董事會將有計劃的調整公司發展戰略方向,通過投資設立公司併購優質創新科技資源,以有效改善上市公司基本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一屆董事會能否帶領上市公司走出困境,自然值得投資者關注。但是時下大家更爲關注的是,*ST大控會否因爲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面值而遭遇退市。需要指出的是,假如*ST大控在年內真的因此而退市,其將成爲年內首家退市的東北上市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79544189684993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