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瓶、紙殼……

家家戶戶都有這樣的垃圾

大家平時是怎樣處理的?直接扔到垃圾房嗎?

在鹽邊縣紅格鎮有這樣一個地方

可回收廢棄物不僅能賣錢

還可以積分兌換日常生活用品▽

日前,記者在紅格鎮垃圾分類處理中心見到了市民蒲進瓊,她正提着兩大袋飲料瓶到這處理。

紅格鎮垃圾分類處理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爲提升轄區居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和對垃圾自覺分類處理的意識,他們對市民們提來的垃圾進行分類稱重處理後,會給出市民們相應的價格,並且會給賣廢品的市民們積分,達到一定分數可以兌換日常生活用品。

紅格鎮垃圾分類處理中心

據瞭解,紅格鎮垃圾分類處理中心於今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該中心由政府出資建設,交給社區管理,社區再將中心委託給承包人運營,採用“1+1”運營模式,即一個垃圾收購點+一個小型日用百貨超市。

△眼前這間小超市裏的日用商品,市民們賣完廢棄物後,都可以用所得積分來兌換商品。

由於當天蒲進瓊拿來的廢棄物不多,賣得金額相對較少,積分也不高,所以她選擇了將積分累計,下次一併進行商品兌換。像蒲進瓊這樣,每天將廢棄垃圾拿到這兒處理的市民有很多。

市民 鄒女士:因爲這裏可以積分,而且還可以買東西,如果廢棄物品多了拿不了,這裏的工作人員還會去幫你拉過來。

市民 黃凱:這裏價格比其他地方收得高,家裏的瓶瓶罐罐都可以拿到這裏賣了積分或者兌換東西,這樣很好。

市民 楊成美:我們把廢棄物品拿到這,又賣了錢,還積了分,也提高了我們愛護環境的積極性。

自中心4月底建成使用以來,截至目前,該中心已回收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織物、電器等6類可回收垃圾100多噸,爲居民兌換積分近一萬分。而回收回來的垃圾,中心工作人員也會按照環保要求進行處理。

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垃圾分類處理中心的設立,提升了轄區居民參與環保的積極性。同時,社區也會對垃圾收購點衛生達標情況、商品質量達標情況等多方面加強監管,讓廢棄垃圾轉換成生活中的“財富”。這種變廢爲寶的垃圾處理方式,也促進了綠色生活理念在居民心中的紮根。

記者:肖文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